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三俗是什么意思(三俗是什么)

七月网3160

三俗是什么意思 三俗是哪三俗

三俗是什么意思(三俗是什么)

三俗说的是庸俗、低俗、媚俗。庸俗主要是体现在干部之间喜欢称兄道弟,在工作中不以正道去感召、教育人,而是通过利用所谓兄弟之间的情谊、关系。低俗的风气主要表现在一些人做出不入流的事情,做钱权交易或是做情色交易。媚俗则是说一些人在工作中欺下媚上,通过拍领导马屁,依附、讨好领导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网民支持抵制三俗,认为当前社会需要树立正确道德观念。

什么是反三俗

所谓的反三俗其实主要针对的是文艺创作。一直以来,文艺作品都是大众的精神粮食。既然是粮食,就要求一定是干净的、绿色的、无公害的。不干净的食品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不干净的文艺作品,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身体不健康可以吃药打针,心理不健康那可就难办了。所以,不干净的文艺作品比不干净的食物更具危害性。

在2006年5月份,一众相声界的表演艺术家,针对郭德纲等在小剧场表演以普通市民为受众但内容较为“异类”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的倡议,矛头直指郭德纲。郭德纲对此不服,后被郭德纲以此事件拿来当了相声包袱。郭德纲反藉此创作了相声段子《我要反三俗》。

三俗是什么 三俗的意思

1、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的简称。

2、庸俗意思是指平庸鄙陋、不高尚;也指平庸鄙陋之人。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庸俗之夫,闇於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

3、低俗内容主要是指低级趣味、犯扯、庸俗,使人萎靡、流氓、颓废的内容,相对于超凡脱俗、高尚情趣、积极上进、令人奋进等社会进步意义和价值内容。

4、媚俗,词义为迎合于世俗,缺乏自我思想、自我理智,只知随波逐流,芸芸众生,出自明高启《妫蜼子歌》:“不诘曲以媚俗,不偃蹇而凌尊。”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重新出场,频繁出没于当代文学批评中却有其特殊的文化语境。

三俗是什么

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的简称。

1、庸俗[yōngsú]

同义词:粗俗;反义词:高雅高尚

[例句]相互吹捧的庸俗的作风。

2、低俗[dīsú][vulgar]

意思:形容低级、粗俗、不文明的现象或事物。与“高雅”相对。

3、媚俗

意思:媚俗就是过分迁就迎合受众。为了短期的商业效益,而不惜牺牲崇高和责任。

扩展资料:

庸俗、低俗、媚俗,直指当前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气。这些不良习气是腐败的隐患,如果干部对自身的“三俗”习气不重视,听之任之甚至助之,最终会“养虎成患”、追悔莫及。

荡涤“三俗”习气,需要修身、怀德、廉洁,而这样的品性和情操,则需要从阅读中陶冶和淬炼。

西汉的刘向就作了比喻:“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三俗”自然属于“愚”的一种。不做“三俗”既是成长的内在需求,更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荡涤“三俗”习气需要纪律的硬约束,更需要文化的软熏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倡导文艺“三讲”抵制“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