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故事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2、我的大舅是个千万富翁。当然,在这个年代,亿万富翁都多如牛毛,千万富翁也并不起眼。虽然他不是我们家族最有钱的一个,我们家族亿万富翁也有,可是,他是我妈六个兄弟姐妹中混得最好的一个。
3、说起来,他其实算是个农民,确切说,是养殖主。很多成功的人都具备这样的特质:强势,雷厉风飞,胆大,执行力强,敢想敢做,不畏辛苦。大舅就是具备了这些特点。从小到大,老妈在讲起年轻时的往事,话里行间,透漏出来的大舅的形象就是:很威猛,凶恶,胆大,没人敢欺负他,经常教训兄弟姐妹。所以,我的妈妈、几个姨、小舅都很怕大舅。由于他常年在外,早年间,我们家庭也很少和他家里往来。
4、早年的大舅在深圳坪山买了块地搞养鸡场,后来碰上征地,开发商赔了不少钱给他;然后他又在另一个地方搞养鸡场,幸运如他,又碰上征地,然后又赔了不少钱。这就是财富的原始积累。后来,他拿着这些钱继续在深圳搞养鸡场,然后在当地买了块地建起了一栋几层的楼房,专门来出租,这套房价值现在估计已经升了好几十倍了吧,那是将近十来年的事情了。房子建好不久后大舅请客吃乔迁饭,我和妈妈、弟弟以及几位阿姨过去大舅的养鸡场住了两天。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也就是我的表弟,被他训练得吃苦耐劳,性格坚韧,大表弟性格外向,除了没大舅强势外,其余像足了他父亲;小表弟则性格腼腆一些。常年待在山里的养鸡场,两个表弟被晒得乌黑。之所以记住这一点,是因为,虽然两位表弟初中毕业就没读书,我是本科毕业生,但不得不承认,我真没他们那么能吃苦。
5、吃苦又勤劳且敢想敢做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6、再后来,大舅和两位儿子回了老家,也没闲着,开始养牛卖牛,做了段时间,因为某些原因,就放弃了这行当,又开始承包了一块很大的地搞火龙果种植场。具体没多聊,但是知道以大舅的性格和关系网,不怕没销路。大表弟前几年结了婚生了孩子,一家人常住火龙果场。前两年听人说起养鸽子赚钱,他开始在火龙果基地搞养鸽场。我问,你因何而开始养鸽子?你懂得怎么养吗?大表弟扯着嗓门说,哪里懂呀,还不是看到别人养鸽子,仔细一琢磨,觉得能挣钱,于是就开始了。一开始你不知道,每天都有鸽子死去,一袋袋地拣,也不知道什么问题,想找懂的人请教,可人家不理我呀,只能自己开车去其他城市学习如何养殖,现在就会了。现在也没赚多少钱,一年也就二十来万吧……听了自惭形秽,我一大学生混得都不如一农民好,当然,他吃的苦,不是谁都能承受。
7、大表弟说起他以前养鸡时,碰上鸡瘟,亏了一百来万,硬着头扛下来,后来又用一年时间赚回来;还说起以前没结婚时,有阵子穷得很想要钱,又认识一些人,有点门路,兜里有几万块,想跟几个哥们一起买艘快艇搞走私,结果大舅知道了,把他关在家里好几天。我说,这样的门路你居然都有!大表弟说,不论牛鬼蛇神,我都会去搭洽,所以认识的人也不少。
8、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为他的胆量和执行力,敢想敢做,同时又吃得了苦,虽然读书不多,却深谙社会关系之道。与他聊天特别有意思,会带来一些启发。
9、离开大舅的火龙果场时,我看了看停在门外他的七十多万的宝马汽车,心绪复杂。新的一年,努力赚钱吧。
10、过年回家时和老妈闲聊,说着说着,她突然满脸凝重地说,你礼姑姑她家里……我狐疑地看着老妈,心想不会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吧?礼姑姑是我妈的朋友,在县城里的一所小学任教,老公是县政府的公务人员,好像是在纪委办任主任一职以及还身兼另外一个职位,儿子在广东名校中山大学读书。你瞧,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父亲是公职人员,儿子是名校大学生,这是一个多么体面多么幸福的家庭!前两年,妈妈每次提及他们一家都特别感慨,觉得礼姑姑幸福至极。每次礼姑姑来看望老妈时,幸福溢于言表,说家里有人在政府当官真的好办事啊!
