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山位于哪里
石人山属于平顶山高山奇峡的著名风景区。
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的名,至此刘姓起源。主峰玉皇顶(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至此刘姓起源。战国时,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现有墨子故里遗址。
大山壁立,异峰如塑,怪石纷呈,是石人山自然风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顶上,千岩万壑,飞龙走凤,远近高低,景色迥异,构成了一幅幅美不尽收的图画。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两次登上石人山,并为石人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独秀”的墨宝。
石人山古称尧山、大龙山,是尧的裔孙刘累立尧祠纪念先祖的地方,为天下刘姓发源地,又因山上众多石峰酷似人形,后史称之为石人垛、石人山。
石人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湖面、云海、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现已命名的景观有240多处;60-200米高的瀑布17处,高的石柱40多处,石人、将军峰、千丈岩、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轿、通天河、九曲瀑布、鬼门关、南天门、报晓峰、猴子拜观音等景点遍布景区。
石人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分界线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石人山四季风光别致,春天鸟语花香,绿映溪吟;秋日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林海雪原。初夏时节使人领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盛夏,当平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烧",气温达35-38度,这里只有23-26度,凉爽宜人。
整个石人山,几乎全部被绿林浓荫所覆盖。春风荡漾,团团簇簇的杜鹃花点缀于绿叶林莽之中,把山色妆扮得更加俏丽。夏日炎炎,时而碧天晴空,瞬间云遮雾障,忽而荡入云海,忽而托入蓝天。秋高气爽,枫叶满山遍野,核桃、猕猴桃、柿子、山梨、山葡萄等山果,串串累累,信手可取。冬雪降临,石人山银装素裹,48尊将军石,身披皑皑征袍;苍松翠竹,根根冰柱悬挂。石人山真可谓四季皆佳景,无时不诱人。
尤其迷人的是那些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萧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低处,水珠飘洒,浪花飞溅;高处,云水烟雾,弥漫凌。潭中游鱼,忽隐忽现,忽聚忽散,没浮自若。
石人山还是禽兽的乐园。金钱豹、艾叶豹、金雕、大鲵、糜鹿、羚羊、水獭、獐子等二十余种珍贵动物,在这里怡然自乐。近年来,八方游人络绎不绝,无不为她的天然景色所倾倒。她是画,是诗,是歌。她幽得天然,奇得自然,险得飘然,雄得浑然,秀得怡然。她不染红尘,甘于寂寞。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天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然三十六处名胜,七十二个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处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话传说。
