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必背古诗有哪些
《咏鹅》。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赏析: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
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幼儿大班古诗词必背
幼儿大班古诗词必背如下:
1、《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画鸡》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2、《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3、《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多少家长会让孩子每天坚持背古诗、早读、阅读、练字的
我家孩子一年级了。每天会坚持的是阅读和练字。
练字是从大班下学期开始的。刚开始比较困难,孩子很难静下心来。我记得当时给她准备了横、竖两个笔画。结果,十来分钟就只把横练好了,再让练习竖的时候就坐不住了。这让我明白了幼儿园的孩子还小,耐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得跟着孩子的节奏,一点一点慢慢来。在基本笔画练得还行以后,就开始教简单的字。也不多,一天一个。这样坚持一个月后,发现孩子的理解能力、控笔能力、耐力都有提高,就从每天一个字涨成三个字,之后再循序渐进。现在能在四十分钟内写一百多字而且不用涂改了。真是验证了“滴水穿石”。每天带着孩子练字,得出的经验是1.不要着急,不去和其他孩子比进度,一项练好了再进行下一项。2.要有方法。最好一天就练习一个知识点。比如今天的几个字都是独体字,主要练习找主笔。那就不要再加入左右结构的字了。因为写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的东西不太一样。每天练习单一知识点,更有助于强化孩子的记忆。3.要进行有效练习。就是得保证孩子练习时是认真的。只要发现不认真,就该及时纠正,必要时进行惩罚,不能放任不管。
我家孩子的自主阅读进行的比较晚,是从一年级才开始的。刚开始没把阅读太放在心上,觉得只要读得比较流畅就行,忽视了她是不是读懂了。直到寒假里有时间陪她一起阅读后,才发现其实她并不能在读完一遍后复述出故事的大概意思,而让她再度一遍就不乐意了。我这才发觉孩子每天阅读并不是因为喜欢故事,而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阅读打卡。我这才感觉一学期的“阅读”是无效的,因为孩子根本就没有阅读,只是机械地读她看到的字而已。我和孩子沟通后才明白,她在读书时并没有想着要理解,脑子里面没有根据文字而形成画面,所以她并不觉得故事很有趣。针对这一点,在最近孩子阅读的时候我就开始陪伴了。先把故事读给孩子听,我发现她在听故事时总是很认真的,而且看得出来她是边听边想了。我就很奇怪,同一个故事,为什么听我讲她就能听懂,边听边想象出故事里描述的情景,但自己读时就不能这样呢?她自己也不清楚。不过还好,通过几次陪读,她自己也感觉到其实书里的故事挺有趣的,所以现在不用我陪读了,自己读,边读边想,读不懂的地方就再读一遍。我还给她买了一个很可爱的笔记本,给她做读书笔记。小女孩就是这样,看到漂亮的本子,对做笔记也来了兴趣,不觉得累了。
讲了一大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不光要坚持,还要讲方法,讲效率,才能让坚持有意义。
下面是女儿练字和阅读的成果
我身边的真实案例:一中学英语老师,每天坚持教6岁儿子:英语早读半小时,语文早读半小时。当然早读时间有一个循序渐进增加的过程,最先是读10分钟,然后坚持了一周之后,加到20分钟,再坚持一周之后加到30分钟。
2019年暑假,每天坚持6点起床,让儿子坚持读半小时的英语,语文朗读半小时。
2019年10月我和他交流的时候,他差不多坚持了4个多月。
在朗读之前,每天让他听英语磁带,现实慢慢的,然后一边听一边跟读。
由于他教的是初中英语,他教他儿子朗读的也是七年级上册的英语,主要是教的单词和课文。
经过4个月左右的训练,他的儿子能够把七年级上册的所有单词和课文流利的背出来。
和他聊天之后,我都由衷的佩服他,单是一点坚持每天6点起床,这一点对多少家长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更何况是一个6岁的孩子。儿子一边读,他一边听和监督,然后一边给孩子做早饭。
他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带孩子一起早读英语和语文。
对语文他是这样做的,在孩子4岁多接近5岁的时候,他开始教孩子认字,每天认三个汉字,每天写一个汉字,每周背3~4首唐诗。到6岁多,上一年级之前:认识了1000多个字,写了800个字左右,背诵了将近300首唐诗。
他的孩子于2019年9月上的一年级,在班上担任班长,只有他一个人能够认识全班的名字,每次担任发本子的任务。
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1名。由于他采取让孩子复述课程的学习方法,即使学过的内容,孩子也不会不认真听课。
因为回家之后会让他复述当天所讲课程,此时孩子就是担任小老师的角色,把课程讲给家长听,可以让孩子把知识复习了一遍。
根据培养老大的经验:他的大女儿,在2017年高考取得617分的成绩,高出四川理科一本线106分。
他得出一个结论:孩子的教育,家长必须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培养:比如名著阅读,比如早读,比如带孩子一起晨跑,比如让孩子复述课程内容。
我不知道别人家是什么情况,我们家就是每天早晨背古诗词,三年级就能背两百多首古诗了。后来我买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喜欢古诗词的家长可以买这两套书,比如唐诗鉴赏辞典这套书共4册收录了一千四百多首唐诗,作者的介绍,写作的背景和释义都写的非常好),每天坚持背诵,现在又在背古文观止。当你背诵多了古文和古诗词,你在做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时候,简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阅读这方面,我想我们家孩子也超同龄人不少。现在初中,已经读了5倍等身高的书了,你能说出的名著基本上都读过了,现在在读老子、韩非子这样的古代典籍。哪怕在期末复习阶段,每天也是一个小时的阅读,节假日阅读的时间更多。
