一、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继写作文
1.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续写,写花珊打妖怪的跪求啊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很久以前,东南海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连在一起的。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很久以前,东南海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连在一起的。
那时,漫地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22沃的土地。那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年,山里来了一个妖怪,占据了整个大山。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
人们只好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乡。在大山的西边住着母女二人。
母亲勤劳善良,女儿花珊十九岁,美丽、聪明又勇敢。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
她决定除掉妖怪。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和一手好刀法。一天,花珊告别妈妈,要上山除妖。
妈妈拉着她的手,说:“女儿啊,妈拦不住你,可是千万要小心啊!你除了妖怪,就赶快回家。”花珊姑娘也含着泪说:“妈妈放心,我除了妖怪,马上就回来,永远和妈妈在一起。”
说着便离开了家。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月亮,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
突然,她发现不远的山顶上,有两道绿光渐渐向她靠来。姑娘断定这就是妖怪,于是搭上箭,用力朝绿光射去。
妖怪被射中了眼睛,痛得直打滚。花珊跳到妖怪身上,举起大刀,朝它的脖子使劲砍去,直砍得妖怪乱蹦乱跳。
突然,她觉得大地在向下陷,只听一声巨响,高大的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出现了一条很深的沟,妖怪“轰”的一声,掉到了沟底。花珊一下子跳到了山的东边。
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山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是海水却把花珊和妈妈隔开了。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日回到自己的身边。
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她站在阿里山的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
天长地久,她变成了一棵红绘树。红绘树就被人们叫做阿里山的思母树。
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眼泪。
今天,我读了一篇《阿里山和武夷山的传说》的文章。在这篇短文中,写了一个叫花珊的年青女孩,辛苦九九八十一天练成了一身好功夫,为当地人民除妖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在以前的东南沿海一带,武夷山和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生活着许多幸福的人们。但被一个非常凶狠的妖怪霸占了。十九岁的花珊看到了零乱不堪的村庄和流离失所的乡亲,发誓要为民除害。经过九九八十一天,她练成了一身好本事。辞别母亲,勇战妖怪。可是山开了(就成了现在的阿里山和武夷山),水来了(现在的台湾海峡),花珊和母亲却永远不能相见,分别化成了岩石和树木隔海相望。读了这一课,我不明白,老天为什么要让花珊看不到妈妈,妈妈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呢?山为什么要分成两半呢?为什么?是妖怪!是妖怪破坏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是妖怪剥夺了花珊美好的青春,是妖怪抢走了妈妈心头的宝贝。我恨死了那妖怪。我想:如果让我见到那妖怪,我早就打110了,可那时候没有电话。可是,我也为花珊的善良、勇敢、无畏所佩服。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为了妈妈,为了乡亲的幸福生活而不辞辛苦苦练奔本领,为民除害,这是一种多么无私、高尚的品质啊!愿天下所有人都不要再有苦难、离别,永远平安、快乐、幸福。