山是风景画,石是园林诗。石人山山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花岗岩的节理发育,在大自然数千万年的雕塑下,使山体的脊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石峰林立,绝壁层层,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景区内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峰近百座,遥望诸峰,出于云烟之表,近睹山势,宛若秦宫汉阙。千丈崖大气磅礴,凤凰台壮美飘逸,姐妹峰洒脱舒展,白牛城雄浑苍郁,而冠领风景区大名的“石人”,则横空出世,俯瞰万象,令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瑰伟神奇。
石,是山的筋骨,水是山的血脉,这筋骨与血脉,造就了石人山的锦绣风光。山中许多山峰,奇石,神气珍秀,浑然天成。已命名的240多处自然景观中,大小40座山峰,星罗棋布,错落有致,主峰玉皇顶2153米,真是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石人山,山峰多,石多,名也多。有的相形而起,有的取自优美的神话传说。登北观景台,远望主峰玉皇顶,只见玉皇顶如出水芙蓉,云遮雾绕,若隐若现。石人峰、老君峰、仙人峰,如西天飞灵。凤凰台翘首远望,大金龟窥日望月;青龙背如巨龙腾空昂首。矗立蛤蟆石,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和合峰、象鼻峰、报晓峰,美不胜收。
石人山,山高松奇,由于高寒、光照、山峰、岩石与雾的影响,有许多松树,造型奇异多样,有的盘根错节,玲珑吐翠,有的根似龙爪,破石而立:还有的似松还似字,似画又似松,真乃奇松也。
山无雨不雾,山无水不秀,石人山就拥有奇异众多的溪流、瀑布。黑龙潭、白龙潭、东龙潭,潭潭之上倾泻,瀑瀑之下,清水奔涌,有的如龙腾虎跃,声震峡谷;有的如思君淑女,水帘挂壁;还有的天地一线,齐秀无比。白龙潭瀑布,大雨过后,数不尽的涓涓细流,汇成一道从天而降的银色巨流,狂妄不羁,轰然而坠,巨大的冲撞力,激起无数细小水珠,动天撼地,如风雷之势。
清晨,太阳象橘红色的火球从广阔无垠的迷雾中迸出,由柔和渐趋强烈,给万水千山洒下了金色的辉晕。夕阳西下时,西方天际象罩上红色的帘幕,云蒸霞蔚,满天辉映,山恋犹如披上了红色的婚纱,呈现出玫瑰色的绚丽。石人山最绝妙的道路乃号称天下第一滑的石人山滑道,俗称滑滑梯,两千多米的花岗岩滑道,在密林中区区折折,顺山而下,真可谓天下第一滑。在这里,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可以尽情尽兴地滑,无拘无束地滑,置身其中那欢声和笑语,早已将登山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那童年的欢乐又在大山中再现。
石凤索道,在石人沟口至凤凰台南侧,全长999米,垂直341米,装有70个吊篮,一字拉开,循环转动,每小时可单线运客320人。这70个黄色吊篮,好似两串灯笼,在绿色的山谷中,缓缓上下飘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不仅减轻了游人登山的疲劳,又给景区增添了一道风景。大将军峰处,可沿将军谷拾级而上,经红枫谷至银线瀑,乘1200米红枫谷索道,达南观景台或鸭嘴峰。赏红叶,观猴子拜观音;过飞云三谷,直达玉皇顶,一览众山小。
