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2、(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指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
3、(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4、(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操等。
5、(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它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节、言行示范的自觉性等。
6、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四大部分。
7、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具体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8、二、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怎么教的问题。
9、三、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10、四、职业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教师对内、外环境及人际关系有着良好适应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师的人格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著推动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11、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积极的创新品质。
12、包括品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
1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人们都把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第一杆标尺。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说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新时期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头等重要的大事。现就我个人对师德修养的理解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师德的重要性德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甚至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教师只有率先垂范,注重师德修养才能以德育德,铸造学生健康人格,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贯彻以德育人的思想首先要尊重学生,用爱的力量来教育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薰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确切的说教师要爱孩子。若教师连起码的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严格地讲就不配做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学生都有其闪光之处,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热情,有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就要求教师以极大的热忱和父母般的胸怀关心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感浇灌学生的心田。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最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要多发现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美,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满腔热情。其次教师要重视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培育高尚的职业人格。所谓人格力量,是指教师个人的政治品格治学态度,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功能。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社会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不仅要讲给学生听,而且更要做给学生看。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育人教材。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师的才学为基础的,没有才学的德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才学修养,全方位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此,教师应该深刻认识自身职业的重要性,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用精湛的学识赢得学生。三、在业务上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走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教材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把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让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讲的过多,学生即使听的津津有味也不会全记住。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经历求知的探究和能力锻炼的过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具有良好、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直接从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薰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在当今社会,作为人民教师更需要树立崇高的精神目标,拥有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确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为整个社会的精神道德起到了引导和表率的作用,同时能够真正的薰陶、影响成长中的青少年,使他们在这个转型期的复杂社会中能够保持纯洁的精神圣地,成长为真正具有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1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人们都把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第一杆标尺。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说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新时期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头等重要的大事。现就我个人对师德修养的理解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师德的重要性德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甚至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教师只有率先垂范,注重师德修养才能以德育德,铸造学生健康人格,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贯彻以德育人的思想首先要尊重学生,用爱的力量来教育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薰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确切的说教师要爱孩子。若教师连起码的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严格地讲就不配做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学生都有其闪光之处,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热情,有自己的人格。
15、一、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
16、 1,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7、 2,应在理论学习中去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
18、 3,应当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
19、(二)道德修养应注意内省和慎独;
20、二、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21、三、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22、四、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23、 1.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4、 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25、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26、 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27、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28、 6.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络,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援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29、 7.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30、 8.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31、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是教师公正。所谓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32、教师公正作为对教师职业的一项重要道德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3、 1.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教师公正合理地对待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使每个学生认识个人的学习潜力,依靠个人的努力,争取得到好的评价与成绩。