很久以前,武夷山与台湾的阿里山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有一年,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恶魔,强行霸占了整座大山,害得这里草木荒芜,民不聊生。花珊是山下村子里的一个美丽、聪明而勇敢的姑娘。
为了铲除这个恶魔,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出了一身好武艺。做好了一切准备后,花姗姑娘就背着箭,提着刀上山打恶魔去了转眼天就黑了,隐隐地,花珊看见山顶不远处有两道灯笼般的绿光。
花珊搭箭拉弓,“嗖嗖”两箭飞速地直插过去。只听“啊”的一声惨叫,恶魔滚了下来。
一不做二不休,花珊趁势一刀,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劈下去。“劈啪”一声巨响,恶魔被劈成了两段,大山也断成了两半,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深的鸿沟,奔腾的东海之水汹涌而来,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
那断裂的大山,西面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面则成了台湾的阿里山。
武夷山的相关传说【天游峰传说】当年朱熹在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讲学、著书立说。
一天夜里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里面一人对月饮酒。出现一个妙龄女子。
于是对饮相伴。日久天长,两人过起了恩爱生活。
其实丽娘是狐狸修炼千年才得以化身的。只是她怕失去朱熹,一直不敢提及自己的身世。
后来有一对乌龟精,嫉妒丽娘的法力。于是就乘丽娘外出时候,跟朱熹说,你妻子是狐狸精,不相信的话,你晚上看她的鼻子。
会有意外收获的。朱熹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
夜里假寐,后来看见丽娘的的鼻前挂着两个晶莹剔透的水晶条。朱熹失声大叫。
丽娘从梦中惊醒,水晶条掉在地上,化为粉末。丽娘掩面痛哭。
说这是她千年修行的魂魄所在。如今没有了。
不得不离开。在外看热闹的老乌龟夫妇窃笑,朱熹闻声而至,急忙若慌而逃。
朱熹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过去。于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
丽娘跑了。朱熹非常后悔,在后面一直追着。
可是已经无法挽回了。在那座小庙里面,看见丽娘安详的躺在百花丛中。
再也不会回来了。【水金龟的传说】有一年,御茶园里震天的喊山祭茶的声音,惊动了天庭玉帝仙茶园里专门为茶树浇水的金龟。
这老龟原在青云山云虚洞里修炼千年,原想成了正果后,上天也可谋取一官半职。没想到上了天庭,那无情的玉帝老儿却派它专门为仙茶园茶树浇水。
开始他倒也觉得清闲自在,干久了,却也闷得慌。这天它猛然间听到人间传来“茶发芽,茶发芽!”的喊声,不禁偷偷地跑到南天门往下偷看:只见武夷山九曲溪畔御茶园里,正在祭祀茶神。
红烛高照,金鼓齐鸣,茶农们齐刷刷地跑在地上,顶礼膜拜。金龟看到凡人对茶如此敬奉,不由得啧啧称赞。
一想到自己长年在天庭事茶,却无人问津,气就不打一处来。“罢了,罢了,我这千年金龟还不如人间一株茶,我何不也到人间去作一株茶呢!“金龟的目光从九曲溪畔慢慢地移到山北牛栏坑。
这里奇峰突兀,千岩竞秀。阿里山的版本一自古以来,关于山的传说有很多很多,阿里山也不例外,它的传说也一样那么生动、那么引人入胜。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有个叫阿巴里的高山族首领,为了追逐一只白鹿来到了一座他从没来过的大山里。正当他紧迫不舍的时候,忽然白鹿不见了,眼前却出现了一片云雾笼罩、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大山林。
他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这里丰富的物产更让他着迷,他想族人们又有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好地方了。于是,他叫来了部落的族人,将这片山林开辟成新的猎场。
阿里山可是,就在他们为新的猎场给他们带来的丰收而狂欢时,却惹怒了这里的两条恶龙。恶龙的本领可大了,它们一打呼噜,顿时狂风呼啸,飞禽走兽都被吓跑了;恶龙一喷气,顿时白雾茫茫,使人辨不清东南西北。
这给希望过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带来了灾难。阿巴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要与恶龙斗争。