“飞瀑挂绝壁,幽泉石上流。”石人山有无数迷人的山泉、溪流、瀑布与深潭。石人山的山泉,活泼俏皮,似呵似闹,如泣如诉,善于变化,富有生机。数百山泉汇成清澈的溪流,像山魂的精灵,淙淙潺潺,叮叮咚咚,一边与行人对歌,一边充当向导。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遇到悬崖绝壁,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轻盈飞泻者有,磅礴潇洒者有,丈二八尺者有,高悬数十丈者也有。滴水穿石,积水成潭。黑龙潭、白龙潭、百尺潭藏身于陡涧,隐形于山林。在众多瀑布中,白龙潭瀑布最为壮观。水从山顶直泻而下,奔腾飞流如白龙降临,激越水声似虎吼雷鸣,声传数里之外。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石人山地理条件优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植物种类繁多,建群种、优势种明显,区系复杂。据初步调查,石人山仅种子植物就有1211种,加之根生植物、蕨类植物等总计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多种已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景区中现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稀世古杜鹃林,千年古木15万株以上。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众多的珍禽异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该区有陆栖脊椎动物125种以上,还有大量水生动物及非脊椎动物。走进景区,随处可见松鼠穿梭,鸟雀啁啾,猴子攀树,锦鸡起舞,如同置身天然动物园。
“阴晴雾奇变,景随四时移。”由于石人山气候湿润,加之地形作用,每年雾日较多。浓雾弥漫时,山峰时隐时现,如大海中飘荡的小舟,薄雾缭绕时,如轻纱、缕烟,悠悠往来,或呈现云海波涛滚涌,隐现荡漾。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还会出现佛光,彩虹等气象景观,神奇缥缈,变幻无穷,宛若梦幻仙境。
饱览了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后,你还可以在景区内洗洗温泉。在石人山脚下,沿沙河谷地一线,有上汤、中汤、下汤等五处天然温泉群。水温高达60多度,温泉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此外,石人山景区内还分布着原始古朴的百瀑峡民俗风情谷、千年古刹文殊寺、鲜为人知的秘洞山庄、亚洲最大的航空博览中心等景点。
王安石曾言:"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寡。而天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石人山深林野蔓,即使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然三十六处名胜,七十二个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处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和奇妙的神话传说。
大自然钟情于石人山,赋予她优美的风景和无尽的魅力。1980年后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200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级4A级旅游区。
南召石人山南麓旅游区属于哪里
南召石人山南麓旅游区属于南阳江河瀑布的著名风景区。
南召石人山南麓旅游区划分为四大景区,即:真武顶景区,百尺潭瀑布景区,龙潭沟景区,丹霞寺景区。
1、真武顶景区
(1)醒狮峰:位于三岔,是进入真武顶景区的门户。此峰南北走向,远远望去,狮头、狮身、狮臀栩栩如生。
(2)二龙潭:位居登山石阶路的起点处,二级叠落,潭水清澈。
(3)白蛇洞:穿林荫道,拾级而上,至白蛇洞。洞高2米左右,能容数十人。洞内塑一白衣仙女,人面蛇身。半藏半露,洞外石壁上刻"白蛇洞"三字。
(4)银丝瀑:从白蛇洞向上走不远,即可望见银丝瀑。此瀑水量虽不很大,却一泻千丈,在风力的作用下挥洒成千条银丝,故称银丝瀑。其落差约在120米,可谓南召瀑布之最,在我省亦属少见,完全可以与云台山瀑布媲美。
