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七月网5180

读书笔记-《图解时间简史》

书籍情况: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作者:[英]斯蒂芬·霍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副标题:人人都可以读懂的霍金

译者:王宇琨/董志道

出版年:2013-8-1

简评:

这是一本打着霍金的《时间简史》的名义的一本跟《时间简史》没有太大关系的书。并没有“解”出时间简史的多少内容,而只是其中一些内容的简化版的选讲,对部分内容有配图,当然是比较好理解的部分,不好理解的部分,没有图,但对于文科狗来说,也够用了。

摘录部分内容强记结论。

书摘:

1.实验结论对于运动的光源和静止光源,每一位观测者测得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因此光速是恒定的。

2.运动使时间变慢。

3.“萨尔维蒂”大船道出了一条重要的真理:就船中发生的任何一种现象而言,人们无法判断船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即我们所说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萨尔维蒂”的大船就是一种惯性参考系。

4.四维:时间与空间的集合

5.何谓同时:同时也是相对的

6.理论上人可以长生不老。运动状态下的人多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与静止中的人的时间和空间之尺度是显著不同的,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就在于光速的恒定。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走得越慢,而人的寿命则可以延长。不过任何速度与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相比,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7.大爆炸宇宙是目前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图景理论。

8.远去的声音会变低:多普勒效应

9.越远的星系远离速度越快:哈勃定律

10..宇宙没有边界,无界则没有中心

11.宇宙的未来:开放宇宙还是闭合宇宙?

12.科学家认为,通过测量星系外围物质转动的速度可以估算出星系范围内的总质量。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据此推测,暗物质约占物质总量的20%—30%。

13.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14.电场和磁场可以孤立存在。但一般来说,电场随时间变化的话,就会产生磁场。而磁场随时间变化也会产生电场

15.质子和中子不断地交换介子,产生了强大的核力

16.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中只有一些微小的粒子存在,就像是一锅沸腾的粒子汤。

17.星系之间相互远离,并不断被新的星系取代,而新的星系则是由自发诞生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来自虚无,并受到一种未知规律的支配。

18.活着就有希望-霍金

19.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粒子:物质由夸克构成

20.设想宇宙是无限的某种混沌的随机初始状态。某些空间区域中的条件容许出现相当规模的暴胀,以产生一个尺度恰如我们今日所见的可观测宇宙。在其他区域中则不然。

21.引起暴胀的原因:与引力相反的作用力,提供这种排斥力的是巨大的暗能量。

22.所谓的普朗克时间,是指时间的最小间隔,为10-43秒。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

23.超弦理论把宇宙描绘成十维时空或十一维时空,但是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其他那些维数呢,也许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张膜之上,它就像是一个肥皂泡,飘浮在五维、六维甚至更多维的世界之中。

24.时间箭头:时间的单一方向性,.普遍的物理法则:时间不会从过去流向未来。时间本质是一种可能性的流逝。

25.“熵”(entropy)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50年提出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当某个系统的能量完全均匀地分布时,这个系统的熵就达到最大值。

26.薛定谔与负熵:薛定谔的猫-实验认为,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在一段时间后,这只猫则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它有两种状态同时存在。虽然人们无法看到它的两种状态,但用著名的薛定谔方程表示就是,这猫的时间演化在数学上可以用这两种状态的组合—系统的波函数来描写,但这有违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常识。

27.旋转中的黑洞正是通往其他宇宙的捷径,即时间隧道。

28.虫洞:如果时空是苹果的表面。虫洞就是连接苹果表面上两个点的洞穴。这个洞穴对应的是连结时空中相异两点的捷径。

29.能源的最低状态:真空的互相转换。在转换中变化无穷。

30.宇宙绳:宇宙中的绳状能源群

31.使用反物质:相对生成与相对消灭

32.时间机器可能吗?正如使用反粒子的时间机器,无论怎么努力地去制造时间机器,要使构造单纯的事物做时间旅行很容易,然而换成复杂事物时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在短时间内做时间旅行很容易,一旦换成长时间,不是仍然变得极其困难了吗?按照这样的想法,即使能够实现原理上的时间机器,也绝对无法实现实用中的时间机器。

语文议论文作文

“上帝是永远公平的,他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是真的吗?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虽然我不是上帝,但我想说:“这是真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扇门真的关着吗?

