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年初三有什么讲究,以及大年初三的风俗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年初三有什么讲究 在大年初三有什么讲究
1、老鼠娶亲,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2、不宜外出,不拜年,年初三风俗禁忌:初一到初三都是岁首,禁忌与初一基本相同,参照初一的忌讳。另外初三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3、烧门神纸,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在我们西北的大部分地方,初三这天是要送灶神的。从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请回灶神爷贴在灶台中间,并摆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里面五谷丰登,来年庄稼有好收成,全家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爷送走。
大年初三的风俗有哪些
大年初三的风俗有不动刀、扫房子顺序、忌食米饭、休息等。
1、不动刀:
一些地方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2、扫房子顺序:
打扫房间,从外往里扫,表示聚财。
3、忌食米饭:
为谷子生日,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
4、休息:
安睡迟起,自除夕到初二都劳累,这日可以好好调息。
风俗的意义: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日的风俗,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大年初三的风俗和禁忌有哪些
大年初三的风俗和禁忌:1、安睡迟起:因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间大伙大多都守夜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便可以安睡迟起,好好调理调理身体,养足精神,以备新年里精神抖擞。经历了除夕和初一的热闹不免劳累,所以到了初三这天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
2、烧门神纸:古代的人们到了大年初三这天会把过节的松柏枝及所挂的门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过完了马上要开始经营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谚说“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3、大年初三不吃米饭,求丰收:传说,正月初三,是谷子生日,这一天不能吃米饭,并且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实,现在看来,当时社会是农耕时代,生产力比较落后,人们是靠天吃饭,希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为了感谢粮食作物,而把初三定位“谷子生日”,有感谢和祝贺谷物之意。
4、大年初三,不杀猪:正月初三,被称为“猪日”。在汉东方朔的《岁占》中,表述: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初三是猪日,在这一天里,天气晴朗,则养猪健康,而且人们不能杀猪,寓意六畜兴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