(6)游龙壁:继续前行,即至游龙壁(原称游蛇瀑)。此壁高约30米,水流沿石壁缝隙蜿蜒而下,状如游龙,活灵活现。
(7)万亩杜鹃林:过游龙壁,便进入万亩高山杜鹃林。杜鹃花为世界三大名花之一,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花分七彩,景区分布很广,尤以真武顶最盛。花开时节,满山遍野,绚烂夺目,蔚为壮观。
(8)鳄鱼出海:山石形如鲤鱼。
(9)东、西凤凰台:过"鳄鱼出海"前行,即至东、西凤凰台。在两凤凰台之间的峡谷风口处可观云海山色。
(10)仙人桥:位于东、西凤凰台之间的峡谷风口处。"仙人桥"由一野生大榆树伸出的两个长横枝构成,游人过桥时,需手扶上面一枝,脚踩下边一枝,晃晃悠悠,别具情趣。
(11)竞秀峰:过仙人桥前行,至竞秀峰。这里奇松密布,景色独秀。
(12)三只靴:闪过竞秀峰的山嘴,沿山脊向北延伸,在天然观景台上可见倒置在峰巅的三只靴,形态栩栩如生。传说西汉末,刘秀被王莽追赶,因奔逃仓皇,他和爱将邓禹凉晒的三只战靴失落在这里。
(13)杜鹃仙宫:过竞秀峰前行,在官石垴东北的杜鹃林中修建,为一小巧玲珑的民族式歇山式重檐建筑。宫中塑杜鹃仙子像,营造一份美妙的神话色彩,特别是在云雾缭绕时,犹如仙境一般。
(14)官石垴:俗称光石垴。自竞秀峰而上走过官石垴下的悬崖绝壁,斗折蛇行,来到官石垴下。但见山体高大雄伟,孤峰之上有一光滑的圆石,又名风动石。此石如横空飞来,稳座峰颠,人推、风吹而动。传说此峰为真武祖师修身练武之地。
(15)黑松林:继续前行至黑松林,这里林景独特,古木参天,为旅游区增添了几分神密色彩。
(16)万丈石瀑:穿越黑松林,至万丈石瀑。石瀑位于真武顶下,因石壁的表层形态酷似水流,扬扬洒洒下泻如同天降,堪称神州一绝。
(17)风洞:位于万丈石瀑顶上,又名"一线天"。此乃一处天然洞穴通道,长15米,高6米,宽度最窄处只有50公分。仅容一人收腹擦岩而过。此"洞"风很大,游人至此可谓"别有洞天"。
(18)九层岩:在一线天的西边,为一孤峰,整个山体由于近水平节理发育,使之呈多层状,景观很独特。
(19)真武菜田:在九层岩上北望万丈石瀑顶端,可见一斜置石板,上面排列着许多石缝,缝内长满青草,酷似菜畦,传说此乃"真武菜田"。
(20)圣水池:位于九层岩下,有碗口大小,常年有水。相传为真武祖师施舍的圣水,能祛百病。
(21)真武顶:位于景区中心,是石人山的第二主峰,海拔2102米。真武顶孤峰突兀,直插云天,极顶危岩耸立,巍峨壮观。其间有一平台,传说旧时建有真武庙,现庙基尚存。据说这里是真武祖师早年修道之地。登上真武顶,"一览众山小",可远望方圆百里。游人登顶观日,无论是晨曦还是夕阳,皆能大饱眼福。
(23)自然次生林区:位于真武顶西北方向,游人可穿越茂密的森林至石人山顶蛤蟆石。
(24)朝阳凹:穿过自然次生林,来到一山间开阔地,长满高山灌木丛,此为朝阳凹。上部有一观景台,可远眺"猴子拜观音"、"金蟾望阙"两块奇石。朝阳凹中阳光明媚,可供游人小憩。
(25)蛤蟆石:继续沿着山脊向西北前行,便至石人山最高峰--蛤蟆石。此石位于峰巅,雄峻高大,气势恢宏,形态酷似金蟾,民间俗称蛤蟆石。金蟾占地50平方米,张口昂首东方,上立"玉皇极顶"碑碣。岩体北侧有"三界石"(南召、鲁山、嵩县分界点),站立石上"一脚踏三县"。在三界石的四周,古松密布,铁杉入云,山风吹拂,松涛阵阵。即使虽盛夏酷暑,夜宿别墅,仍感凉气袭人。游人在此可看云海,观日出,赏夕阳,别有情趣。
(26)点将台:从蛤蟆石下山,往东走北面的游路,可到点将台。站立台上,向北望去,群峰环拱,"大将军"、"二将军"皆精神抖擞,成奔赴赶来之势。官道附近的揽胜台,凌空欲飞,站此观望前方,群峰竞秀,云海苍茫,景色万千。
(27)玄机谷:在点将台下面,是一处紧要关口,坡陡路滑,俗称"鬼鸣关"。陡峭的崖谷阴森可怖,人们不可错走一步。据当地群众传说,此处因受磁场影响,人们说笑走过后,常会听到后面有人声嘀咕,前人不明真相,误认为是鬼怪在鸣唱。
(28)报晓峰:继续东行,便到报晓峰。它犹如一只雄鸡引劲报晓,高昂去冠,成为本区景观一绝。传说在白牛城大战中,雄鸡违抗天命误报晓时,放走白牛,惹恼玉皇,托塔天王李靖将雄鸡斩首,置鸡冠于千丈柱上。再放眼南望,群山重重如万马奔腾,真武顶、官石垴、三只靴、竞秀峰一字排开。
