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高血压网站(高血压网站的社会可行性分析)

七月网3190

一、治疗高血压

上海徐汇区潜溪北路地段医院王松青金爱德

高血压网站(高血压网站的社会可行性分析)

从去年八月起,我们在门诊先后对57例高血压患者试用红茶菌治疗。在随机选择的观察病例中,既有需经常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也有因高血压引起脑血管意外后的偏瘫患者。经3一6个月的临床观察,初步证实红茶菌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和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

以1979年4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全国心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标淮,作为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57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其中30~40岁3例,41一50岁7例,51~60岁24例,61~70岁13例,71~50岁10例。病程2一30年不等,5年以上者48例。高血压一期5例,二期24例,三期28例。

所有病例在给红茶菌治疗前,经三次血压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依据。治疗中每周作2~3次血压测

定,并根据三个不同日期的最大降压幅度(即最低血压),求共平均值作为治疗后的血压值。部分病例

并观察了心电图和血脂变化。饮服红茶菌剂量为每次50毫升,一日三次。一期和二期高血压患者在饮服红茶菌的同时,加服维生素C200毫克,日服三次,停用降压药物。三期高血压伴有偏瘫的患者,加服

同剂量维生素C并给以针灸治疗,亦基本停服降压药物。

经红茶菌治疗二周后,57例患者中有20例降压效果较明显:收缩压降下30一4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

下16一20毫米汞柱。31例有一定降压效果:收缩压降下乳毫米汞柱左右,舒张压降下IQ毫米汞柱以上。最大降压幅度一般均出现在饮服红茶菌后的第3一4周。明显有效率为34.9%,总有效率为89.理%。6例无效,但亦米见有副反应。

在其它症状方面,57例中有50例服红茶菌一周以后,尖眠、烦燥、便秘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随后头晕、头胀、目眩等也相应减轻。有效率为37.7%。治疗前有14例曾作心电图检查,其中左心室肥厚劳损、心肌劳损、左心室高电压等异常者12例,治疗3一6个月后复查,有5例改善。

治疗前进行血脂检查,异常者18例,治疗后检查,有9例患者胆固醇、甘油三脂、月一脂蛋白下降至正常范围。血尿常规检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均未见不良反应;但停服红茶菌10天左右,有15例已下降的血压又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范火,男,6G岁,导演。高血压病20多年,经常头晕、烦燥、失眠。收缩压常在170~180毫米汞柱,

舒张压在100一110毫米汞柱,内服降压药物已近20年,眼底动脉变狭窄,心电图与血脂检查在正常范围内。从1931年3月1日内服红茶菌,加服维生素C200毫克,一日三次,观察六个月。经常检查血压

维持在15。/9。毫米汞柱,自觉头晕,头胀明显改善。王X,女,60岁,退休工人,高血压病十五年多,经常头胀、头晕,收缩压180~19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100~120毫米汞柱-1980年1月16日因高血压脑血管栓塞引起偏瘫,经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于1980年2月9日来我院治疗偏瘫,检查血压至18。/了昭毫米双柱,眼底动脉局部变窄,胸乙诊透i见见左心室扩大,心电图T波变化;血脂检查:胆固醇285毫克%,一甘油三醋215毫克%,召~脂旦自650毫克%。经针灸,内服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80/1。。毫米汞柱左右,于198。年n月初开始内服红茶菌,加维生素C200毫克,一日三次,配合针炙治疗。一个月后血压在146/86毫米汞柱左右,血脂复查:胆固醇200毫克%,甘油三脂120寇克%;户一脂旦白570毫克%,王今随访血压至150/90毫米汞柱,头晕头胀明显减轻。