于是,他就带领部落里的一批年轻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练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一天晚上,誓与恶龙斗争到底的一群小伙子在阿巴里的带领下,来到高山之巅,在此等候恶龙的到来。
第二天早晨,启明星刚刚从东边升起,只听见天边响起了呼呼声,转瞬间,两条恶龙腾云驾雾,一前一后呼啸而来。阿巴里眼看恶龙离他们只有一百来步了,突然拉响弓弦,只见一道金光直奔前边的恶龙飞去。
紧接着,小伙子们的一支支利箭也一齐向恶龙射去。受伤的恶龙扭头就跑,后边的恶龙还没反应过来,它那又长又大的尾巴就被茂密的树丛绊住了。
就在这时,阿巴里闪电般地拔出腰刀,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只听“咔嚓”一声,恶龙的尾巴被砍了下来。两条恶龙从此再也不敢到山里为非作歹了。
高山族同胞为了表示对自己勇敢首领的尊敬,就把这座山命名为阿里山。版本二从前,阿里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名叫秃山。
在秃山里住着一个名叫阿里的青年猎人。一天,他到北山上打猎,从虎口里救出两个姑娘和一只孔雀。
这两个姑娘是天宫的仙女,她俩带着孔雀偷偷来到这儿看风景,不料却碰上了老虎,多亏阿里救了她们。但躲过了老虎的一劫,却没能瞒过玉帝。
因私自下凡,五帝派老寿星下凡来捉拿她们回天宫问罪。阿里为救两个姑娘,不惜得罪神通广大的玉帝,将老寿星的龙头拐杖夺下,并把他赶走。
玉帝果然发怒了,下令雷神用雷火烧死秃山一带的生灵。两个仙女劝阿里赶快躲避,可是阿里却不顾两个仙女的阻拦,毅然登上秃山顶。
这时,雷神正好来到秃山上空。阿里朝雷神喊道:“雷神,老寿星是我打跑的,那两个仙女是我放开的,祸是我惹的,与别人无关!你那雷火就朝我身上烧吧!”雷神被激怒了,二话没说,举起雷钻和闪电,朝着阿里放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沉雷,阿里被击得粉身碎骨,他周围的山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因为这座山是秃山,雷火还没烧到半山腰就熄了。
阿里虽然被雷神击死了,但从此后这座秃山上却长出了满山遍野的花草树木。人们都说:这些花草树木是阿里的皮肉和头发变的。
而阿里山上的那棵神木就是老寿星那根龙头拐杖变的。那两个仙女被阿里舍身为他人的壮举感动了,她们不顾五帝的劝说,毅然留在阿里的身边。
武夷山的相关传说【天游峰传说】当年朱熹在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讲学、著书立说。
一天夜里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里面一人对月饮酒。出现一个妙龄女子。
于是对饮相伴。日久天长,两人过起了恩爱生活。
其实丽娘是狐狸修炼千年才得以化身的。只是她怕失去朱熹,一直不敢提及自己的身世。
后来有一对乌龟精,嫉妒丽娘的法力。于是就乘丽娘外出时候,跟朱熹说,你妻子是狐狸精,不相信的话,你晚上看她的鼻子。
会有意外收获的。朱熹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
夜里假寐,后来看见丽娘的的鼻前挂着两个晶莹剔透的水晶条。朱熹失声大叫。
丽娘从梦中惊醒,水晶条掉在地上,化为粉末。丽娘掩面痛哭。
说这是她千年修行的魂魄所在。如今没有了。
不得不离开。在外看热闹的老乌龟夫妇窃笑,朱熹闻声而至,急忙若慌而逃。
朱熹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过去。于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
丽娘跑了。朱熹非常后悔,在后面一直追着。
可是已经无法挽回了。在那座小庙里面,看见丽娘安详的躺在百花丛中。
再也不会回来了。【水金龟的传说】有一年,御茶园里震天的喊山祭茶的声音,惊动了天庭玉帝仙茶园里专门为茶树浇水的金龟。
这老龟原在青云山云虚洞里修炼千年,原想成了正果后,上天也可谋取一官半职。没想到上了天庭,那无情的玉帝老儿却派它专门为仙茶园茶树浇水。
开始他倒也觉得清闲自在,干久了,却也闷得慌。这天它猛然间听到人间传来“茶发芽,茶发芽!”的喊声,不禁偷偷地跑到南天门往下偷看:只见武夷山九曲溪畔御茶园里,正在祭祀茶神。
红烛高照,金鼓齐鸣,茶农们齐刷刷地跑在地上,顶礼膜拜。金龟看到凡人对茶如此敬奉,不由得啧啧称赞。
一想到自己长年在天庭事茶,却无人问津,气就不打一处来。“罢了,罢了,我这千年金龟还不如人间一株茶,我何不也到人间去作一株茶呢!“金龟的目光从九曲溪畔慢慢地移到山北牛栏坑。
这里奇峰突兀,千岩竞秀。阿里山的版本一自古以来,关于山的传说有很多很多,阿里山也不例外,它的传说也一样那么生动、那么引人入胜。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有个叫阿巴里的高山族首领,为了追逐一只白鹿来到了一座他从没来过的大山里。正当他紧迫不舍的时候,忽然白鹿不见了,眼前却出现了一片云雾笼罩、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大山林。
