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地球灭绝过几次(地球经历过几次物种大灭绝)

七月网2950

其实地球灭绝过几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地球经历过几次物种大灭绝,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地球灭绝过几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地球灭绝过几次(地球经历过几次物种大灭绝)

地球经历过几次大灭绝

地球经历过五次次物种大灭绝。

1、第一次时间:发生于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又称奥陶纪大灭绝。

奥陶纪(OrdovicianPeriod,Ordovician),地质年代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纪,开始于公元前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发生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

在大约4.4亿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如此。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水,海平面降低,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85%的物种灭绝。

2、第二次时间:3.6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又称泥盆纪大灭绝。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两栖类、爬行类的祖先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出现。

对古气候的研究显示泥盆纪时期是温暖的。化石记录说明当时远至北极地区都处于温带气候。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3、第三次时间: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二叠纪大灭绝。

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

4、第四次时间: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三叠纪大灭绝。

始于公元前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

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5、第五次时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事件:三叠纪晚期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整体灭绝。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白垩纪大灭绝或恐龙大灭绝。

扩展资料:

第六次物种灭绝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类只注意到具体生物源的实用价值,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

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的蚕食。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

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灭绝一个种。

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地球经历过几次物种大灭绝

地球经历过五次次物种大灭绝。

1、第一次时间:发生于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又称奥陶纪大灭绝。

奥陶纪(OrdovicianPeriod,Ordovician),地质年代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纪,开始于公元前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发生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

在大约4.4亿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如此。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水,海平面降低,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85%的物种灭绝。

2、第二次时间:3.6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又称泥盆纪大灭绝。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两栖类、爬行类的祖先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出现。

对古气候的研究显示泥盆纪时期是温暖的。化石记录说明当时远至北极地区都处于温带气候。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3、第三次时间: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二叠纪大灭绝。

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

4、第四次时间: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三叠纪大灭绝。

始于公元前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

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5、第五次时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事件:三叠纪晚期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整体灭绝。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白垩纪大灭绝或恐龙大灭绝。

扩展资料:

第六次物种灭绝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人类只注意到具体生物源的实用价值,对其肆意地加以开发,而忽视了生物多样性间接和潜在的价值。

使地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的蚕食。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

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

估计从1990—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在过去的4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58种,大约每7年灭绝一个种。

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7—70倍;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大灭绝

地球在历史上究竟经历过几次灭绝

对于地球的历史,人类一直在不断的探索,通过对一些化石的研究,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地球生命不断演化的过程当中,经历了5次灭绝事件,而对于这5次生物大灭绝的发生,也跟地球的环境突然变化有着一丝联系。

很多科学家现在普遍认为,第1次的生物大灭绝是发生在距我们4.4亿年的奥陶纪末期,而这一次大灭绝导致80%以上的物种消失在地球上。

第2次发生的灭绝事件,距今有3.65亿年,而这一次的大灭绝,最为严重的就是海洋生物,而在这一时期,由海洋生物像陆地生物不断的进化,也是最为多的最为显著的,而这一次也被科学家定义为是生物物种当中进化最为重要的一次。

而第3次的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95%以上的生物都灭绝,这一时期整个地球的地质发生了规模最大,影响也是最深远的一次变化。这一次灭绝使得,早期的一些三叶虫,甚至是一些珊瑚等几乎全部灭绝,而这些动植物在当时是非常的繁盛的。

第4次的时候大灭绝是在三叠纪晚期,这一次使得陆地上的一些爬行动物遭到了灭顶之灾,在三叠纪时期爬行动物繁衍得特别快。

而最后一次大灭绝是发生在距今有6300万年,还对于这一次生物大灭绝,科学家大都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导致的,而在这一时期,恐龙也是在当时特别多的一个物种,在现代对于恐龙的灭绝也是有很多种说法,在近几年的一些科学界,对于恐龙的灭绝也展开了很多的激烈讨论。而作为被很多科学家所认可的,就是地外事件,他们认为地球上的一些元素含量在当时异常的高,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在有一颗巨大的流星碰撞了地球,才导致的这种结果。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