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有多少根琴弦每一根分别叫做什么名字
古琴有七条琴弦,以正调为例,琴弦的名字由外而内分别是徵、羽、宫、商、角、徵、羽。除了正调之外,还有一个常用的调,是紧五弦的紧羽调,紧羽调的七条弦音为商、角、徵、羽、宫、商、角。。
在周代之前,古琴只有五条琴弦,像是留存至今天的《南风畅》、《神人畅》、《历山吟》、《虞舜思亲》等琴曲仍保留五条琴弦作曲的痕迹。
古琴又叫瑶琴或者玉琴,是我国的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琴的文化悠久而精深,有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古琴的分类有多种根据,主要有根据款式分类,可以分成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列子式、伶官式、神农式、响泉式等,最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古琴的外形结构主要有琴面、琴弦、琴徽、轸子、轸池、护轸、琴尾、琴底等。
古琴的音域有四个八度零两个音,包括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古琴的最大声音特点是静,因此古琴的音还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静需要的是抚琴环境的安静也需要抚琴人的安静心境。古琴的声音深沉悠远,让人泛起悠古之思,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传人之思,也可达天之理。
古琴的弹奏方法有定弦、琴声十六法(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二十四况、弹奏指法(轮、锁、叠涓、撮、吟、猱、撞、唤、进复、滚、拂、历、双弹)等。
古琴琴谱有《神奇秘谱》、《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统》、《太古遗音》、《风宣玄品》、《琴书大全》等。
古琴有几根弦
古琴有七条弦,因此又名七弦琴,这七根弦的名称从外到内依次分别称作宫、商、角、徵、羽、文、武。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琴弦的来历
古琴在古代被称为“琴”“瑶琴”,现代则称为古琴,七弦琴。古代文献有记载,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商周时期的周文王为了悼念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称为文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加了一根弦,称为武弦。东汉应劭《风俗通》载:“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古琴,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等典籍。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为能充分振动,面板一般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制成。向内外侧呈瓦弧形,与底板胶合而成琴。琴面从外向内由粗及细缚弦七根,古时琴弦用丝质制成,今多用钢弦。
大多数古琴有多少根弦
古琴有七根弦,传说最早古琴是五弦,后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共7弦。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