关于写字,倒不是每天练习。因为在小学阶段上了3年书法课,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已经很注重自己的书写了,就不用拿出时间练习了。我现在每天倒是坚持练习,一天一张A4纸。900字左右,小时候没有练好字是我很大的遗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家孩子自律、努力,所以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也祝你们学业有成。
很多时候,我们比别人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优秀,而是因为,别人中途放弃了。
让孩子坚持打卡,也是这个道理。
我家大宝5岁10个月,每天坚持古诗、英语、数学、阅读打卡。一天不落。
120首古诗,每天一首,当她完成第120首的时候,数据显示,她打败了100%的在线学习成员。当然,这是个统计,但足以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到最后的,很少。
让孩子坚持每天打开,有以下几个好处:
1、培养孩子的责任、坚守、和韧性,不轻易放弃;
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会主动要学,不学就觉得错过了什么;
3、让她看到自己可以做到多好,不断的自我肯定;
4、建立孩子的成就意识和对荣誉的追逐意识;
5、可以让家长在家里也有明确的时间计划和学习规划;
6、量变生质变,孩子的学习,长期坚持,就能看到她不一样了。比如我们家这个老大,已经经常说话出口就是成语、还能巧妙的引用诗句。
现每晚抽出时间陪孩子练字一小时(20:00~21:00),奖励是练完字后陪他一起玩吃鸡游戏半小时。他不想练字时目前也没强求(同岳父母住在一起),但一切陪玩、要花钱的事,也立即停止。
因为我发现,对于前期没有培养出超自律的孩子,你的“坚持让孩子”做学习相关的事,就是矛盾暴发点。
坚持要求,不如坚持陪同、坚持树立榜样。
为此,我还专门打造了三人并排学习的书桌和照明系统。
关于背古诗,我保留意见。主要是我觉得,古诗不是必备基础,是属于文化兴趣提高,虽然也有重要性,但明显不是日常生活必备性,期待教育局能正确评估其地位。
关于早读、阅读。我支持早锻炼、多阅读和讲故事。这些都是要时间的,都重要,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先保证时间坚持做最基础的事务。
当孩子3~10岁的幼小阶段,正是性格、意识、兴趣、习惯等开始萌芽和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家长务必要加强对孩子在此阶段的管教。
鸿福以为,在此关键阶段,只要是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每天都会坚持让孩子去做一些读书、写字之类的训练。
一、在孩子的幼小阶段,家长须重视孩子性格、兴奋、习惯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1、孩子的3~10岁阶段,是其性格、意识、兴趣、习惯等开始萌芽和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
2、在此阶段,家长必须做到关爱孩子、陪伴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作以正面的引导和培养。
3、家长严格管教孩子,更多的就是通过科学的听、说、读、写、动手等一系列的训练,既可强化脑力开发,又可培养学习能力,还可以养成自律好习惯。
4、如果家长错过了对孩子管教的黄金期,等孩子进入到青春期的逆反阶段,那么一切都晚了。
5、就如要娇正一棵树,在其纳苗时期枝条柔软比较容易,等到长大再去娇正,就很费时、费力而达不到效果,还有可能把树枝折断。
二、真实事例分享,启示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管教。事例1:
有个亲戚家的孩子,家长在从小陪伴他的过程中,就注重在性格磨炼、意识引导、兴趣培养、习惯养成等方面下了苦功,具体表现为每天听故事、玩游戏、背古诗、练写字、学播音等训练,在幼儿园、一二年级表现中上等,等到了三年级及以上,各学科就很优异了。前年小升初考试,还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市级重点中学。
事例2:
同学家有个女儿,小的时候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什么都是依着惯着,生怕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这孩子性格倔强,上初一年级后,就不想上学了,整天就想吃好的、用好的,稍不顺心就和父母发生激烈争吵,还扬言会有一天要离家出走。这下,她父母可吓坏了,只好风事都顺着她了,生怕有不堪的事情发生。
【结束语】家长作为孩子的人生“第一任老师”,和学校里的老师有着本质的“功能性”区别。抓住孩子关键的幼小阶段,一定重注意严格管教。不然,错过这个黄金期,那就彻底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我儿子现在四年级,从一年级开始每天背一首古诗,连续500天没间断,从三年级开始坚持每天晨读,至于课外书那是从小就天天看的,他不看电视不玩游戏,看书和做手工对他来说是最好的放松从小语言表达能力就比较强,看图写话经常嫌地方给的小写不下,有时自己编点小故事,写作文我从来没指导过,虽然算不上特别好,但至少语句通顺不会没话说。
孩子自己喜欢阅读,从一年级到现在二年级已经读了快六百本,喜欢做饭,古诗是老师让背的,所以每天在家早读我会监督他背诵,我给他留的是每天一篇阅读理解和50道口算题,每天练字,做家务,希望持之以恒后他能蜕变成更加优秀的自己!
