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1983年9月26日(1983年9月26日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七月网1470

一、1983年9月26号晚上发生了什么

1、1983年9月26日晚上发生的事情是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判断正确警报,阻止核导弹发射这一件关乎全世界命运的事情。

1983年9月26日(1983年9月26日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天晚上作为国土防空中校的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负责执勤,他认认真真的侦测关注着潜在的来自美国的核武器攻击,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与对方同样的回击,也就在这天晚上,他发现苏联导弹预警系统OKA发出警报,这预示着美国洲际核导弹的来袭,彼得罗夫经过缜密高效的分析,判定这是新预警系统出错了,这是一个假情报,因此对于这个警报,彼得罗夫做出了不予处理的决定。

3、也是这一决定成功阻止了美苏之间的核战争,事实上这次的报警确实是新预警系统出错,彼得罗夫是正确的判断了这项情报。

4、这场核战争如果爆发必定将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那就是全世界的战争了,所以说彼得罗夫拯救了全世界。

二、1983年9月26日彼得罗夫事件(鲜为人知的1983年导弹危机)

1、战争对人类的危害都是毁灭性的,而一场核战争的爆发,更是意味着世界末日。核弹的威力有多大?我们可以回顾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两座工业城市在遭到原子弹轰炸后直接毁掉。如果世界上再发生一次全面核战争,那么整个世界将变成一片废墟。

2、至今为止,不少人提到核战争,首先想到的就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一共持续了13天,最终因一方的犹豫和一方的退让而结束。另一次导弹危机,悄悄发生在1983年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宁静夜晚,不过鲜少有人知道。我们可以先来回顾一下1962年的这次,看看人类是如何从鬼门关逃过一劫的。

3、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一共持续了13天,1962年10月16日至10月28日,尤其是10月27日这天,把这份危险推至顶点,即使这段历史已被尘封,但如今回想起来,不免让人心有余悸。

4、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差点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13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5、 1962年10月15日,美国通过“U2侦察机”,掌握了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确凿证据,导弹危机正式爆发!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0月22日晚向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并宣布了2件事:一、封锁古巴;二、要求苏联迅速撤除导弹基地。

6、苏联第二天做出回应,宣称拒绝美国威胁,并继续援助古巴。对于赫鲁晓夫而言,失去古巴对马列主义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致命打击,不仅将大大降低苏联在全世界的地位,尤其是在拉美地区的,而且为了苏联的全球战略目标,古巴的安全也必须得到可靠的保障。

7、 10月24日,古巴导弹危机第8天,美国出动8艘航母、90艘军舰、68个空军中队,将整个古巴团团围住,同时,美国的导弹部位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听候上级指令。也就是说,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8、 26日,赫鲁晓夫不得已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信中表示美国只要不入侵古巴,并且撤除对古巴的封锁,情况就会立马好转。对于这一信息,肯尼迪并没有回复赫鲁晓夫。第二天,苏联方面又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表示苏联可以撤出对古巴的武器装置,但作为交换条件,美国也必须从土耳其撤出同样的武器装置。

9、对于这个交换条件,肯尼迪表示拒绝。肯尼迪一拒绝,事情就进入了进退两难的状态。双方僵持不下,如果战争爆发,几十亿人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整个人类也将被置于灾难之中。爱因斯坦曾说过,一旦核战争爆发,人类将退回到石器时代。

10、还好当美国军方对发动战争,将会对美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讨论从空中入侵古巴的时间表之后,肯尼迪犹豫了!这一次,他终于给赫鲁晓夫回了一封信,在信中,肯尼迪要求苏联先停止在古巴导弹基地上的施工。

11、对于肯尼迪的回信,赫鲁晓夫迅速做出回应,立即停止在古巴基地的施工,10月28日,赫鲁晓夫回信,称:“苏联已停止在古巴基地的施工,并将下达新命令拆除进攻性武器运回苏联。”全世界人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至此,古巴导弹危机终于解除。

12、这场持续13天的导弹危机并非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一次,1983年发生在苏联的核战则是既惊心动魄又充满了戏剧性的意味在里面。众所周知,二战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拉开了冷战的帷幕,在几十年的霸权争夺中,战争的弦一直紧绷。

