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属于中国哪个省
一、“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后历宜昌专员公署、宜昌地区等行政建制,于1992年形成辖县的市(地级市)体制的宜昌市,隶属于中国湖北省。如图所示:
二、宜昌市简介:
宜昌市2001年辖三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15万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年底,建成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120万人。
宜昌是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长江航线、3条铁路、5条高速贯穿辖区。三峡大坝,葛洲坝等水电设施是辖区经济的有力支撑。综合实力多年连续位居湖北第二位。由于特殊的经济地理区位,也被称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宜昌是哪个省的城市
宜昌是湖北省的城市。
宜昌,湖北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地处中国中部、湖北西南部、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全市共辖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昌常住人口401.76万人,户籍人口390.94万人。
历史沿革
宜昌历史悠久,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改夷陵置巫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三国时,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
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
五代时,硖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硖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
宜昌属于哪个省
宜昌市,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西南部,长江中游,古称夷陵,历史在2000年以上。“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后历宜昌专员公署、宜昌地区等行政建制,于1992年形成辖县的市(地级市)体制。到2001年辖三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15万人,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年底,建成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120万人。
宜昌是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长江航线、3条铁路、5条高速贯穿辖区。三峡大坝,葛洲坝等水电设施是辖区经济的有力支撑。综合实力多年连续位居湖北省前列。由于特殊的经济地理区位,也被称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2014年10月13日,中国音协决定授予宜昌市“中国钢琴之城”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