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婴儿手足口病怎么治疗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婴儿手足口病怎么治疗的知识,包括幼儿手足口病怎么治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小儿得手足口病,要怎么治疗和注意
手足口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等)和药物治疗(退热药物、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等)。
手足口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儿童的口腔、手、脚部位出现很多的疱疹,部分儿童进入神经系统受累期和心肺功能衰竭期后会表现精神差、头痛、呕吐等神经受累症状,或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口唇部位颜色发紫发黑)等症状。
1.一般治疗,在感染了手足口病后,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患儿使用过的衣物要充分消毒,家里要经常通风。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和生水,饮食上建议吃容易消化没有刺激的食物。
2.药物治疗,手足口病的病因是柯萨奇病毒的感染,但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对于出现高热,如体温高于38.5℃的,可服用退烧药物;出现惊厥的病例需及时止惊,常用药物有咪达唑仑,地西泮,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
部分重症病例可出现脑水肿,心肺水肿,休克,颅压高等症状,需要住院治疗,给予相应的脱水药物、降颅压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出现脑脊髓炎和持续高热的,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
以上药物均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预防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患手足口病的患儿需及时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诊治。
幼儿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足口病(丙类传染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今天我为大家推荐治疗幼儿手足口病的方法。
治疗幼儿手足口病的方法
1、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护理得当,宝宝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一般1周就可痊愈了,但需要隔离两周。
2、手、足、臀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
3、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0.5%的碘伏。
4、患病期间宝宝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别穿盖得太厚,用洗温水浴等方法物理降温。
5、如果宝宝出现高热,用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可合理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6、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剪短指甲,防止宝宝抓破皮疹。宝宝的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7、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
8、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
9、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10、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幼儿的手足口病如何防治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猜您感兴趣:
1.宝宝手足口病要怎么治疗
2.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3.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4.预防幼儿手足口病的方法
5.11个月宝宝手足口病怎么办
6.轻微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7.儿童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婴儿手足口病怎样治疗用什么方法
1、治疗原则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2、预防原则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各地要做好疫情报告,托幼单位应作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采集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
3、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预防手足口病的10种消毒方法
[1]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饮用水: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垃圾:用每升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
生活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生食水产品应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
卫生部日前发布公告,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提醒餐饮单位和消费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
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文章分享结束,婴儿手足口病怎么治疗和幼儿手足口病怎么治疗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