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的由来与运用
李清照这首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么,这首词里面的“锦书”二字到底由来何处呢?
这个词来源于《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名蕙,字若兰,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这位苏蕙也是个奇女子,因思念丈夫而在织锦上绣下了八百四十字的回文书。所谓回文,就是正着读,反着读都可以成文,可见苏蕙文采之盛。也因此书是妻子思念丈夫而作,所以”锦书“二字就成了爱情。或是情侣之间寄托思念的意象。
在清代车万育所作韵文《声律启蒙·上卷·六鱼》中有这样的句子:“回文锦字窦滔书”,就是用了这个典故。
关于历代诗人词人在作品中引用“锦书”这个意象的,除了文首提到的李清照的《一剪梅》,还有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是陆游写给和离的妻子唐婉的,词中的“锦书”也是指夫妻间的相思之情,是说自己相思从此无处可寄,全词充满悲情色彩。
晏几道的《清平乐》: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这首词是晏几道托为歌女送别情人的作品,其中“锦书”指寄托情侣思念之情的书信。明明是送别满怀伤感之时,歌女却负气“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是不舍的深情化作绝望,因而表现得决绝。
梅尧臣的《闺思》:
望日赤如橘,游梁音信稀。愁心常似醉,春絮等闲飞。江鲚看将烂,芹牙吐尚微。何时凭燕子,寄取锦书归。
这首诗是典型的写春日思妇形象的诗,感情与李清照的《一剪梅》相似,“锦书”同样是指寄托夫妻相思之情的书信。不过男性词人以女性口吻写思念情绪,到底是不如女性词人细腻的,看《一剪梅》和《闺思》落差太大了……
……
将“锦书”写进诗词的作品还有很多,都是用来寄托夫妻或情侣相思之情的,下次看到这两个字就可以确定这首诗(词)的感情基调啦~
云中谁寄锦书来出处
1、出处: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释义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二、赏析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
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
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云中谁寄锦书来的下一句是什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云中谁寄锦书来》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kgvhc9q2Et2MiMo5b1PCg?pwd=1234提取码:1234
双面人生引发冤家错位,鬼马爱恋新奇探案!该剧讲述了生在太医世家的沈鱼欲为家族洗冤翻案,设局嫁入周府,后结识了齐璋、高墨两位胸怀大志的少年,四人联手探案,在一步步接近真相中卷起朝堂风云,也陷入情感纠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