上帝是不公平的,他给了黑人难以逾越的速度,却给了我们娇小的身躯。所以,在田径比赛场上,似乎筑起了一道又一道黑人堡垒,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胜利的代名词。然而有一个人,在110米跨栏上把所有的黑人都甩在了后面,为我们黄种人昭示了希望。他用行动诠释了“亚洲有我,中国有我!”当然,我们或许只关注到他在台上的动人一刻,没有感受到他在台下付出的难以计量的汗水。如果刘翔没有经过艰苦严格的训练,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坚忍毅力,他还会有如此骄人的成绩吗?上帝的成功之门还会向他打开吗?是刘翔,用自己的毅力创造了奇迹,将那扇虚掩着的门打开----那扇只要奋斗就能打开的门。

上帝是不公平的,他给了海伦凯勒死一般的沉寂和黑暗,而海伦凯勒却把不幸当作动力,在人生的旅途中与风雨搏击,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作家。

上帝是不公平的,它给了霍金无边的沉默,而霍金的思维却在沉默中高速运转,探究宇宙的奥秘,谱写了《时间简史》这样伟大的科学巨著。

上帝是不公平的,但他又是公平的。他给了每个人一扇虚掩着的门,有的人努力将门打开了,而有的人则在悲观中沉沦。只要努力,你就会发现----门其实开着。

下面的例子很好,可以借鉴下:

爱因斯坦苦,苦于别人的嘲笑,最终他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勾践苦,苦于卧薪尝胆,但苦心人天不负,终于三千越甲可吞吴;

贝多芬苦,苦于后天的不幸,可上帝待人是公平的,末了命运交响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议论文论据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名言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事例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拼搏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名言

事例

1,贝多芬拼搏成长

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2,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

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名言

5,"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

——鲁迅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徐特立

1,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事例

2,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3,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4,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5,反例: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德·马克思

名言

1,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事例

2,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3,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

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

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名言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2,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事例

3,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六,成败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名言

1,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2,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事例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名言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名言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1,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事例

2,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3,《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词内容.

名言

1,寓言:天鹅,梭鱼和虾在一起共同运送一辆装了行李却不很重的小车.它们三个拼命地拉,可车子丝毫不动——天鹅一个劲儿的往天上飞,梭鱼拼命往水里钻,虾使劲往后面拖.

事例

2,将相和的故事.(廉颇与蔺相如)

十,自尊

指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心与自信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尊心的人,决不会有自信心.自尊是做人的灵魂,是自信,自强的支撑点.只有尊重别人,自尊的法码才能加重.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

3,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名言

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辞官不做.

*自尊要有一个尺度,面对自己的错误,当别人指出或批评时,不要为了"自尊","面子"而坚持错误

事例

2,谢甫琴科是俄国著名诗人.有次沙皇召见他,其他人都弯腰鞠躬,唯有他凛然站立不动.沙皇大怒,责问他.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是我要见你,而是你要见我,如果我也像周围这些人一样,在你面前深深弯腰,那么你怎能看清我呢"

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能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创造奇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

十一,自信

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哀莫大于心死.——《庄子》

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迪生

名言

1,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有人炮制了一本《百人驳相对论》,爱因斯坦对此不屑一顾:"假如我的理论是错的,一个人反驳就足够了,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定.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普希金

事例

2,小泽征尔敢于说"不"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人生在世,凡事唯唯诺诺似乎是最容易了.人在许多场合,能毫不含糊地说一声"不",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

3,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居里夫人坚信能提炼出镭;爱迪生发明电灯;中国历史上的有成就者,哪个不是在信心的支撑下获得成就的呢

倾心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进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进取心意味着超越平庸;进取应该成为终身之事.

十二,进取

1,__只有每天战斗的人,才能享受自由和人生.——歌德

2,__贝多芬的事例

3,__保尔·柯察金的事例

"拼搏","勤奋"栏中的一些事例

名言,事例

对不解的问题积极发问.勤学与好问总是联在一起的.

十三,好问

1,学而知,问而广.

2,不耻下问

3,知而好问然后能成才.

名言

4,"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郑板桥

1,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善于发问.(第五册《怀疑与学问》)

2,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发问的精神》.

事例

十四,求知指探求知识,研究学问

①求知意味着给黑暗的心灵点起光明的圣火;求知是现代社会参与竞争,成名成才的需要;求知的最大障碍是坐井观天,自命不凡.

②求知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

——屠格涅夫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学无止境

4,在学问上每前进一步,就更接近真理一步.——托尔斯泰

事例

1,人们勤奋读书学习的事均可作为"求知"的事实论据,也可作为"勤奋"的论据

①头悬梁,锥刺股.②凿壁借光

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

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5篇

读完时间简史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时间简史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精选篇1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名为《时间简史》的著作,它的作者就是人们熟知的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残疾科学家史蒂芬·霍金。

这整本书讲的全是关于宇宙的知识,而且还涉及了时间。它最大的特点在书后,还介绍了几位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伽利略和牛顿这些在宇宙学方面有很大贡献的伟人。整本书告诉我们宇宙的图像、宇宙和时间的关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黑洞的奥秘。黑洞就是由质量大、密度高而且拥有能让光线都逃不出去的强大引力场。