他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这里丰富的物产更让他着迷,他想族人们又有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好地方了。于是,他叫来了部落的族人,将这片山林开辟成新的猎场。
阿里山可是,就在他们为新的猎场给他们带来的丰收而狂欢时,却惹怒了这里的两条恶龙。恶龙的本领可大了,它们一打呼噜,顿时狂风呼啸,飞禽走兽都被吓跑了;恶龙一喷气,顿时白雾茫茫,使人辨不清东南西北。
这给希望过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带来了灾难。阿巴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要与恶龙斗争。
于是,他就带领部落里的一批年轻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练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一天晚上,誓与恶龙斗争到底的一群小伙子在阿巴里的带领下,来到高山之巅,在此等候恶龙的到来。
第二天早晨,启明星刚刚从东边升起,只听见天边响起了呼呼声,转瞬间,两条恶龙腾云驾雾,一前一后呼啸而来。阿巴里眼看恶龙离他们只有一百来步了,突然拉响弓弦,只见一道金光直奔前边的恶龙飞去。
紧接着,小伙子们的一支支利箭也一齐向恶龙射去。受伤的恶龙扭头就跑,后边的恶龙还没反应过来,它那又长又大的尾巴就被茂密的树丛绊住了。
就在这时,阿巴里闪电般地拔出腰刀,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只听“咔嚓”一声,恶龙的尾巴被砍了下来。两条恶龙从此再也不敢到山里为非作歹了。
高山族同胞为了表示对自己勇敢首领的尊敬,就把这座山命名为阿里山。版本二从前,阿里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名叫秃山。
在秃山里住着一个名叫阿里的青年猎人。一天,他到北山上打猎,从虎口里救出两个姑娘和一只孔雀。
这两个姑娘是天宫的仙女,她俩带着孔雀偷偷来到这儿看风景,不料却碰上了老虎,多亏阿里救了她们。但躲过了老虎的一劫,却没能瞒过玉帝。
因私自下凡,五帝派老寿星下凡来捉拿她们回天宫问罪。阿里为救两个姑娘,不惜得罪神通广大的玉帝,将老寿星的龙头拐杖夺下,并把他赶走。
玉帝果然发怒了,下令雷神用雷火烧死秃山一带的生灵。两个仙女劝阿里赶快躲避,可是阿里却不顾两个仙女的阻拦,毅然登上秃山顶。
这时,雷神正好来到秃山上空。阿里朝雷神喊道:“雷神,老寿星是我打跑的,那两个仙女是我放开的,祸是我惹的,与别人无关!你那雷火就朝我身上烧吧!”雷神被激怒了,二话没说,举起雷钻和闪电,朝着阿里放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沉雷,阿里被击得粉身碎骨,他周围的山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因为这座山是秃山,雷火还没烧到半山腰就熄了。
阿里虽然被雷神击死了,但从此后这座秃山上却长出了满山遍野的花草树木。人们都说:这些花草树木是阿里的皮肉和头发变的。
而阿里山上的那棵神木就是老寿星那根龙头拐杖变的。那两个仙女被阿里舍身为他人的壮举感动了,她们不顾五帝的劝说,毅然留。
红桧在台湾被称为“神树”,尤以阿里山的红桧最为著名。在阿里山小道上行走,红桧淡淡的香气袭来,令人陶醉。然而,就是这片生机勃勃的红桧林,曾演绎了一串沧桑故事,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所犯的罪行。
红桧,因树皮是暗红色而得名,是桧树的一种,属柏科。大陆有桧树而无红桧,因台湾北回归线以北是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五大山脉皆有红桧生长,阿里山的红桧最好。这里的红桧身躯挺拔粗壮,高达五六十米,顶天立地,而且寿命长,一般在千年以上,有的两三千年仍在生长,又称长寿树。
红桧管理部门出于对树的崇拜,喜欢用古代人名、皇帝谥号为它起名,小火车站东侧有一株高达52米的红桧,主干已折,分枝依然郁郁葱葱,树龄在3000年以上,对应中国历史,西周周公执政时期,就应生长在这里,就叫它为“周桧”或“周公桧”。
不远处有一株红桧高达40米,树龄为1900年,上溯中国历史,应在东汉初年就有了生命,就用刘秀的“光武”谥号命名,叫“光武桧”。
密林深处最美的一株,通俗的名字为“阿里山香林神木”,树干通直,直刺蓝天,高达45米,仰视看不到头。胸径12.3米,10个人手牵手合拢不住。树龄2300年,这样高寿,并无老态龙钟的面相,依然粗壮挺拔,伟岸潇洒,有灵气又帅气,对应中国历史,东周战国末年就应有小生命了,可叫“东周桧”或“战国桧”了。