薛火x,男,65岁,退休工人。患高血压病十余年,血压经常在200/110毫米汞柱,于2980年4月15日因高血压脑血管栓塞偏瘫,言语不清。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于1980年6月25日来我院治疗偏瘫。检查;右侧偏瘫,右侧典唇沟变浅,口角歪斜,血压170/108毫米汞柱;心电图:T波变化;血脂检查:胆固醇245毫克%,一甘油三脂93毫克%,召脂蛋自4劝毫克%;眼底动脉局部变狭,胸部透视左心室扩大。在治疗中曾内服降压药物,并进行针灸治疗。于1981年1月12日内服红茶菌配合针灸治疗,经2个月观察血压维持在往50190毫米汞柱左右,睡眠佳,6个月观察,心电图和血脂复查在正常范机能的作用;丰富的酸类物质,能有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滋阴潜围。保持高血压患者大小便通畅,增进阳、养心安神、利尿通便及调理胃

临床疗效初步观察证明,长期外,红茶菌中的茶碱、烟酸和醋酸肿之作用。无论是从西医还是从中饮服红茶菌液有防治高血压病的作等,均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医角度看,红茶菌具有降血压效能用。分析认为,红茶菌中的氨基和脑细胞代谢等作用。祖国医学早都是有岁内在科学根据的。因此,酸、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脂多就阐述,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亢高血压患者长期饮用品质纯正的红糖等物质,具有营养机体和强健者多,而红茶菌液味甘酸性凉,具茶菌,是有益无害的。

二、中国高血压的高发地

国家统计高发省在黑龙江省。总体情况是北高南低。人员流动性的增大,北方出生,南方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南方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现在南方高血压患者正在增加。

我给别人回答后选择为正确答案的,你看一下,可能有帮助!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395228.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605832.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1081867.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2083259.html

二是加强食疗工作,调整饮食也重要。

三是考虑茶疗方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效果很好,对多数患者有用。

四是加强中药保健,做好身体的调理和修复系统协调。

五是一定要对症选择,因为引发高血压的因素很多,人们的个体差异性也很大,一定要困人而异。

具体方法很多,请自己亲自了解,对症选择。

有很多的高血压患者或者患者的亲人到我的网站上来,开口就问我,什么降血压的药物最好,我给他们的回答说是药物都是好药,但是,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因为引发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也很大,对别人好的药物,对你有可能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二是有的高血压药物对患者是很有效果,因为患者身体的某一器官有缺陷,用这类药物对他来说是禁忌的,所以,有好效果的药物对某一类患者也不是好药。三是有的高血压药物很好,效果也明显,但购买、服用不方便,可能会造成断续用药问题,好药不是好方案的情况,应该不能列为好药。

还有的高血压患者上来就问我该怎么办?让他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问题,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必要,认为效果不大。在每个有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火炉上的水烧热的过热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关掉火源,再加上凉水。而在我们治疗高血压时,我们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几乎没有先“关火源”的,而是在壶水都都加满了,都已经溢出来了,还在不停地加凉水(加大用药剂量),就是不关火源(不改变习惯)。最后药物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大大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有限的生命。

我们每天的食物其实都是药物的一种,都有一定的治疗或者保健的作用,只是我们把定义为食物而已,只要我们合理配用,有的对于控制血压会有很好的作用。控制血压是系统工程,要综合治理进行协调作用。我给别人的回答你参考一下:知道发病的大概原因,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原因和方法如下:看完后你就基本了解了高血压。

第一个发病原因: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人们有钱了,生活提高了,但是健康知识学习没有跟上经济生活的提高速度,人们的健康意识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所以,人们不会生活了,应该可以预防的疾病都暴发出来了,不该发病的疾病越来越多了,人们应有的健康水平下降了。都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合理、不科学、不理智的原因,真正得到了“病从口入”的结果。

第二个发病原因:社会大环境影响太大,文化意识影响太深,人们的心理状态影响太偏。中国人有的时候是:钱可以不要,命也可以不要,但是面子不能不要,这个问题影响太大了。比如:喝酒多少不是以公斤而定,而是以身体适应情况而定的,有的人喝一斤多可能没有什么问题,而有的人喝二两就是多了,酒文化文具店有的人有了病态心理。“别人不吐酒,说明自己照顾不周”。“自己不吐酒,说明不真诚”。都不知道是为了谁而生活?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生活了。