看完了整本书,我觉得科学是十分重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因为科学能是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没有科学就没有快捷方便的交通,没有科学就没有四季恒温的房间,没有科学就没有有趣好玩的游戏……现在的牌子上写的都是“中国梦,我的梦”,这些“梦”的基础就是科学。

记得书上的总序里有一句话“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是教育。”我认为一点儿不错。如果受教育是使人得到知识的公交车的话,受科学教育就是使人得到知识的私家车了。

霍金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敢于大胆推理,他的这种科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推荐大家看《时间简史》,相信大家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精选篇2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于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任何物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出来。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是我看《时间简史》中所得出来的结论,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所有的物理理论,你永远不可能说是真理,哪怕是准确推测了千万次,只要下一次出现了不符合的推断,那么这个理论就不成立。

正如我在网上所看的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换而言之也就是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人类前往的动力,只有这样文明才会进步,不然将会面临的结果只会停滞不前。以前,我从来没有过这个观念。

读了这本书后,脑中一直旋绕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宇宙到底有没有过大爆炸?宇宙到底是不是一个无限小的一个点?会坍塌,还是最后趋于稳定?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还是有尽头的的?人类能否发明出时光机回来过去?所有问题迎面而来。

霍金曾说过:“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完成我对宇宙的认识,这包括宇宙为什么会存在。”包括霍金在04年也宣布过关于黑洞的理论存在的错误。他说:“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

宇宙是神秘的也赋予黑暗,但是在我们内心之中有拥有着这样的宇宙!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精选篇3

读完《时间简史》,我颇有感触。

时间和光不是一种东西,这很容易想象。比如在黑夜里虽然没有光,但仍然有时间。光速和时间怎样联系起来我还不清楚。我不用去定义宇宙和时间的概念。宇宙构成之前是一个无穷小的奇点,而且无限紧密,我在那里说成没有,这不是唯心的没有,空间和时间在大爆炸时同时的从无生有。这就会产生两个问题,那个无穷小的产生一切的奇点是什么和它为什么要爆炸。那个奇点什么也不是,不是人类所认识的物质,能够起个随便的名字,比如上帝。它就是一个无穷小无限紧密的点,仅仅是一个点。它之所以要爆炸是因为它想那样,因为此刻有了一切所以它爆炸了。这是无法证明的,人类的证明方法必然会引入第三方,为了证明第三方的正确又务必引入第四方,这样的证明会无休止的循环下去。(看到之后,才明白这就应算人择原理。)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好处。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曰心说的演化就花了20__年的时间。令人吃惊的是,尽管人们明白世间的一切都在运动,只是到了本世纪20年代因哈勃发现了红移定律后,宇宙演化的观念才进入人类的意识。人们甚至从来没有想到过宇宙还会演化。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证明,宇宙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不可能处于稳定的状态。即使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为了得到一个稳定的宇宙模型,他曾将宇宙常数引进理论中。他们都期望在自己的理论中找到稳定的宇宙模型。可见,宇宙演化的观念并不是产生于这些天才的头脑之中。

霍金的生平是十分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状况下做出的,这真正是空前的。因为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介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尽管如此,译者之一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门打开后,忽然脑后响起一种十分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持续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废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十分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务必依靠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务必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从他对译者私事的帮忙能够体会到,他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每一天他务必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

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

其实时间作为一个坐标轴早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了。我们不论干什么事情,总会看看时间。关键在于,时间并非一个孤立的、自在的直线。时间和空间有同一个出发点,也有同一个终点。这就好比我们的地球,在引力场的作用下空间弯曲,并构成一个球面--没有界限的球面。宇宙的无界也就是指我们生活在一个四维的时间--空间里,这是一个四维的球体,球面是无界的。可怜我无法想象一个四维的球究竟是什么样貌的。

按霍金的说法,其实有十维。这让我浮想联翩。我想到古代神话:九重天+时间。

另外,佛教说:三十六重天,十八层地狱。似乎与九有关的倍数都有很大的魔力。

霍金,这样一位终年坐在轮椅上的人,依靠一个电脑发声合成器,以正常人十分之一的速度与人“交谈”,但他却同其他科学家一样,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人:执著的探索精神是生命的最大动力。在我心中,除了这本著作所带来的洗涤与震撼外,剩下的只是对这颗伟大心灵的崇拜与敬仰!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精选篇4

时间是个什么概念?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起点处开始,这也是时间的起点。

《时间简史》讲述是探索时间和空间核心秘密的故事,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黑洞、黑洞不是这么黑、时间箭头等内容。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后来在对微观或宏观宇宙世界观测中得到证实。