(29)真武门、佛手岩;由报晓峰向南穿过山间密林,来到真武门。此处两侧绝壁高耸,风声呼啸。由此遥望真武顶一侧的金龟驮蟾,活灵活现。真武门左边的一座石峰,形状酷似佛手,故称佛手岩。
(30)圣母宫:从报晓蜂东望而却步,圣母宫如在天下:孤峰之巅,石墙围合,形成一座天然空中石城。城外千岩万壑,群山朝拱;城门岩壁耸立,青松照壁;城内人迹罕至,雾气升腾,神秘莫测。此地相传为圣母女娲修炼讲经之地。站在此地向南望去,林海茫茫,郁郁葱葱,松杉杜鹃争奇斗艳。可见羔羊跳崖岩、母鸡岩、孪生松、七星树等景观,形成以圣母宫为主体的巨型山水画卷。在此北望,鲁山景区一览无遗。
(31)奇树异木:自圣母宫下行,有几株奇特的树值得仔细欣赏。如连理松,为两株松树相伴而生;四喜树,为一棵巨大栎树的四个主干争相直插蓝天,中间两个树干之间即被一枝横向连接,如同飞机空中加油。此处,还有红桦树、六棱木等。
(32)鬼谷城:自圣母宫下行便到鬼谷城。鬼谷城两侧危崖高耸,下面是深不见底的谷地,地形奇特,神秘莫测。据说,这时百占国时楚人鬼谷子的修练之地。
(33)千丈崖:鬼谷城幽谷东侧,为一直插云霄的崖壁,称为千丈崖。谷地西侧的险峰岩壁上,顶中插天剑倚天而立,中部的两个石柱子如婷婷玉立的两个仙女,称姐妹峰。
(34)青杠王:树形奇特,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36)回音台:自鬼谷城下行,至回音台,此处位于千丈崖和姐妹峰的结合部,为一天然观景台,传说是鬼谷子演兵布阵台,登上此台方能看清周围所有景观。但登临此台需要有一定胆量。因其三面皆为悬崖峭壁,深不可测,多数人需爬得而到,故又称"试胆石"。站立台上尽观幽谷全景,是形同高阁的天然观景台。还可观赏到过仙岈、点将台、骆驼峰、黑鱼闹海、大石墙等景观。
(37)黑鱼闹海:为一象形巨石,刻石以告游人。
(39)南天门、二天门、玉皇宫:从黑鱼闹海继续东行,只见层峦叠嶂,崖壁高耸,依次排列着南天门、二天门、玉皇宫三个幽深大谷,形似天门,贯通南北。远望群峰峥嵘,奔突咆哮,气象万千。南天门两侧的高大石峰上,各有一个天然浮雕,称二神把门,二天门两侧石壁上,各显现一条巨龙,谷中正中有石珠,称二龙戏珠。玉皇宫两侧,矗立着金童、玉女二峰,称二童护驾。在玉皇宫的南侧,有一松树和一青杠树连根并干而生,人称夫妻树,格外引人注目。山脊南侧的山梁和峡谷中,弥漫着无边无际的红叶林,由古朴的栎、槭、黄栌、枫香等组成,深秋季节,流金溢彩。
(40)地鼓岩:山路曲折中,游人脚下出现地鼓岩,用脚跺击,咚咚作响。
(41)好汉坡;继续前行,至好汉坡。好汉坡虽不陡峭,却很长,是考验人们意志和耐力的地方,能一口气登上去的方称为好汉。
(42)三仙洞:继续下行,至三仙洞。三仙洞为明代建于山坳中的一体三道拱形石门,每道石门各为一个庙房,分别敬奉福、禄寿三仙。石拱内有小门互通,旧时洞内有雕像、碑碣及石刻,今仍有遗存。石拱上部原有天爷庙,今仅存石基。站在三仙洞,福星、禄星、寿星三峰环列,环境开阔而又谧静,仿佛使人置之身于古堡探奇的幽境之中。
2、百尺潭瀑布景区
(1)漩水潭瀑布
(2)牛魔潭瀑布:位于冷水河上。
(3)石板潭瀑布:过五里坡根,一路曲折上行,便到石板潭瀑布。此处一瀑三潭,潭瀑相映,景色诱人。
(4)响水潭瀑布:位于石板潭上游的另一河谷之中,因其响声独特而得名。水落潭中,远听如鼓,甚为奇妙。
(5)百尺潭瀑布:从石板潭瀑布右边的巨石上行,可欣赏谷中秀色和天兵天将石,不久便到百尺潭瀑布。它是整个景区的重心,瀑布悬挂于峭立石壁之上,潭水深不可测。其绝妙之处在于潭瀑的组呈"亚铃状","两潭加一瀑",十分少见。
(6)千尺亭:沿栈道上行便是千尺亭。
(8)龙王庙:位于千尺亭东边不远处,
(9)仙人洞、仙人池:仙人洞位于百尺潭顶上,紧临河谷中的仙人池。
(10)仙人居:此为奇特的大自然造化,只有站在远处河谷中的观景台上,远远望去,在群山翠绿之中,有一天然石屋,栩栩如生,宛如仙境。
(11)山榆王:位于仙人洞对面山坡,树形奇特,观赏价值颇高。
(12)鳄鱼戏水;位于羊角潭瀑布下游,其形酷似鳄鱼。
(13)羊角潭瀑布;因外形如羊角而得名。瀑布高约四十余米。这是自上游进入该景区的第一瀑布。
除此之外,瀑布群四周还有玉女池、擎天柱、虎啸岩、滴水岩、天兵天将岩、龙王峰、玉女峰、僧帽峰、一顶轿等自然景观。