我来说下疫情封闭期间我家宝哥坚持两个月的练字,晨读,背弟子规,千字文的情况吧!
1.我每天7点会让我家宝哥先起床背诵他们现学的课本一篇,大概在30分钟左右,背不会,熟读也是可以的,到睡前可以在巩固一下就会背了。
2.七点半左右会读英语口语,随着视屏一起朗读,简短的几句话。有时我会陪着他一起朗读。
3.我们一般都是8到9点吃了早饭,之后他们开始上网络直播课了,之前没有上课的时候,我是把要讲的新课开始先讲了,10点左右都是数学课,语文,英语。
4.下午一般都是做习题,上午讲的课下午做练习题,这样能及时巩固下,学习资料我们买的是黄冈小状元!
5.一般他困了就会午休,不困,就不睡,自己休息的时候就玩会玩具,特殊时期不能出门玩,没办法只能在家里娱乐。
6一般5-6点就会练习15-20分钟的字,不管写的好话,坚持就会有收货,
7.还会每天坚持写两句话的日记,这个习惯坚持了快一年了,这个是之前他们老师要求的,每天一句话也行,只要每天坚持。
8.睡前都会读首诗给他,然后听几遍就会背了,这也是坚持了有快一个月了,疫情期间,大人闲,有时间陪孩子。
以上就是我给孩子安排的要求内容,不知道疫情何时能结束,何时解封!
女儿三岁开始识字,读古诗坚持四年多了。目前8岁,二年级。
我家女儿很普通,不是鸡娃牛娃,只是希望她上学的时候,不要比别人差太多。
大约两三岁的时候,开始识字。
四岁左右,有时间就会教她读简单的古诗,辅助认识汉字,顺便也培养一些文化素养。五岁左右,买了本《小学生必背唐诗》,开始每天晚读(睡前读),手把手,逐字逐句,这时候差不多能认识一两百个汉字,所以教起来也不是特别费力。
同时还开始读《三字经》。
正好上大班了,园里开始教拼音,所以教女儿读诗越来越轻松,000基本上就是纠正一下拼音,比较拗口的句子领读一两次。
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三字经才基本读完,因为我经常让她复习,现在几乎能全文背诵。
读三字经带来的识字量和语感,真的是惊人的,而且也了解到很多人物、故事、朝代等,可谓受益匪浅。
不过,《三字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学经典,用于启蒙比较推荐,并不适合长期诵读。个人感觉比教条式的《弟子规》稍好一些。
唐诗的进展就比较缓慢。
《小学生必背唐诗》的量并不多,不到100首,却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毕竟五言七言不如《三字经》那么好读,而且唐诗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很多诗都只是读过背过而已,完全不知道诗㰤类型,背景,意象等。
上一年级后,睡前读物增加了一本《大学》和《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大学花了一年时间读完,目前几乎能全文背诵。
新概念英语一星期只学一两句,然后一直复习,这个没有太多要求,混混语感就好。
练字一直没太重视,现在有些后悔。
小时候幼儿园老师一直强调不要教孩子写字,于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
因为我自己喜欢写字,女儿看我写,有时候也跟着写几笔。
一直到一年级下学期,才开始重视她的练字问题。
从那以后,只要有时间,就会让她写一张。
每天睡前读经典,如果从《三字经》开始算起,也有三年多了,每天十分钟左右。
如今读的内容如下:
除了英语要教之外,其它的都可以自主操作,读到一定次数的时候,她会觉得差不多能背了,就自动前进,这一点,真是很不错!
毕竟已经读到二年级了,每天读完这些内容,也只花十多分钟,因为我要求的量非常小。我的目的很简单,习惯、坚持、素养,也不能让孩子厌烦。并不期望她能像陈更、武亦姝们优秀,能跟得上大多数同龄人的脚步就好。
古文、诗词、阅读、练字,这些方面都属于积累,只有坚持非常长的时间,才有可能产生效果。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