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顶碗少年主要内容,顶碗少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七月网4790

‘顶碗少年’主要内容

《顶碗少年》这篇文章是赵丽宏写的,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顶碗少年主要内容,顶碗少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那少年第一次失败了,却歉意的笑了笑,向观众鞠了一躬,作者感到少年十分不畏困难.但令我吃惊的是那位少年在又一次失败后,还能坦然地面对事实,经过一次次的表演,终于成功了!

我们知道,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失误往往会手忙脚乱,但这位少年却神情镇定,他努力拼搏,不畏失败,真是可敬!在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觉得有些好笑,想:这位少年运气真不好,失败了两次,可后来再读得时候,我就觉得少年的行为可敬极了.因为一个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是命运的主人.你若不敢拼搏,那一道道关卡虽然让你躲过了,但是他却依然在那儿,你仍没有通过这道考验.

人要会拼搏!今天老师让我写这篇征文的时候,我打算逃避.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并不是特别好,就算写了,得奖或被发表的可能也不大.但自从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使我领悟了人要会拼搏的道理,我便写下了这篇文章.虽然被发表的可能性很小,但你敢去写,去拼一下,那就是好样的.

《顶碗少年》的主要内容

此文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做高难顶碗动作失败后不气馁,历经三次表演后成功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坚持不懈精神的敬佩,告诫了人们在艰难困难要敢于坚持拼搏,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全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有机结合,叙事有详有略,安排得当,波澜起伏,并且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主题鲜明。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顶碗少年》被选为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课文。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顶碗作为中国传统杂技,开始了飞跃发展,创造出各种高难动作。作者在上海看杂技表演时,见到了一个小男孩做高难顶碗动作失败后不气馁,历经三次表演后成功的这样一件事,

后时常想起,二十多年后,已到中年的赵丽宏有了许多的人生经历,更是深有感慨,因此写了这篇文章。

2、作者简介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等,散文集《生命草》《赵丽宏散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顶碗少年

顶碗少年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

文中讲的是在马戏团里的顶碗少年在失败两次后仍顶着巨大的压力,敢于直面挫折,并且沉着冷静地再次迎接挑战,重新表演后成功的事情。

中心思想:

通过一个小男孩顶碗失败后不气馁,终于表演成功的故事,说明了我们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挫折都不要退却,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顶碗少年》是当代作家赵丽宏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做高难顶碗动作失败后不气馁,历经三次表演后成功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坚持不懈精神的敬佩,告诫了人们在艰难困难要敢于坚持拼搏,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全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有机结合,叙事有详有略,安排得当,波澜起伏,并且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主题鲜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顶碗作为中国传统杂技,开始了飞跃发展,创造出各种高难动作。作者在上海看杂技表演时,见到了一个小男孩做高难顶碗动作失败后不气馁,历经三次表演后成功的这样一件事,后时常想起,二十多年后,已到中年的赵丽宏有了许多的人生经历,更是深有感慨,因此写了这篇文章。

作品影响

《顶碗少年》被选为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课文。

《顶碗少年》被选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课课文。

作者简介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兼职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2014年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荣誉院士荣衔。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开始发表作品。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诗151首》等,散文集《生命草》《诗魂》《爱在人间》《岛人笔记》《人生韵味》《赵丽宏散文》等,报告文学集《心画》《牛顿传》等及《赵丽宏自选集》(四卷),共60余部。

另有文学评论、电影文学剧本多种。《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作品另获上海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其中《学步》列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山雨》被列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望月》被列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