3、丹霞寺景区。
丹霞寺位于南召县东北部,留山镇北五公里处。因后山前岭土质红色,建寺初取名红霞寺、仙霞寺,后更名为丹霞寺。寺庙区后靠蟒垛山,左邻青龙山,右依白虎山,附近有红蜘蛛山,远处有档子山作屏障、玲珑山相照应,气势雄伟而幽静。九龙河自寺前蜿蜒流过,环境优美青秀。
丹霞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八大名寺之一,伏牛山寺庙之首,豫南禅宗圣地。从旅游角度来讲,本景区以丹霞寺为重心,包括寺庙区、塔林、青龙山、白虎山、古树名、门区等几部分。本景区最大的优势是山环水绕,人文自然融于一体,特别是丹霞寺周围的寺庙环境,风景如画。同时该景区离县城较近,旅游优势十分明显。
(1)寺庙区:位于马湾村,始建于唐长庆四年(824年),盛于宋,兵焚于元,迄明中兴,清代屡次重建,现存为清代建筑,气势宏伟,古朴典雅。丹霞寺殿房110间,佛像49尊,鼎盛时期僧众达500多人,整个寺院占地6万平方米。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祖师殿、地藏殿、观音殿、方丈室、始祖堂、藏经楼及膳房院,气势恢宏。寺内现存有宋、明、清等朝代的石碑碣八通,记载着丹霞寺的兴衰与变迁。寺周围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九龙河萦绕寺前,两平方公里的古柏林郁郁葱葱,历史上有"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称。寺庙区的后坡上,建览胜塔,周围多种红叶植物,如黄绿柴、乌桕、火炬松等。整个寺庙区周围则多植红梅、碧桃、紫薇等红花植物和红叶小檗、红叶李等红叶植物,以烘托"丹霞"意境。
(2)青龙山:青龙山险峻挺拔,犹似巨龙昂道长啸,山腰间的佛洞,为天然禅师初到丹霞修行之所居。
(3)卧佛山:又称档子山。登上青龙山远望,可见档子山"巨人"仰卧,栩栩如生。山腰有一大溶洞,洞内钟乳石笋,犬牙交错,煞是壮观。
(4)白虎山:白虎山雄浑高大,气势磅礴,蜘蛛山圆小玲珑,恰似一颗红宝石镶嵌在寺院旁。
(5)塔林:解放初,丹霞寺周围古塔林立,其规模超过少林寺。如今零散分布仅存十余座,皆为元、明、清时期所建,为丹霞寺和尚墓地。现存完整的有元代砖塔五座,明塔五座,清塔四座。
(6)柏林:丹霞寺柏林是全国佛教活动场所中规模最大的,古木参天,翠柏成荫,栽植按阴阳八卦布局。
(7)古树名目众多:丹霞寺,远有腹廓,近有临村,靠山有脉,临水有源,上有镇山之塔,下有通市之桥。寺内的两株古柏,寺前的雌雄七星银杏,据史记载,栽植于唐宋,迄今已有千年;寺内的香樟树、白瓜树、塔松及空心檀树,以及柏栗葡萄架,把寺院妆点的古朴典雅。方丈室门前台阶两边的两株柏树分翼并长,为宋柏,距今已近千年。
石人山旅游攻略石人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石人山位于河南省境内,据说这里完全就是由一块石头组成的大山,这里地形险要,充满了危险和挑战,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量才能顺利攀登上去,成为自然的王者,下面给大家分享石人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报名泰安万达图途户外环游泰山小线路的一行九人陆续到达集合地:小王庄村。记得上次登傲徕峰就是穿过这个村下山的,很是怀念沿村北行(我们下山的反向)的那条山涧,宽阔平缓,极其适宜步行。
看到大鹏发布的端午小长假第一天的活动,出发地是小王庄村,心念起却一直不敢报名,因为不知单位是否加班,一直等到27日上午才开心报名,这次活动是夫妻二人一起参加。
村前池塘一大早就有钓鱼客
队员们陆续集合
昨晚加班完成上周游记已近凌晨,今晨4:50醒来,睡眠不足5小时,很是担忧自己的体力,遂加服营养素以抵补身体可能出现的体力不支。接下来的徒步爬山证明此举非常正确,为自己赞一个。
队员聚齐后,大鹏负责带泰安队,“在路上”帅哥带济南队,大家穿村民园子进山,此时,我们才发现路程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走的压根就不是上次的出山路...