红桧受人顶礼膜拜,是它还具有坚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品格。有的被风雨雷电击中东倒西歪,仍然倔强地活着;有的主干成了空壳,枝条还绿意盎然。人们赞扬沙漠中的胡杨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阿里山的红桧更是顽强。在一处凹地里有一株“三代神木”,总计树龄3050年,第一代老死了,树墩上生出第二代,第二代枯死了,残存的树干上又长出第三代,虽然主干短小,可枝繁叶茂。树中生树,三代同根,生生不息,显示着传承生命的接力,难怪专家们称赞红桧是大森林的骄子。
在红桧林里漫步,随处可见长满青苔的树墩,时隐时现,很是扎眼。这是红桧之殇,也是中华民族一段苦难历史的见证,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经济掠夺的证据。
红桧是建材、家具、工艺品的好材料。当年日本侵略者把刀斧伸进山林,大肆砍伐。在砍伐的过程中,发生了奇奇怪怪的事情:伐木者突然失踪了;运木料的车翻下山沟;正在砍伐一株大树,突然头顶电闪雷鸣,黑云翻滚,大地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满山的树木摇晃;垒灶支锅做饭,饭变成了凝固的血色。这些事接二连三发生,吓得伐木者颤抖。但侵略者贪婪的本性迫使他们仍继续掠夺式地采伐,还修建了铁路专运线,加快运输速度。一株株大树倒下了,一车车红桧运下山,运到码头,运到日本。
有数字表明,日本占领期间砍伐红桧30万株,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看到的那残存树墩仿佛仰天哭泣,控诉着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华财富的罪行,也拷问着炎黄子孙的心灵。只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业,才能真正抵御外侮,振兴中华!
红桧在台湾被称为“神树”,尤以阿里山的红桧最为著名。
在阿里山小道上行走,红桧淡淡的香气袭来,令人陶醉。然而,就是这片生机勃勃的红桧林,曾演绎了一串沧桑故事,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所犯的罪行。
红桧,因树皮是暗红色而得名,是桧树的一种,属柏科。大陆有桧树而无红桧,因台湾北回归线以北是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五大山脉皆有红桧生长,阿里山的红桧最好。
这里的红桧身躯挺拔粗壮,高达五六十米,顶天立地,而且寿命长,一般在千年以上,有的两三千年仍在生长,又称长寿树。红桧管理部门出于对树的崇拜,喜欢用古代人名、皇帝谥号为它起名,小火车站东侧有一株高达52米的红桧,主干已折,分枝依然郁郁葱葱,树龄在3000年以上,对应中国历史,西周周公执政时期,就应生长在这里,就叫它为“周桧”或“周公桧”。
不远处有一株红桧高达40米,树龄为1900年,上溯中国历史,应在东汉初年就有了生命,就用刘秀的“光武”谥号命名,叫“光武桧”。密林深处最美的一株,通俗的名字为“阿里山香林神木”,树干通直,直刺蓝天,高达45米,仰视看不到头。
胸径12.3米,10个人手牵手合拢不住。树龄2300年,这样高寿,并无老态龙钟的面相,依然粗壮挺拔,伟岸潇洒,有灵气又帅气,对应中国历史,东周战国末年就应有小生命了,可叫“东周桧”或“战国桧”了。
红桧受人顶礼膜拜,是它还具有坚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品格。有的被风雨雷电击中东倒西歪,仍然倔强地活着;有的主干成了空壳,枝条还绿意盎然。
人们赞扬沙漠中的胡杨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阿里山的红桧更是顽强。在一处凹地里有一株“三代神木”,总计树龄3050年,第一代老死了,树墩上生出第二代,第二代枯死了,残存的树干上又长出第三代,虽然主干短小,可枝繁叶茂。
树中生树,三代同根,生生不息,显示着传承生命的接力,难怪专家们称赞红桧是大森林的骄子。在红桧林里漫步,随处可见长满青苔的树墩,时隐时现,很是扎眼。
这是红桧之殇,也是中华民族一段苦难历史的见证,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经济掠夺的证据。红桧是建材、家具、工艺品的好材料。
当年日本侵略者把刀斧伸进山林,大肆砍伐。在砍伐的过程中,发生了奇奇怪怪的事情:伐木者突然失踪了;运木料的车翻下山沟;正在砍伐一株大树,突然头顶电闪雷鸣,黑云翻滚,大地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满山的树木摇晃;垒灶支锅做饭,饭变成了凝固的血色。
这些事接二连三发生,吓得伐木者颤抖。但侵略者贪婪的本性迫使他们仍继续掠夺式地采伐,还修建了铁路专运线,加快运输速度。