11、那个时候礼姑姑还想撮合一位公务人员给我认识,那位公务人员是她以前的学生,也在县里的单位上班。我记得那个时候她发信息让我发我自己的相片给她,然后她再发给她的那位学生过目。我心里本来就对这类亲戚介绍对象反感,何况对方是在老家县城上班,我很明确我会一直留在广州,根本不会为了一位介绍的对象舍弃广州的生活回老家生活。而且,那位男士,包括礼姑姑大概都认为公务人员高人一等,所以要求我先发照片(还强调要现拍,不能美颜)过去给他过目,而不是男士先发过来。我心里非常反感,不肯发照,最后不了了之。
12、而现在,礼姑姑当前美满的家庭却因意外被打破了。事情是这样的,几个月前,礼姑姑的儿子胃出血,所以,她特意跑去广州在中大附近租了房照顾她儿子的生活起居。然而,2018年11月份的时候,一天晚上,她的老公和一些人参加了饭局,饭局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清楚,只知道喝了酒后回家。后来她老公的妈妈去儿子房间看时,发现他已经去世了。
13、世事多么凑巧!如果礼姑姑的儿子不是刚好胃病,她就不需要离家去广州照看儿子,那么,丈夫那边就可以兼顾得到,有什么意外也可以第一时间处理,这样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可是,像拍电视剧一般,就是那么凑巧!
14、这件事情对这个家庭的打击无疑是很大的。据说,这件事情并不简单,可碍于背后强大的势力,礼姑姑母子两个也没法调查。这件事情老妈也是听礼姑姑的姐姐说起的。未免礼姑姑伤心,老妈也暂时不敢去过问,等事情淡下来后再说。
15、我听后感觉无限感慨,老妈盛赞礼姑姑一家幸福美满的话语及一脸艳羡的表情还历历在目,结果原本如此体面的一家却遭逢此祸。真是应了好景不长的老话。当然,前期的积累,礼姑姑一家接下来的生活尽管风光不再,但至少吃穿也不愁。只是,权势、财富,都比不得生活平淡的一家人齐齐整整无灾无难;夫妻双方相扶到老平凡地老去或许会比一个人优雅但孤单地走到人生尽头踏实很多。
16、人生在世,福祸相依,当且行且珍惜。
二、行行出状元 好心无好报 敢怒不敢言 猜三个数字
1、行行出状元:意思是每种职业都可杰出人才,用以勉励人精通业务,巩固专业思想。
2、【出处】明·冯惟敏《玉抱肚·赠赵今燕》曲:“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3、【用法】主谓式;作状语;含褒义,常与三百六十行连用。
4、【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俗语说的'行行出状元',又说'好汉不怕出身低',那一行没有好人哪。
5、行行出状元,是国内领先的区域化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平台。是福建省唯一专注为本地中小微型企业提供精准营销解决方案的电子商务平台。
6、行行出状元是众事达(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目标,本着让福建企业“打响本地品牌,找遍身边客户,做透身边生意”的区域化垂直运营理念,以助力各行各业的企业或商家在网络经济时代成为行业状元。
7、行行出状元,通过帮助用户创建商务平台、撮合人脉关系、匹配本地化商机的同时,整合全程全网营销及一键推广模式,一者为卖方带来最准确的目标消费群体、最直接的产品与服务展示、最有效的市场营销效果,最精准的本地化推广服务。
8、二者为买方提供最优质的本地化商业信息、最具信服力的口碑产品、最亲近可靠的服务供应商。从而最大化拉近卖买双方的沟通距离,降低卖方营销和物流成本,提高买方采购效率,双方互动共赢。
9、行行出状元,为推动中小微型企业的电子商务进程而努力,致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区域化精准营销电子商务平台。
三、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指哪些行当
三十六行,是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三十六行是中国唐代社会主要行业的统称,反映当时社会行业的分工。三十六行延伸出中国民间常用的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的行业分类之说。三十六行的论述,见于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录》。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可见三十六行只是虚指数,实非具体数字。中国古代流传至今三十六行及他们的“精神领袖”: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哪行都有,但这三百六十行,却是个有说道的话题。其实这三百六十行是三十六行总说。清朝的徐珂,在《东方杂志》杂纂部任上,在《清稗类钞·农商类》记载:“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可见“三百六十行”是由三十六行而来。我想,在古代各行各业的工种类也不会止于三百六十行。如果真的说三十六行,说着不绕嘴,听着也不大气。根据《辞海》记载:《清稗类钞》“全书48册。分时令、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92类,约一万三千五百余条。录自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而成。范围广泛,检查便利,但选录颇为芜杂。”关于这三十六行。宋代的《清波杂志》有述。
这三十六行是:1、肉肆行、2、宫粉行、3、成衣行、4、玉石行、5、球宝行、6、丝绸行、7、麻行、8、首饰行、9、纸行、10、海味行、11、鲜鱼行、12、文房用具行、13、茶行、14、竹木行、15、酒米行、16、铁器行、17、顾绣行、18、针线行、19、汤店行、20、药肆行、21、扎作行、22、仵作行、23、巫行、24、驿传行、25、陶土行、26、棺木行、27、皮革行、28、故旧行、29、酱料行、30、柴行、31、网罟行、32、花纱行、33、杂耍行、34、彩兴行、35、鼓乐行、36、花果行。
关于本次行行出状元网和行行出状元!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