13、由于这两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掌握着足以让世界毁灭十几次的恐怖的核弹头,他们动用核武器就意味着整个人类的毁灭性灾难。当年,掌握核武器的国家,都有一个核捆绑战略,就是说一旦自己遭到核攻击,就会向所有核国家发动攻击,并且触动对方的核报复。

14、这样一来,整个地球都很难幸免于难。加上核战争之后,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极具摧毁力的。

15、 1983年9月26日,44岁的国土防空军中校彼得罗夫正在莫斯科郊外,前苏联核导弹检测基地执勤。监控室忽然爆发一阵紧张的骚动,警报响起急促的声音,预警设备显示,一大批导弹正高速向苏联袭来,这意味着没多久,前苏联就将沦为地狱一般的惨烈境地。

16、收到警报后,彼得罗夫和他的同事们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按照当时苏联军方的程序,如果监测的警报属实,彼得洛夫需要立刻向上级汇报,接着苏联将发射核弹回击美国。美苏冷战期间,双方都有进行核战争的准备,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17、留个彼得罗夫做出判断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半小时内他需要确定警报是否属实?以及是否应该立即向上级汇报?越紧张的时刻越需要冷静和智慧,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大家再一次对系统进行排查,排查结果证实攻击属实。但让彼得罗夫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地面雷达一直没有反应过来呢?

18、此外,事实上警报指示只有五枚导弹升空似乎很奇怪,因为所有情报表明任何来自美国的打击将会是全力的,也就是说美国攻击的话会下核武器雨,所以只有五枚导弹飞来似乎很奇怪。

19、根据以上线索判断,这个警报有一半的概率是真的,也有一半的原因是因为系统故障导致。可如果是假消息,一旦上报给上级,那么苏联军方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采取全面进攻的方式,对美国进行核打击。但万一警报是真的呢?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苏联军方可能连回击的可能性都没了。

20、彼得罗夫陷入了沉思,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仿佛凝结在那,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也都僵在那。旁边的同事提醒他,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系统,系统是不会撒谎的。到了最决断的最后一刻了,彼得罗夫拿起话筒,用无比坚定有力的语气,对着话筒沉稳地说出:“据我判断,此次情报为错误情报,不必向上级报告,各部门继续检测,有任何情况及时向我汇报!”

21、虽然检测系统功能强大,虽然同事的善意提醒,但是彼得罗夫在最后一刻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直觉,他做出不予理会的命令,同样承受着天大的风险和责任的。军队中倘若因误判导致重大损失,势必会军法从事。

22、时间在缓慢流逝,倒计时终于结束,核导弹并没有发射,待在监控室里的所有人都在欢呼!事实证明彼得罗夫的判断是准确的,美国没有袭击苏联。而当天晚上苏联卫星所接收到的讯号,只是因为云层中反射的阳光所导致。事后,所有人也都唏嘘不已,如此惊心动魄,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一刻,竟然在莫斯科郊外的隐蔽处悄悄发生。

23、彼得罗夫在千钧一发之际所做出的决断,成功地阻止了美苏之间的核战争。如果彼得罗夫偏信系统的判断,并且上报给了上级,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可以说,彼得罗夫和他的同事们为全人类的安全而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24、彼得罗夫退休后,回忆这段曾经把人类与毁灭无限接近的这段往事,提到:我觉得我们的系统出现了那样的失误,这个失误是整个苏联的耻辱,人类因为我们的失误而那么接近毁灭。

25、 2017年5月19日,彼得罗夫在家中与世长辞,他的事迹被披露后,整个世界都出了一身冷汗,同时也感叹这位普通的小人物,在一个关键节点拯救了全世界。

三、1983年9月26日发生了什么

1983年9月26日,国产12.5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成套设备,被上海市经委评为1983年度优质产品。上海生产的12.5万千瓦机组,是我国电网中第一台大型中间再热火力发电机组。

1959年9月26日,对于新中国的石油工业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60年前的这一天,松辽盆地沉睡千万年的“黑色黄金”惊天一喷,大庆油田从此诞生。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石油较早的国家之一。然而,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上远远落伍。直到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才让共和国的石油工业挺起了脊梁,让新中国一举甩掉了“贫油”的帽子。

60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了近24亿吨原油,创造了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奇迹。大庆贡献的原油,与新中国的工业发展血脉相连;大庆第一代石油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精神,更是激励后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财富。

OK,关于1983年9月26日和1983年9月26日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