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七月网4260

一、简述心身疾病诊断、治疗原则。

①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躯体诊断、心理诊断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躯体诊断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以及心理、人格发育情况、早年生活经历及遗传情况等;在体格检查时,应想到某些病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或者说是“心理、自主神经症候群”或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心理诊断常用方法是晤谈、心理测验、心理生理学检查、行为观察等。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常用方法有眼心反射、皮肤划纹征、皮肤温度测定。②心身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生物医学手段在躯体水平上处理现存的病理过程,另一方面必须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加以干预或治疗。具体方法有:适应环境(尽可能帮助病人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应激源)、药物治疗(当病人负性情绪水平很高或已维持很长时间、认知能力很差时,可以选用某些改善情绪的药物来控制过度的心理生理反应。当病人的情绪通过药物作用变得较为平稳后,他们接受医生所给予的正确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主动纠正自己原来的认知偏差的能力也会明显提高)、心理治疗(目的在于影响病人的人格、应对方式和调整情绪)。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二、心身疾病的疾病治疗

心身疾病的治疗应强调综合性治疗原则,即在原发病躯体治疗的同时兼顾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治疗。原发病的躯体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或解除症状,如溃疡病的抗酸治疗。要巩固心身疾病的治疗,减少心身疾病的复发,如果结合心理治疗与必要得精神药物治疗,常常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疗效。

心身疾病的治疗方式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药物的合理利用可以为心理治疗创造条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对各种具体患病器官的对症治疗外,大部分心身疾病患者是适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以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为主要目的。目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抗焦虑药物有:丁螺环酮、苯二氮窧类,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可服用谷维素以调节脑功能。对于难治的病例也可以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无利培酮、奥氮平或喹硫平。

由于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对心身疾病特别适用。临床资料表明,小柴胡汤、龙骨牡蛎汤、半夏厚补汤、承气汤、甘麦大枣汤、逍遥散、建宁汤等常用方剂,对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病理反应者有良好效果。为了能使用得当,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使用。针灸对消除症状可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但应循证取穴,配合电刺激以增强效果。此外,还有松弛训练以及理疗、水疗、体疗、气功、太极拳、催眠和暗示治疗、道家认知治疗等,对心身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三、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应排除哪项

(1)心、身同治原则: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但对于具体病例,则应各有侧重。(2)心理干预目标:对心身疾病实施心理治疗主要围绕以下三种目标:①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②消除心理学病因:帮助其改变认知模式,改变生活环境以减少心理刺激,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病因学因素;③消除生物学症状:这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故选E。

关于本次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