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庆前7天超6亿人次出游,如何看待这个数据
这个数据真的是非常的庞大,因为中国总共14亿人口,现在几乎快到一半的人口都可以有条件出去旅游了,这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方面正在逐步的提高,而且成效显著,而且从这个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国人他们越来越开始享受生活,喜欢在出行中体会快感。
1.在精神层面,由于这次疫情的原因,我们在家里面呆了好几个月,精神上肯定会有些许的焦躁不安和巨大的压力,国庆趁着这8天的假期出门游玩可以放松我们的心情,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且还能看看国家的大好河山。
2.在经济方面,国庆出门游玩,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经济在逐步的上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且国庆出门游玩也可以拉动国家经济的增长。
3.在健康方面,国庆出门游玩使我们的心情愉快,那么我们的身体也会更加的健康,同时出门游玩,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让我们远离电子产品,这样对我们的视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1.健康方面,由于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的结束,我们出门游玩要时刻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在人多密集的地方,一定要带好口罩,以防病毒感染。
2.交通方便,国庆出门游玩的人数非常的庞大已经达到了6亿,虽然这个数字非常值得高兴,但是国庆期间最严重的就是交通问题,各个高速公路都有严重的交通拥堵,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路线,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以上是我个人对国庆期间出门游玩的建议和观,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底下留言。
二、国庆长假共6.37亿人次出游:你去哪了
中国旅游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解读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市场数据:
●问:文化和旅游部昨日发布国庆节、中秋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如何评价这组数据?
●答:无论是与去年国庆节假期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的同比,还是与劳动节、端午节假期恢复程度的环比,我们都可以从官方数据得出结论:依托国内超级大市场,我国旅游经济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情境下全面复工复产复业新阶段,旅游消费信心全面恢复,旅游发展潜力全面释放。与端午节假期相比,恢复进度分别提高了28个和39个百分点。人均每次旅游消费也有明显增加,旅游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进一步稳固,全年旅游发展预期有望从谨慎乐观转向相对乐观。
假期八天,游客总体满意度85.71分,景区满意度86分,较端午节的85分进一步提升,说明广大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是高度认可的。
●问:每当假期结束,各地旅游部门都会发布旅游接待、旅游收入数据和工作总结,请问中国旅游研究院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吗?
●答:根据现行的《文化和旅游调查统计制度》和工作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负责假日期间国家层面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的数据生产,各省、市、县级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在地的假日旅游市场统计工作。根据“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不宜对各地自行发布的旅游接待数据进行简单排序。旅游经济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自有知识产权和相关专利,对各地假日旅游接待人次进行专题测算。
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游客接待规模位居前列的省份有:1.广东、2四川、3.湖南、4.山东、5.河南、6.广西、7.江苏、8.河北、9.安徽、10.湖北。前十位游客接待省域中,东部沿海地区仅占3席,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排名20开外,内蒙古、甘肃、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开阔地区游客接待排名较以往假期明显前移。
相比劳动节和端午节假期,哈尔滨、西安、武汉、兰州、西宁、长沙、海口、沈阳、重庆和大连等城市旅游市场复苏幅度领先。
●问: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还有夜间旅游,都是业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这个假期,能看到哪些新变化?
●答: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数据显示,长假期间85.0%的游客参与了各类文化休闲活动,其中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的游客比例分别为41.8%、40.5%和27.1%。游览文博场馆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游客仍占多数,达66.5%。
在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文物展陈不断创新,文博场馆越来越成为广大游客愿意到访的新空间。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的“屹立东方”等20多个精品展,敦煌研究院、首都博物馆等11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举办的“文物的时空漫游展”,用数字技术将文物“唤醒”。
各级各类文艺表演团体为观众和游客奉献了丰富多彩的剧目。艺术家走进车站、机场、码头和景区,“快闪”歌唱祖国,为旅程注入深厚的家国情怀,提升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作为新晋“网红”的福州市金鸡山公园茉莉花厅,假日期间吸引了25万人到“半山腰”看书看风景。
文化遗产受到游客追捧,多数游客愿意参与目的地文化活动,分享目的地美好生活。贵州丹寨把蜡染等非遗项目带进景区,吸引游客流连忘返,带动小镇的酒店和客栈入住率多日达到满房状态。
各大景区、主题公园和公共场所的群众文艺表演,特别是艺术引领、科技支撑的旅游演艺项目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武汉的《夜上黄鹤楼》、西安大唐芙蓉园的《大唐追梦》、温州的《塘河夜画》、无锡的《运河夜游》、河南建业的《宋城千古情》等沉浸式夜间演艺项目广受游客追捧,往往多次加演,还一票难求。上海、南京、福州等地推出的“博物馆奇妙游”,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延展了游客的体验时空。北京延庆的世园草莓音乐节平均票价300-400元,每天吸引00后的年轻人远道而来,也为流行文化的产业化运营和私域流量变现找到了新的消费场景。
●问:从数据上看,疫情防控、旅游安全、文明旅游有哪些新进展?