第三是治愈概率:因为引发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也很大,所以,你现在只是可能而已,高血压患者中有95%是找不到发病原因的,所以是原发性的患者,这些患者是不可能治愈的,只有大约5%的患者是可以找到发病原因的继发性的高血压,有可能治愈,所以,能治愈的患者不到5%。

第四是个体差异性:另外在用药方面,同一种降血压药物,对甲患者效果可能很好,而对乙患者就可能没有作用,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有的人了解的知识我点,控制得会好一点,有的能治愈的患者由于高血压知识缺乏,也可能得不到康复。如果不改变对身体伤害的习惯问题,身体就会对不起你,用药物也是不会好好工作的。

第五是习惯问题:一般有了高血压不能急,急也没有作用,还会有反作用,要很好地控制血压,先应该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开始,为什么别人没有高血压我们自己患病了?有的人说高血压疾病是有遗传因素的,这是肯定的回答,那为什么有的人有遗传因素的人一生没有发病,而有的人没有遗传因素的人已经又发病了,这是为什么?还有,为什么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都有遗传因素存在,而有的人终生就没有发病呢?主要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问题。可能是我们的习惯不是很好,那都是习惯惹得祸,你说呢?朋友!

第六是方法问题:控制血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法进行控制,我们过去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能不适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所以,引发了高血压,现在我们在用药的同时,必须对我们的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经过综合多各方法后,效果会很好的。

第七是控制血压药物副作用问题:高血压是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危害性大的特点,其治疗主要是依靠患者长期自我调理和用药,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常感到茫然,并存在许多认识和治疗误区。科学选择,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减少用药剂量,达到降低用药副作用的问题。用食疗、茶疗、保健、锻炼等方法,综合控制,以减少用药剂量。也就是说这些方法直至多大的作用,那边就会相应减少多大的药物副的侵害。

第八是血压压差小,低压高(舒张压高)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找发病原因,这一簇的患者一般都是个人习惯因素造成的,生活没有规律性,饮食没有科学性,工作没有时间性,休息没有正常性,娱乐没有合理性。这些人控制血压只要调整习惯问题,就会有好的效果。

三、高血压什么治疗方法最好

非药物治疗适用于各级高血压患者。Ⅰ级高血压如果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可以非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方法通过干预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不同环节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对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有利。

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发展迅速,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可单用或联合应用各类降压药。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以下六大类。

(1)利尿剂:利尿剂使细胞外液容量减低、心排血量降低,并通过利钠作用使血压下降。降压作用缓和,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宜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用,并更适宜与其他类降压药合用。有噻嗪类(双氢克尿噻)、袢利尿剂(速尿)和保钾利尿剂(安体舒通)三类。噻嗪类应用最普遍,但长期应用可引起血钾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宜慎用,痛风患者禁用;保钾利尿剂可引起高血钾,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剂利尿迅速,肾功能不全时应用较多,但过度作用可致低血钾、低血压。另有制剂引达帕胺,同时具有利尿及血管扩张作用,能有效降压而较少引起低血钾。

(2)β受体阻滞剂:有倍他乐克、心得安、氨酚心安等。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血管β受体阻滞虽可使α受体作用相对增强,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不利于降压,但β受体阻滞后可使心排血量降低、抑制肾素释放并通过交感神经突触前膜阻滞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从而使血压降低。

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缓慢,l~2周内起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后的高血压患者。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房室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可引起血脂升高、低血糖、末梢循环障碍、乏力及加重气管痉挛。因此对下列疾病不宜用,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动脉疾病。冠心病患者长期用药后不宜突然停用,不然会诱发心绞痛;由于抑制心肌收缩力,也不宜与维拉帕米(异搏定)等合用。

(3)钙通道阻滞剂:由一大组不同类型化学结构的药物所组成,如心痛定、拜心通、络活喜、波依定、尼群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其共同特点是阻滞钙离子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钙离子内流,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心肌收缩力降低,使血压下降。钙通道阻滞剂降压迅速,作用稳定为其特点,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尤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