奔着“长见识,开眼界”的美好愿望愉快上路,因出发时间太早,大家都没来得及吃早饭,有在路上边走边吃,我则一直不饿,徒步中有点小担心自己的体力。
走过村头的熟土路,来到了山里的林间路,山风习习,很是凉爽,想起天气预报:今天的气温为36°,高温,大家都开心自己的选择。
边走边聊边回看,发现泰城西部一览无余,登高望远中,心旷神怡。山下虽有雾霾,体育场,天平湖,蓄能水电站还是清晰可见。俩80后体育发烧友建议带着望远镜在此看球,哈哈。每拔一个高度,回看到的视野更加开阔,风景依旧,登高人的心境却是波澜壮阔,海阔天空。
体育场
给有趣留影体育场
天平湖
好男儿的霸气俯瞰
蓄能水电站
也给这两位留影纪念
百分百的奋进
奋进的有趣
不到安全处,坚决不回看
大鹏的抓拍棒极!
石人山上你我他
自豪的笑颜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大鹏的自拍美美哒
忆起那句“西北望,射天狼”
大鹏敢立百分百敢拍牛哇
记不清啥时进入的石头路,传说中的“石人山”到了,整座山是那种整块整块的大石头组成,呜呜。至此明白,家喻户晓的”稳如泰山”可不是虚的,大石头能不稳当么?!这里,登山难度大大增加,相比之下,“登扇子崖
攀傲徕峰”简直不值得一提!捂脸中。最大的难度是拔高后还有高度!且无尽头(当时的臆想)。我们必须不停的攀爬那些个形状各异的大石头,有的直上直下,没有落脚处;有的就是一整面斜坡;有几处身后是悬崖,需抱住石头背对悬崖侧身过;有的需在夹缝里寻出路...
各种惊险扑面而来...
喊回先生拽紧,怕极
刚走下去又要折返,呜呜
大鹏的标配动作,牛人
大鹏先行探路逗大家玩
?爬石人山这事儿,让大家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没有回头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真理,是实话,是智慧...
在此路段,鞋底打滑的“有趣”兄弟彻底崩溃,不停的询问大鹏:你确定爬上去会有路???不再是这种大石头???!急切时带了一丝丝质问的情绪在里面,大家都很理解这种绝望,我们面临的实际境况就是“前路未知(只有大鹏一人知),后退无路”,呜呜呜。可是,崩溃的人儿却不时的发现羊粪豆豆出现在石人山上!人生在世,一定要敬畏自然,敬畏生灵,牢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崩溃的有趣兄弟
无有退路的我呜呜
何时是尽头?
生拉硬拽中
强烈要求休息的有趣
??
独自静思的有趣
给先生抓拍一张
有趣在查看大鹏的探路图
翻过了石人山,终于进入林间小路,有路可走,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阳光撒下来,有点晒,发现自己头部没有戴帽子,伸手去摸脖颈,才知帽子不见了!在哪里丢的呢?推测中不知不觉中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一溜巨石昂然屹立。百分百说:这不就是登傲徕峰的路么?这条是下山的路,这条是那天的来时路,这条是咱刚走过的。听了他的指认,心里的忐忑与恐惧瞬间消失,熟悉的地方很有安全感,哈哈。大家坐下来享用早午餐。如此艰难的路,大鹏居然背了一个冰镇西瓜!多谢大鹏兄弟啦。甜甜的汁水,冰凉的口感,让大家不约而同的产生了不虚此行的感慨,前期的不良情绪一扫而光,哈哈。
休息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特萌,需记录在案。我们坐着休息时,正在吃自带的美食,从对面上来四人男子组,带头的那一个汗流浃背的小伙子直奔我而来:伸手夺过我正在吃的山楂片,说:山楂片,啊啊啊。只见他边说边撕掉外包装,一把吞进口中,吃完丢下一句:谢了...我惊讶中同理心满满,遂问:要不要喝点水?他一摆手,回曰:不缺水,不缺水。和同伴们急奔傲徕主峰而去...