●答:疫情以来,在中央的统一要求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预约、限量、错峰、有序”已经成一种常态,“无预约,不旅游”“光盘行动”也成为游客休闲消费的新习惯。数字技术在出游预约、行程安排、客源分流、消费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假日期间,实行实名预约的同比增长3.5倍多,除部分开放式免票景区外,超过94%的5A级旅游景区实施分时预约制度。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调查显示,长假期间82.8%的游客不同程度体验了预约,仅有2.5%的游客对预约体验表现出负面评价。
●问: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和数据中心,请问中国研究院对全年旅游经济形势怎么看?对地方和业界有什么建议?
●答:结合宏观经济和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市场表现,我们对第四季度旅游市场恢复和产业振兴保持乐观的预期,预计全年旅游经济呈“U型”恢复和振兴发展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入出境旅游市场取决于国际疫情、签证限制、航空开放等条件,预计四季度仍将在底部盘整,部分国家和地区会逐步恢复国际航线,解除对我旅游禁令,入出境旅游市场有望根据各国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冬明春逐步恢复。
希望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结合假日旅游市场数据,在前三季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全年形势研判的基础上,对年底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加强对出境旅游需求回流的形势研判,引导行业产品和业态创新方向,对入境旅游也要提前谋划,不能等到市场恢复了,产品和服务却跟不上。
目前,要进一步扩大冬季旅游产品的优质供给,巩固全年旅游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重视冬季冰雪、避寒、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需求的变化,指导冰雪资源富集区根据地方特色,结合民宿、运动、度假、温泉、研学等开发新的冬季旅游项目及产品,加强在冰雪资源匮乏的南方地区开展冰雪旅游宣传。
三、据文旅部统计国庆假期前7天,实现旅游收入达到了多少
一年一度的国庆小长假又到来了,今年小长假赶上了,中国现在正要大面积复苏,经济的的目标上面由于今年年初的一个疫情,加上国际大环境的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今年的国庆假期经济复苏是极为的重要,国际上面对待这一次的国庆假期的消费和经济发展状况都是特别的重视,包括国家多个部门对于这一次的长假是尤为的看重。根据文旅部统计国庆假期前7天,实现旅游收入达到了近几年的一个新的高度,大约有4566.6人民币亿左右的一个收入。关于这一次的收入为何会如此的暴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第1点就是今年的国庆假期正好赶上了一年一度的国庆和中秋,两个节日在一起过。在以前的话,这种情况根本是没有的,大概千百年来才会遇见一次,但也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国庆假期显得极为的重要。许多人会从远方回到自己的家中,趁着这一次的国庆假期和家人进行团聚,所以今年回家过小长假的人会特别多,旅游人数达到了近5.5亿人,可想而知今年的旅游人数是有多么的庞大。
其次就是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一直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个人生活还有物质生活追求会越来越多,水平也会越来越高,所以现在人们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也在大面积的改善着,所以这时候旅游收入也会跟随着这样的脚步大面积增长。
最后一点就是今年是较为特殊的一年,由于新冠疫情的一个原因,在过大年的那一段期间当中中国人被迫在家躲避这一次的疫情,所以在上半年消费旅游市场是非常的不景气,但这一次国庆小长假,国家大面积鼓励和推广旅游市场的一个开放。
好了,关于国庆前7天超6亿人次出游和国庆前7天超6亿人次出游是真的吗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