一株株大树倒下了,一车车红桧运下山,运到码头,运到日本。有数字表明,日本占领期间砍伐红桧30万株,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看到的那残存树墩仿佛仰天哭泣,控诉着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华财富的罪行,也拷问着炎黄子孙的心灵。
只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业,才能真正抵御外侮,振兴中华。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有个叫阿巴里的高山族首领,为了追逐一只白鹿来到了一座他从没来过的大山里。正当他紧迫不舍的时候,忽然白鹿不见了,眼前却出现了一片云雾笼罩、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大山林。他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这里丰富的物产更让他着迷,他想族人们又有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好地方了。于是,他叫来了部落的族人,将这片山林开辟成新的猎场。
可是,就在他们为新的猎场给他们带来的丰收而狂欢时,却惹怒了这里的两条恶龙。恶龙的本领可大了,它们一打呼噜,顿时狂风呼啸,飞禽走兽都被吓跑了;恶龙一喷气,顿时白雾茫茫,使人辨不清东南西北。这给希望过安定生活的高山族人民带来了灾难。
阿巴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要与恶龙斗争。于是,他就带领部落里的一批年轻人,天天在山林中舞刀练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一天晚上,誓与恶龙斗争到底的一群小伙子在阿巴里的带领下,来到高山之巅,在此等候恶龙的到来。第二天早晨,启明星刚刚从东边升起,只听见天边响起了呼呼声,转瞬间,两条恶龙腾云驾雾,一前一后呼啸而来。阿巴里眼看恶龙离他们只有一百来步了,突然拉响弓弦,只见一道金光直奔前边的恶龙飞去。紧接着,小伙子们的一支支利箭也一齐向恶龙射去。受伤的恶龙扭头就跑,后边的恶龙还没反应过来,它那又长又大的尾巴就被茂密的树丛绊住了。就在这时,阿巴里闪电般地拔出腰刀,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只听“咔嚓”一声,恶龙的尾巴被砍了下来。两条恶龙从此再也不敢到山里为非作歹了。高山族同胞为了表示对自己勇敢首领的尊敬,就把这座山命名为阿里山。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连在一起的。那时,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年,山里来了一个妖怪,占据了整个大山。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乡。在大山的西边住着母女二人。母亲勤劳善良,女儿花珊,19岁,美丽、聪明又勇敢。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她决心要除掉妖怪。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一天,花珊告别妈妈,要上山去除妖了。妈妈拉着她的手,说:“女儿啊,妈不拦你,可是千万要小心啊!你除掉了妖怪,就赶快回家。”花珊姑娘也含着泪说:“妈妈放心,我除了妖怪,马上就回来,永远和妈妈生活在一起。”说着便走出了家门。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月亮,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突然,她发现不远的山顶上,有两道绿光渐渐向她靠来。姑娘断定这就是妖怪,于是搭上箭,用力朝绿光射去。妖怪被射中了眼睛,痛得直打滚。花珊跳到妖怪身上,举起大刀,朝它的脖子使劲砍去,直砍得妖怪乱蹦乱跳。忽然,她觉得大地在向下陷,只听一声巨响,高大的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出现了一条很深的沟,妖怪“轰”的一声,掉到了沟底。花珊一下子跳到了山的东边。这时,奔腾的海水涌进了大沟,形成了台湾海峡。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山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海水,却把花珊姑娘和妈妈隔开了。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她站在阿里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于是,变成了一棵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因此,红桧树就被叫做阿里山的思母树。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时流下的眼泪!