这小插曲发生的太快,大家都没反应过来。我哈哈笑着讲给大家时,百分百默默接了一句:我上周就是这个状态,喝水喝到都想吐,体力不支,可想换个口味了...
傲徕峰下唇齿相依
还是大鹏拍出了意境
瓜甜,心甜,人的笑颜更甜
走出石人山的灿烂
一番休整后,大家开始下山,路面上不断出现大大的一坨坨牛粪!为啥用?呢?只因后来山上真的出现了三头大黄牛...每一头都膘肥体壮,山主气势十足,居然将正站在悬崖边望龙角峰巍峨的我们赶离它们的领地,大家都没来得及合影留念。那节点,人牛对视片刻,“有趣”说散养的牛都是有野性的,大鹏一声:撤,大家赶紧拐入下山的小路,不料黄牛们居然追过来,尤其那头头牛,紧盯着我们不放,啊啊啊。多亏小路狭窄,它们盯视片刻,转身离去。它们是不屑于下来吧?大家虚惊一场,百分百幽默一句:人家刚才那是驱逐...我补刀:咱不怕,我的手套背部是大红色,它们都怕红!自家先生悠悠一句:斗牛士手里拿的可都是红布~啊啊啊,我居然记反了,捂脸中。刚才撤离时,我和大鹏在最后,已来不及再下一层,只能将身体藏在小路旁的树丛里。这么一纠正,难不成黄牛是追着我的红手套来的?后怕中...
其实,沿途的牛粪早已无言的诉说此山是它们的地盘...小小松果与它们和谐共存中,嘿嘿,不知松果是自落,还是有人恰巧丢弃在它的身旁,必须抓拍记录。
壮胆抓拍人牛奇遇
对面就是龙角峰
眺望龙角峰
男子汉们是在挑战么?
沿途的牛粪无言的诉说
接下来的这一段下山路状况频出,属直上直下的石头夹带土的路况,脚底极易打滑,我又采用坐着下移的方法下山,结果,裤子右后臀处磨破...多亏大鹏带了外套,先生也带着的,大鹏一摸面料,坚持用他的,说是材质不同,抗抻拉摩擦...而我却只能是小心翼翼的站着走,保护大鹏的外套不受伤害。后面的路也很给力,不再出现那种路况,只是普通的林间小路。这一段路有点长,却是真的徒步,顺着曲折的小路大家终于来到了盘山路竹林寺景区路段。路上,百分百兄弟总结裤子磨破,鞋子打滑裂口(有趣的鞋子)通通说明这种质量的装备不适合此等强度的户外,学习啦。回家路上开始琢磨自己的裤子该缝啥面料呢?
又见绣线菊不见偶的帽帽啦
回程的山路多好走啊
当大家双脚踏在公路上,才从内心感觉已走出大山(其实吧,大家依旧行走在泰山里,只不过大家对天外村的盘山公路太熟悉啦。所谓走出大山,是相对比石人山而言哈),归家开始。
百分百的帽子被吹落
大家说好再也不爬石人山!今天是丢盔卸甲平安归的一次旅途。“有趣”在石人山上的石洞里静思后决定打电话给武警救助(被大家调侃),无有信号...趣宝宝只好发愿求助泰山老奶奶保佑。后半程,他恢复了幽默开心的性格,突破了自己的承受极限,他是今天收获最大的一个,可喜可贺。玉树临风的百分百和自己先生貌似没啥大的波动,这段路程对他俩而言强度尚可。昨夜,大鹏和“在路上”俩兄弟喝酒至凌晨,睡眠严重不足,徒步中又对我们鼎力相助,多谢大鹏,可累惨他了。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挑战自我成
小结:此线路,无有专业人士带队,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