35、 2.有利于学生形成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质
36、教师对待学生公正、平等、正直无私,能给学生道德心灵以极其有益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公正、平等,激励他们追求真善美,产生积极向上、乐观的情绪,培养出优秀的品质。
37、教师的威信在教师教书育人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威信来自于教师令人佩服的言行。其中,能否做到公正,是树立教师威信的一个重要方面。
38、 4.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39、教师公正合理地处理同领导、同事和学生的关系,公正合理地评价领导、同事和学生,就会形成团结向上、勤奋进取的团体气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4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包括哪些
历史要求我们,时代要求我们,社会更要求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广大的学生,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核心环节,也是最基本的环节之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所谓爱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真心去爱,这也是目前广大教师亟须做到的。
1.慈母般的爱。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习惯。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母亲一样的胸怀,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要用平等、宽容、和蔼、欣赏的眼光与看待,戒急戒躁。
东方时空栏目曾经播出过这样一个案例:学生李XX自幼父母离异,没有人管他,他就像一个浪子一样,在班级里不学习,爱打架,还三天两头不上课。学生觉得他无药可救了,不少老师对他的教育也丧失了信心。可是新换的班主任王老师却不这么认为,她把李XX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对待:李XX没有衣服穿,就自己掏钱给李XX买来新的;李XX中午饿肚子,王老师就把自己的午饭给孩子吃;李XX没有钱交学费,王老师就替他交上……孩子最终感动了,亲切地叫了王老师一声“妈妈”,从此开始认真学习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无法预知李XX的将来,但是他已经开始改变了原来不正常的生活,变得富有朝气,开始积极努力向上。王老师之所以成功地转变了李XX,是因为王老师给了李XX以母亲的关怀。
2.严父般的爱。一个家庭既有母爱,又有父爱,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孩子才有完整的性格。教育学生也不例外,光有慈母般的爱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有严父般的爱。父爱严厉,它能够使人坚强,使人勇敢。
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女同学叫王XX,父母离异与母亲一起生活。她刚到班级时,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做事总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做,非常的胆小,参加什么活动也不积极。每当这些时候,我总会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并且说“老师相信你”;有时她退缩时,我就用坚强的语气说“你再试试”;当她想彻底放弃时,我会严厉地说“再来一次”。就这样,慢慢的我发现了,这个孩子愿意参加活动了,人也活泼了,在校运动会上还取得了好几个第一名,做什么事都有自信了。
我们有的老师为什么没有能教育好像李XX、王XX一样的孩子呢?究其原因我们是没有给予他们真正的“爱”。我们有些老师也给孩子交学费,但是却让孩子感受到了施舍的味道;我们关心孩子,却要求孩子一下子转变过来,再也不犯错误;我们常常等不及孩子改过的机会,而又加重了孩子的压力;我们要求孩子坚强,却又常常损伤了孩子的自信心……这些就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我们教育孩子,就要和蔼宽容,爱是不可以施舍的;我们教育孩子,要给孩子以时间,万不可着急;我们教育孩子,就要对孩子“严厉”,不能放纵孩子,――我觉得这就是母爱、父爱。只要我们对孩子施以母爱,哺以温情,孩子的思想是会慢慢改变的。试想有哪个孩子不爱母亲呢?只要我们对孩子施以父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孩子是可以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的。试想有哪个孩子不爱父亲呢?
这两种爱是相辅相成的,切不可割裂开来。只要我们真正地本着这两种爱心出发,辅以时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露出灿烂的笑脸,我们的老师也可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们的思想境界一定会得以提升。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这是教师的特殊性,同时,教师又是社会成员之一,这就决定了师德修养要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教师不光要爱学生,还要爱他人。
我们学校有一位老教师,与同事关系融洽,在家孝敬老人,村里四邻都说她是个好人,在社会上口碑极好。我发现学生们都愿意与她交往;而那些与人交恶的老师,学生也不怎么愿意和这些老师交往。当我问起“你们为什么愿意和她交往呀?”学生回答“她是个好人”。
多么直白的话语,我想一个教师不仅学生要感受到他人格的魅丽,更重要的是他能为人师表。爱他人,就是要求教师对社会上的人要有一种爱心,要诚以待人,与人为善,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人格力量,也就能够起到表率,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灵魂去感染别人,去影响别人,是师德修养的目标之一。
爱事业是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爱一行,干一行”,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为之去奋斗。教育事业是比较清贫的事业,同时教育事业又是比较特殊的事业,因为它不是去制造商品,而是去培养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培养不出好学生的。一个不爱事业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好教师。
首先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树立为教育事业终身服务的理念。多看一些名人传记,不放松自己世界观的改造,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去看待教育事业,坚定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其次我们要用新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业务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师德修养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对社会的责任重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爱社会是师德修养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教师只有关心社会、关爱社会,积极地倡导社会的主流方向,才能培养出关心社会、爱护社会的“好学生”,才能使我们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融入到社会的发展方向上去。
爱社会,要求我们教师要敢于和社会的阴暗面作斗争,不去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信奉与教师身份不相符的歪理邪说,不搞迷信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升华,才能使我们教师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爱国家是每个国人道德准则中的最高标准,教师作为国家的公民必须爱国家。所以,爱国家也是师德修养中的最高准则。“国家兴亡,匹夫有则”,教师的职业就是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有用人才,教师只有爱国家才能为祖国培养有用的人才,才能使祖国下一代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使国家的事业欣欣向荣。
爱国家,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不违背国家的法律;爱国家,要求我们教师要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爱国家,要求我们教师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爱国家,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维护祖国的尊严;爱国家,要求我们教师必需全心全意地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热爱国家,是师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
(3)知识素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能力素养。一定的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5)身心素养。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兼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做保证。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好了,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