二、阿里山的游记作文
1、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陈有兰溪与玉山主峰相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阿里山游记作文,仅供参考。
2、“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勾起了我们对阿里山无限的向往。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抵达阿里山,一睹使我魂牵梦萦的姊妹潭和香林神木的迷人风采。
3、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山上凉爽的空气驱走了我旅途的炎热,高大笔直的树木带给我不可思议的感受。石子小路,参天树木,偶尔还会传来几声鸟儿的鸣声,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静美好。来到这里,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一边贪婪地呼吸著山上清新的空气,一边慢慢向森林深处迈进。一路上,参天的柳杉取代了昔日的红桧林,路边上到处有数人合围的大红桧被拦腰砍断后的根,看得我痛心。
4、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我们来到了姊妹潭。听导游介绍,姊妹潭有个神秘的传说,相传有一对姊妹同时爱上了一个男子,于是两姊妹分别在此投水殉情而亡。姊妹潭是两座天然高山沼泽,妹潭小而浅,像滩死水,姊潭面积较大,潭中有一尊木制观景台,可尽情观看山光水色的倒影。潭外有座穿越木林的环潭木栈道,沿路还有三代木、心心相印、象鼻木,夫妻树等景点,经过导游的精彩介绍,我对它们各具特色的形态和文化内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到阿里山,不去看神木是一大遗憾。接着,我们又跟着导游来到了传说中的阿里山香林神木前。这棵有着两千多年树龄的神木不愧是树中的精,树中的神。它那粗壮的身躯,高耸入云的枝干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它似乎吸收了阳光雨露的薰陶,凝聚了天地的精华,终于长成了如此魁梧高大的树中巨人。我慢慢地走近它,心想:在这两千多年里,该有多少次的雷轰电击威胁着它的生命啊!可是这棵神木凭借它那顽强的意志与风雨抗争,用它那笔直的身躯向人们诠释生命的顽强和执著!
6、“高山常青,涧水常蓝……碧水长围着青山转,那鲁湾多依娃哪呀嘿……”不知是谁哼起了《高山青》,悠扬的旋律在山林间盘旋回荡。我们在这欢快的歌声中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阿里山,结束一天的旅程。
7、阿里山之旅是匆匆的,是短暂的。但阿里山会永远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它是隽永的诗,是甘醇的酒,使我们倾折,并留下深深的记忆。
8、“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阿里山,对我而言是一个神秘遥远的名字,以前,我只能在这首歌里领略它的风采,而这个暑假,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宝岛台湾,来到了这神秘的阿里山。
9、车子缓缓地驶入了阿里山山脉,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青山映入眼帘,那是深邃的绿,高大的山峦像是一口井,此刻的我们就在这口巨大的井中。沿着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的车子到了半山腰,往窗外望去,对面的山已经被薄纱一般的云雾萦绕。云雾中,隐隐约约露出一些青色,刚才挺拔高峻的山似乎害羞起来,用纱巾遮住半边脸,这又为阿里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还没有缓过神来,车子已经驶入了一片云雾中,四周一片白茫茫,除了车灯依稀照亮了前面的道路,剩下的全都淹没在朦胧中。我们坐在车子上,颠颠簸簸,仿佛在仙境中穿行,飘飘欲仙。
10、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登上了海拔二千六百多米的阿里山。刚踏出车门,一阵阵寒气便扑面而来,这里的温度只有十几度,大家都披上了外套,看来“避暑山庄”的称号还真是名不虚传啊。慢慢地,我们就走进了一片森林,清凉的风儿吹拂过脸庞,惬意极了。我尽情地呼吸著新鲜空气,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到如此清静了。这里是一个天然氧吧,我也尽情地欣赏这四周的绿色,慢慢地便和阿里山融合在一起了。
11、沿着石梯往下走,两旁是形态各异的树木,还有不少“二代树”——第一代的树木死了,第二代树便在它死去的枯木上继续生长。有的依偎在一起,仿佛是情深的父子。这里还有不少的“三代树”,可“四代树”是很少见的。然而,我却遇见了慢慢生长著的“四代树”,只见四棵树相互扶持,缠绕在一起,仿佛它们已经融合为一体,恰似其乐融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12、继续走进阿里山,不远处的人熙熙攘攘,一棵直插云霄的大树耸立著,原来这就是二千三百多岁高龄的阿里山神木!它的树干直径足有五米多,需要十几位壮汉才能合抱,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它郁郁葱葱的树叶。这位传奇神木却并不显老,甚至比其他的树木更加浓郁。在阿里山,八九百岁的树木虽不足为奇,但能长到二千多岁,真的是个神话了!
