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方回应东京奥运金牌“掉皮”事件
日方回应东京奥运金牌“掉皮”事件
日方回应东京奥运金牌“掉皮”事件,虽然已经结束十多天了,但关于东京奥运会的消息却一直在网上发酵。8月24日,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体操冠军朱雪莹晒出自己的金牌,称自己最开始发现掉了一小块皮,以为脏了就用手抠了下,没想到又掉了一大块
东京奥运会金牌“掉皮”事件引起外界关注。24日,《环球时报》记者联系采访东京奥运会奖牌制造商——日本造币局,对方表示,尚未关注到此事,东京奥组委可能对此进行调查。
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冠军朱雪莹23日晚在个人微博(@白桃乌龙小圆子)上发问称,你们的奖牌…也能抠掉一层皮吗?她说,自己没有故意抠金牌,因为发现奖牌上缺了一小块,以为脏了,用手蹭了蹭没有变化,于是抠了一下,没想到掉皮了。
中国网民的评论令人忍俊不禁。有人称“再抠抠兴许抠出巧克力”“质量还不如义乌小商品批发”,也有人质疑“这就是日本的匠心精神吗”?
公开资料显示,东京奥组委委托日本造币局生产包括残奥会在内的约5000枚奖牌。19 64年东京奥运会、1972年札幌冬奥会以及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奖牌均由日本造币局生产制造。
24日,日本造币局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相关问询时表示,尚未关注到“金牌掉皮”一事。至于“金牌掉皮”是否由于技术制造原因引起?能否予以更换等问题,日本造币局表示,东京奥组委可能对此进行调查,具体问题请咨询东京奥组委。《环球时报》记者随后联系东京奥组委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东京奥运会官网介绍称,日本造币局约有20人负责奖牌制造工作,4人一组,每天工作8小时可完成15至20枚奖牌。除了制造奖牌的.金属模具之外,还要将东京奥组委提供的金属材料制成圆型,用机器同时印制正反两面,经过加工、着色、处理阴影等工序之后,最终完工。
2020年东京奥运会奖牌直径为85毫米,最薄部分7.7毫米,最厚部分12.1毫米。其中金牌重量约556克,银牌重量约550克,铜牌重量约450克。这些奖牌是东京奥组委向日本社会公开收集包括废旧手机在内的小型电子设备用于提炼再生金属来制作的。日本造币局奖牌制造团队负责人表示,制造奖牌的难点在于要保证每块奖牌的质量符合要求,“第1枚和第5000枚奖牌不能不一样”。
日本媒体和网民格外关注金牌掉皮事件。有日本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称,“运动员好不容易获得的奖牌,奥组委应该积极予以更换”,还有人建议“在颁奖之前,就应确认好奖牌质量”。
虽然已经结束十多天了,但关于东京奥运会的消息却一直在网上发酵。8月24日,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体操冠军朱雪莹晒出自己的金牌,称自己最开始发现掉了一小块皮,以为脏了就用手抠了下,没想到又掉了一大块。朱雪莹发文之后,却引起网友集体调侃,称“再抠下去能抠出巧克力”。
在东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媒体曾报道过奖牌的材料来源,无论是金牌、银牌还是铜牌都是用各种废弃的电子产品提取物制作而成的,根据不同的比例打造金、银、铜牌。官方的说法是为了宣扬环保理念,日本奥委会曾发布声明,希望运动员不要用嘴咬奖牌,因为是废弃电子产品提取物制成,对人体存在安全隐患。
在每届奥运会上,奖牌是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之一。虽然日本一直以环保国家自居,奖牌设计采用废物利用本无可厚非,但质量如此之差,着实令人意外。当然,奖牌出现质量问题,并不只是东京奥运会才出现,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就有运动员反馈过奖牌的问题。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在男子柔道60公斤级项目上获得铜牌的巴西选手菲利普·基塔代对奖牌爱不释手,就连洗澡时也随身携带。有一次洗澡时,奖牌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导致出现破损,奖牌表面也出现凹痕,最后联系了奥组委得以更换。
出现问题最多的是里约奥运会奖牌。在这届奥运会上,共有5.93%的奖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就连金牌也出现生锈、掉色的情况。在收到问题后,里约奥组委大面积召回了问题奖牌,进行修复或者更换,在送还时建议选手将奖牌放入盒子保存。
在历届奥运会上,含金量最高、最贵重的奖牌,当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金镶玉”了。“金镶玉”顾名思义采用金和玉两种材料,设计上透着满满的中国风。为了避免出现摔碎的情况,“金镶玉”在金属和玉璧的微小空间内,涂上了一种特制硅胶。
奖牌的带子也是经过特殊处理,防水防火,不容易褪色。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的一名俄罗斯选手家里曾突发火灾,大部分东西都烧毁了,只有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完好无损,连带子都保存完好。新闻曝光之后,“金镶玉”奖牌乃至北京奥运会都再度引发网友热议。
二、@东京奥组委,汪顺的金牌也掉皮了,回炉重造还是更换在线等
1、正当人们还在广泛讨论的时候,24日,隔离结束的游泳运动员汪顺返回家乡,面对媒体的采访,他直言自己的金牌也掉皮了。汪顺讲得清清楚楚,自己偷偷抠了一下,金牌就掉皮了。
2、看来,东京奥运会的金牌质量确实有问题!轻轻一抠就掉皮,难道表面糊了一层纸?奥运金牌是每个运动员的终极梦想,是他们用多年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换来的,是巨大的荣誉,跟生命一样贵重,就这种质量,这么脆弱,这么经不起抠?