维拉帕米与地尔硫卓除抑制血管平滑肌外,并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因此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中应用。二氢吡啶(如心痛定)类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作用以阻滞血管平滑肌钙通道为主,因此对心肌收缩性、自律性及传导性的抑制少,但由于血管扩张,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心率增快、充血、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上述副作用主要见于短作用制剂,其交感激活作用对冠心病事件的预防不利,因此不宜作为长期治疗药物应用。近年来二氢吡啶类缓释、控释或长效制剂不断问世,使上述副作用显著减少,可用于长期治疗。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近年来进展最为迅速的一类药物,常用的有开博通、洛汀新等。降压作用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两者均有利于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各种程度高血压均有一定降压作用,对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梗塞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的患者尤为适宜。高血钾、妊娠、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可发生于10%~20%患者中,停用后即可消失。引起干咳原因可能与体内缓激肤增多有关。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有科素亚、颉沙坦、伊泰青等,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阻滞,可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对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及细胞增生等不利作用。适应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反应为其特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平稳,可与大多数降压药物合用(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6)α受体阻滞剂:分为选择性及非选择性两类。非选择性类如酚妥拉明,除用于嗜铬细胞瘤外,一般不用于治疗高血压。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对突触后α1受体阻滞,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动静脉收缩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本类药物降压作用明确,对血糖、血脂代谢无副作用为其优点,但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耐药性,使应用受到限制。

(7)其他:包括中枢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可乐定、甲基多巴;周围交感神经抑制剂如胍乙啶、利血平;直接血管扩张剂如肼屈嗪(肼苯达嗪)、米诺地尔(长压定)等。上述药物曾多年用于临床并有一定的降压疗效,但因其副作用较多且缺乏心脏、代谢保护,因此不适宜于长期服用。

我国不少中草药复方制剂其降压作用温和,价格低廉受到患者的欢迎,作为基本医疗之需要仍在一定范围内广泛使用,但有关药理、代谢及靶器官保护等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未推荐为一线用药。

(1)降压目标:由于血压水平与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血管危险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有效的治疗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也以此为标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变的患者,治疗应使血压降至130/85毫米汞柱以下。对于中青年患者(<60岁),则应将血压降至“正常”(收缩压<l3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85毫米汞柱)或“理想”(收缩压<12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80毫米汞柱)水平。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身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但一般仍需长期用药,中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

此外,长期服药治疗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停药综合征,即出现血压迅速升高,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的表现如心悸、烦躁、多汗、心动过速等;合并冠心病者,可出现心肌缺血发作及严重心律失常。

(2)药物选择与应用:一般而言,凡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择,包括不引起明显副作用,不影响生活质量等。在具体用药时应注意:

①合并有心力衰竭者,宜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

②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者,宜选择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过阻滞剂。

③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非肾血管性),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④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可选择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尤其伴收缩功能不全者)。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

⑤对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可选用α1受体阻滞剂,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

⑥伴妊娠者,不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Ⅱ体阻滞剂,可选用甲基多巴。

⑦对合并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痛风患者不宜用利尿剂;合并心脏起搏传导障碍者不直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⑧对于轻、中高血压患者直从小剂量或一般剂量开始,2~3周后如血压未能满意控制或有副反应时可增加剂量或换用其他类药,必要时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有: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与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与ACE抑制剂,α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可减少每种用药剂量,减少副作用而降压作用增强。

⑨要求在白昼及夜间稳定降压,可用动态血压方法监测。

⑩尽可能用每日1片的长效制剂,便于长期治疗且可减少血压波动。

高血压急症时必需迅速使血压下降,迅速降压的目的是尽快使血压降至足以阻止脑、肾、心等靶器官的进行性损害,但又不导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的水平;以静脉给药最为适宜,以便随时改变药物所要使用的剂量。常用静脉给药有硝普钠、硝酸甘油、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等;但是在非医疗场所发生高血压急症时该怎么办呢?一方面,应首先服1片镇静药如安定、舒乐安定或硝基安定以保持镇静,然后舌下含服心痛定、尼群地平、硝酸甘油或开博通等,并将患者搬至通风安静处,卧床休息,有条件者给予吸氧。另一方面,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高血压网站和高血压网站的社会可行性分析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