13、告别这棵神木,我们沿着小径继续向前走,一路上的野兰花不少,大多是紫色的,却也显得分外妖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伴随着一路的野兰花,我们来到阿里山小火车站。是的,这里就是小有名气的阿里山小火车站。我迫不及待地登上站台,等待小火车的到来。不一会儿,远处响起了“滴答”的声响,渐渐地,小火车出现了,原来这就是它的庐山真面目了。一辆红色的火车缓缓地驶来,在青山绿树的衬托下,分外鲜艳。车门开了,我满怀期待地登上了火车,随着车内广播的响起,小火车缓缓地开动,一旁奇异的树木似乎在向我们道别。火车开到了一条上坡路,在车尾的我正好能一览火车的全貌,它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龙穿梭在山间,和阿里山浑然一体。小火车行驶在山间,我看到了溪涧,看到了成阴的绿树,看到了阿里山的身影。
14、阿里山位于台湾的中部的崇山峻岭中,相传250多年以前,台湾原住民族有一位勇敢善猎的人叫阿巴里,经常翻山越岭到如今的阿里山一带狩猎,在他的带领下,族人也一同前往,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族人为感谢阿巴里,就将他们狩猎的山脉称作阿里山。这则关于阿里山由来的传说我们无暇考证,但从中至少感悟到知恩图报的朴素道理。
15、阿里山素以森林,云海,日出,晚霞和登山铁路著称,尤以森林资源丰富为优势。从海拔三十米的嘉义市,到海拔两千四百八十米的阿里山顶,可以乘火车,也可以坐汽车,我们是坐汽车登山的,更能体会到这里的林木茂盛。汽车在林海中盘山而行,明显感觉到植被与林种的变化。山脚还是榕树,槟榔,龙眼,芒果等热带树木,随着海拔的升高,到山腰就逐渐被樟树,铁杉,红桧,罗汉松等温带林所取代,再往上就是属于寒带林的冷杉了。
16、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火车到站了,我们也该下山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见到美如水的采茶姑娘。但回首阿里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丽又珍贵的记忆。再见了,美丽的阿里山!
三、形容男人阿里山神木是什么意思
阿里山神木是台湾的一颗树龄达到三千余年的参天大树,树高52米,被尊称为神木。所以形容男人阿里山神木大概又以下几点意思:
1.形容男人像那参天神树一样高大威猛。
2.夸赞男人非常有男人味,非常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就像那风雨飘摇中依然高高竖立的阿里山神木一样。
3.形容男人有内涵,有深度,经历过岁月的磨练。就好像阿里山神木一样,浑身上下都但发着一股成熟强大的气息。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红桧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劲苍郁,被人们尊为“阿里山神木“
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巍巍挺立,虹劲苍郁,被人们尊为“阿里山神木”。它大概生于周公摄政时代,故被称为“周公桧”,据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龄,是亚洲树王,仅次于美洲的巨树“世界爷”。
原本指的是台湾阿里山上一棵树龄达到三千余年的红桧。该树木为日本技师小笠原富次郎于1906年11月发现,被日本人尊称为“神木”。据统计该树高53米,树龄达三千年以上,树干在距地面一米半高处的直径是4米66厘米,树干接者地面处的周围达23米,材积达五百立方米,阿里山森林铁路通车后,成为闻名中外的台湾地标之一。
由于神木附近为早期日本的伐木区,战后国民政府接收林场后持续伐木,所以除了阿里山神木等红桧得以保存外,其余大型红桧都被砍伐殆尽,运回日本或外销国外,日本很多神社与鸟居,是早年来自阿里山的巨木红桧。1956年6月7日清晨,阿里山神木遭到雷击,树心油脂被焚毁,虽然还存活,却也在不久后即告枯萎。林务局管理处在神木残躯上种植红桧幼苗,以保持其绿意盎然的样子。此举曾遭致批评欺骗游客。
1997年7月1日,神木本身因连日大雨,一半的树身迸裂倾倒在森林铁路上,压坏了铁轨。于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历史,倾倒的树身就此横置于原地,成为遗迹,供人瞻仰。
关于风雨阿里山,风雨阿里山歌曲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