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五台山景区咨询电话号码多少,五台山景区咨询电话号码多少号

七月网440

五台山景区咨询电话

五台山景区的咨询电话是4000350236。

五台山景区咨询电话号码多少,五台山景区咨询电话号码多少号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五台山的景点介绍

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罗睺寺、碧山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圆照寺、殊像寺、金阁寺、南山寺、龙泉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

五台山风景区售票大厅电话

五台山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联系电话:0350—6548690

旅游咨询电话:4000350236

旅游投诉电话:4000350226

扩展资料:

五台山在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称。

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并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目前台内外尚有寺庙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五台山还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每逢盛夏,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游览观光、烧香拜佛、络绎不绝。

参考资料来源:五台山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概况

五台山旅游区客户服务电话五台山旅游客户服务中心电话

1.五台山旅游客服中心电话

在票务平台上,售后退换票功能,全部支持无理由退换票,除非特价票,买的时候会特别提示不退。

2.五台山旅游服务中心电话

可以向五台山景区综合监察大队投诉!投诉电话:0350-6543998,400-0350-226!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官网显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实行旺季门票价格收费政策,即全票145元/人,半票70元/人。根据国家规定,老年人、残疾人、学生和其他持有有效证件的游客将享受免费或半价门票。

3.五台山旅游客服中心电话多少

表演

第一场(20:00-21:30),第二场(15:30-17:00)可能在节假日或周六日加开。你需要至少提前半小时在剧院门口换取纸质票。可以凭纸质门票参观,座位系统会随机自动分配。黄金周期间,请咨询客服人员。每周二,如遇30日、1日、14日、15日法定节假日及相关佛教节日,则顺延一天。

剧院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南门游客中心东-风陵宫剧场

技巧

1.2m以下儿童免费;买1.2m以上的成人票。

4.五台山旅游热线电话

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搜索五台山景区微信官方账号,找到后点击关注微信官方账号,进入微信官方账号会在底部看到门票预订。点击进入,选择时间日期,提交付款!

5.五台山旅游局客服电话

唐除非必要,否则不要旅行。

看着当地的防疫条例,西安的疫情安,陕西省目前比较严峻,所以五台山很可能暂时关闭。

春节期间,五台山到处都是游客。大多数人去孔宣庙烧香祈祷。然而,有时它取决于天气条件。下大雪就封山,没雪就开山。

为规范五台山景区交通秩序,确保景区道路安全、畅通、有序,为游客营造温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五台山交通管理总队山景区公安局决定,春节、元宵节期间,对机动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公务用车、寺庙除外)实行交通限行、停车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车辆)在吴冶庙的一部分。

6.五台山旅游客服中心电话号码

自2021年3月16日零时起,来自中国低风险地区的人员不再需要持有来京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京后不再接受14天健康监测。他们可以在正常测温和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自由有序地进出北京。至此,低风险地区的人们可以凭代码在中国自由通行。

据中国铁路12306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从3月16日零时起,全国范围内低风险地区的人群可凭健康码绿色代码,没有核酸检测的阴性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