3、奥运金牌是对每个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运动员的最好褒奖,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定会保存很久,会一直传承下去,和冠军运动员一样,必须经得起考验,经得起磨练,经得起大风大浪,轻轻一抠就出问题,试想一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一定会面目全非……东京奥运会,难道要用这种方式让人们记住吗?
4、看看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金牌,实实在在的真金不怕火炼,外国运动员的金牌掉在火里烧了也好好的,质量真是杠杠的,对得起运动员的努力和付出。而东京金牌掉皮,相信汪顺决不是最后一个,会接二连三的出现。
5、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造出这样的金牌,东京奥组委确实该给个说法和解决办法了。有媒体说疫情影响入不敷出节约成本,也有说为了环保。这让我们想起了奥运村的纸板床,说结实也结实,绝大多数运动员睡了都没事,说不结实也的确有人睡断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宣传的再好,大体重运动员还是担心会断,摔伤了影响比赛,这种情况奥组委负责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中国举重队大级别小可爱李雯雯直接打地铺了,睡在地上虽然不太舒服但却有安全感,这一点是纸板床给不了的。
6、言归正传,拿着掉皮的金牌,运动员的心里一定不舒服,会留下很多遗憾,本来是东京奥组委的问题,为什么要让他们别扭呢?因此,强烈呼吁东京奥组委立即检查奖牌质量,给公众和运动员一个交代,问题查实后尽快回炉再造,给所有运动员更换奖牌。如果充耳不闻,佯装不知,将会被千夫所指,成为奥运耻辱,该作何选择呢?@东京奥组委,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在线等你们的回复。
三、东京奥组委或调查金牌掉皮事件 奥运会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举行奥运会,而奥运会上的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那么金牌是否是金子做的,因此我们便了解一下东京奥组委或调查金牌掉皮事件?奥运会金牌是不是纯金的?
东京奥运会金牌“掉皮”事件引起外界关注。24日,记者联系采访东京奥运会奖牌制造商日本造币局,对方表示,尚未关注到此事,东京奥组委可能对此进行调查。公开资料显示,东京奥组委委托日本造币局生产包括残奥会在内的约5000枚奖牌。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2年札幌冬奥会以及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奖牌均由日本造币局生产制造。东京奥运会官网介绍称,日本造币局约有20人负责奖牌制造工作,4人一组,每天工作8小时可完成15至20枚奖牌。除了制造奖牌的金属模具之外,还要将东京奥组委提供的金属材料制成圆型,用机器同时印制正反两面,经过加工、着色、处理阴影等工序之后,最终完工。
不是。根据每块金牌至少要包含6克黄金和92.5%的白银,金牌的制作直径最少60mm,厚度至少要有3mm。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金牌就不是纯金的,是由昆玉和黄金做成的金镶玉。但是在早期奥运会中出现过纯金制作的金牌,例如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摩尔举行的第五届夏季奥运会上的金牌就是由纯金制作而成的,但为了控制奥运会的成本,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纯金打造的金牌了。黄金本身就属于贵重物品,而奖牌本身的价值在于荣耀,因此,用黄金作为金牌,本就没有必要。奥林匹克一直倡导的精神就是运动,如果把钱都花在奖牌而不是体育场所和机械上,就是舍本逐末了。
按照奥组委的规定,镀金不低于6克。银牌则是百分之百纯银,铜牌中95%-98%的成分为铜,再加上一部分锌。奖牌重量:金牌244.5公克(1公克=1克)、银牌269公克、铜牌224公克。依照国际奥委会宪章规定,奖牌材质的比例,像金牌是92.5%的纯银,其余为纯金的材质电镀在表面,重量约有13.5公克。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金牌比上届里约奥运会的略厚,为12.1毫米,重量约为556克。这就是说,以现在市场平均价每克黄金价值78.61美元计算,东京奥运会的金牌中至少有6克,那价值就是471.66美元。而现在银价为每克1.11美元,一枚金牌中剩余的550克银可折价610.50美元。假如获得金牌的奥运选手单纯将这块金牌以市场价出售,可以获得7000元人民币。
奥运会奖牌制作最好的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含金量超过10%,这与以往奥运会金牌的金含量不足9%相比,是极具收藏价值的,况且2008年奥运会极具中国特色,所以收藏价值更好。所以金牌如果抛开收藏价值的话,其价格大概在2000元左右。但是收藏价值要区别对待。其实在赛场上,每一名运动员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为了备战奥运会,枯燥的一年又一年在坚持,在刻苦训练,浑身伤病。所以每一名运动员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OK,关于奥组委或查金牌掉皮和奥组委给金牌得主发多少奖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