自1988年首版以来,《时间简史》已成为全球科学着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此版更新了内容,把许多观测揭示的新知识,以及霍金最新的研究纳入,并配以250幅照片和电脑制作的三维和四维空间图。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为霍金的天才而折服,我不是工科的学生,我是文科生,因此对于时间的感悟,无法像理科生那么敏感。但是我却对时间充满了兴趣。

相信大家对于20__年玛雅世界末日的预言有所听闻,甚至人心惶惶。但是,其实在玛雅人看来,所谓的世界末日不是世界消失殆尽,而是另一个世纪的开始,另一轮循环的开始。

而进入这个新世代,世界会有些大大小小的反应,不一定是指这年,而是这个时段,或许早已开始,或许仍未发生。但是,在这过后,人类如果无法从中相应得到心灵的提升,感悟的提升,那么人类的道路将走得不太好了,相反,如果通过这次的大考验,人类反省提升自我,那么下个时代,将是我们重生的时代。其实,玛雅人对时间持这种态度和想法也未尝不可。

时间,从何而起,到哪里结束。这是个最难解的问题,也许时间简史的解答,仍然不够贴近真理。但是,作为地球上的人类,时间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不就是一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吗?也许就连这个时间的算法都是落后不足的。但是人类还未发展到改进时间系统的程度,也只能从其安排,在时间的细缝中窥探奥秘。

珍惜时间,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上早已明晰这个道理,不过,现在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珍惜每分每秒,让生命创造更美的价值呢?珍惜时间的名人也有很多,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我想推荐柳比歇夫,此人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

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这样苛刻的自我要求也许我们做不到,可是如果有他的一半甚至是四分一,我们的人生肯定会大有不同!

在探索时间的征程上,让我们好好的珍惜此时此刻的时间吧!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怎么写精选篇5

时间是什么?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如液体般自由流动的非物质形态?还是物质运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还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也许,这一切只有时间才明白真正的答案。

我们从何而来?宇宙为何是这样子的?这两个永恒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时间一向是被认为没有边界,但在这部探索宇宙时空的书中,凭着对霍金量子宇宙学的理解,仅靠科学定律,我们便可以将宇宙中的一切都预言出来,包括大爆炸和大挤压的奇点。

霍金教授的论述清晰而机智,每个章节都有着近乎于0的距离,与我心灵存在着趋向于+∞巨大吸引力。但其中对我来说魅力最难以言明的部分,却是再次印刷时加入的第十章——冲动和时间旅行。“穿越”不是一个新鲜词。早在马克·吐温的《美国康州佬在亚瑟王朝》中,甚至更早,也许那时文字还没有发明,人类就已经有了探索其他时空的念头。霍金的态度是令人惊喜的:时空旅行,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当物体运动速度超过光速时,时间会倒流。可是他也指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粒子加速器显示,在粒子速度达到光速的99.99%之后,无论功率加到多大,都无法使其打破光速壁垒。逆时旅行宣告失败。

就如逆时旅行一般,快速空间旅行也被否决。时空旅行需要时空的扭曲,过去及现在,时空的扭曲程度并未达到满足时空旅行的条件,将来是未知的,即使时空会扭曲到那样的程度,允许未来来客拜访现在的地球,那也只是一张单程航票,无法回去。霍金在章末幽默地指出,他不会在对手也许通晓未来的情况下,对时空旅行可能性打赌。

然而,我认为,不论时空旅行可能与否,这都无法用实验论证。对一项事物的不同选择,会带来不一样的未来,基于不同选择造成的不同未来,我们称之为平行世界。相同的DNA组成、相同的外貌、拥有某段相同的过去,基于一个不同选择而分立在平行世界,这是一个人,又不是一个人。如果将我们所在的世界命名为A1,A1中的个体a1作为志愿者穿越到Ai时空。一个世界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自然法则不会允许a1与对应的个体ai同时存在于Ai时空中。即使两个个体能够同时存在,身处A1时空的我们也无法接受到a1的跨时空信件及证明。我们有理由相信a1在试验过程中化为分子。寄希望于Ax时空的个体x来到A1时空也是不可能的。仅中国目前有近14亿人口,平均每人一生有n个事件,每个事件有m种选择,由此衍生出的平行时空数量接近+∞,恰有Ax时空的x携带证明到达A1的可能性趋向于0。如果有未来公民到达A1时空,根据时序防卫猜测,他无法透露任何超过A1目前时间轴的信息,也无法回到未来,并不能验证时空旅行的可能性。如果他强行改变历史,也会创造无数新的平行世界,与拥有固定历史的A1时空无关。当然,这也仅是我个人由《时间简史》得到的一些想法。

童稚与智慧的结合造就了《时间简史》。也许只有亲自品读,才能领略其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