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李文亮医生的英雄事迹(李文亮医生的英雄事迹200字)

七月网2120

一、在疫情期间有哪些感人的事迹

帮患者吸痰、辅助建立人工气道、清理气道分泌物……作为一名呼吸治疗师,此次受表彰的夏金根,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堪称“离病毒最近的人”。整个武汉战“疫”,夏金根和同事一共接诊了整整100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绝大部分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例。

李文亮医生的英雄事迹(李文亮医生的英雄事迹200字)

李文亮,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2月1日,李文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公布了其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息。2月7日李文亮医生经全力抢救无效,于凌晨2点58分去世。

在“疫情的风暴之眼”,他拖着“渐冻”之躯,踩着高低不平的脚步,与病毒鏖战、与死神较量、与时间赛跑,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他是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春节前夕,武汉市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化验员甘如意回到湖北公安县老家过年。可刚回到家她就得知为防疫情扩散,离汉通道关闭,去武汉的公共交通停运,就连从村里到县城的路都封了。

“就是骑自行车,我也要回武汉!”甘如意语出惊人。4天3夜,300公里!通过骑自行车和搭顺风车的方式,甘如意只身返回了疫情“暴风眼”武汉。2月4日一早,甘如意回到卫生院迅速投入工作,当天就为二十多位发热患者做了检验。

离汉通道关闭前夜,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桂小妹意识到,这将是一场非比寻常的战役。她简单收拾了洗漱用品,把女儿送到父母家。“妈妈要去社区保护居民,外公外婆就交给你保护了。”这一走,就是74天。

在74个日夜里,桂小妹带领着同事在社区走访排查、消毒消杀、转运病人……“常常一天就吃两顿饭,晚上忙到半夜一两点,累了就在活动室的沙发上眯一会儿。”两个多月下来,桂小妹瘦了10斤。

二、抗疫英雄事迹

1、张静静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管护师,老家山东菏泽人。大年初一(1月25日)一大早,张静静等5人主动请缨,作为齐鲁医院第一批医疗队员,于大年初一晚上背上行囊,驰援湖北。对于张静静来说,她也深深地爱着孩子,深爱着丈夫,深爱着父母。不会不知道援鄂的艰险,正是这种家的情怀、家的责任使她的境界升华!那就是她同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职业,对于家与国非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国家,对她来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她把爱给了孩子,给了丈夫,给了父母,给了他人,给了社会,给了祖国。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2、李文亮(1985年10月-2020年2月7日),男,满族,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曾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2020年3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追授李文亮“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4月2日,李文亮被评定为烈士。

3、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三、关于英雄事迹的作文素材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英雄的作文素材,一起来看看吧!

读了李文亮医生的感人事迹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些反抗者的艰辛和可怕的疫情。

李文亮是第一个明白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人,但人们并不相信。然而,李文亮继续与疫情作斗争,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感染疫情死亡。李文亮不顾个人安危,不顾防疫思想,舍己救人的无畏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许多白衣天使,像李文亮一样,在灾难中出现。他们放弃了家庭,照顾每个人。他们致力于在武汉前线抗击疫情。他们很团结,整天睡觉吃饭。他们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让我们尽快出去活动,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每天站在社区门口无私服务每一个人的志愿者。他们一直站在门口为居民出入口,为居民进小区测温,永不离开。他们值得尊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尽管这一流行病正在威胁着我们,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就能克服困难。因此,白衣天使和志愿者都是最美丽可爱的反向行走者。

黄继光,男,汉族,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出生,1951年4月参军,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超级英雄”荣誉称号。时任第15军135团第2营通讯员。1952年10月,他所在的营对上甘岭597.9高地进行了反击。当4号和5号阵地放下后,部队伤亡惨重,前面又发现了新的火力点,反击受阻。这时,他挺身而出,带领两位同志执行爆破任务。在击落了几个掩体后,野外的机枪前还有一个地堡火力点。他忍着枪伤,径直上前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穿孔,用生命换取了胜利。

17年前,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17年后的这个冬季,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老人,再次成为绝对的超级明星、全民偶像。

他的言谈举止令全网疯狂刷屏,令无数人为之振奋与动容,很多经常看偶像剧的女性朋友都说:没想到被一个老爷爷圈粉,毫无抵抗。

84岁,在这个绝对需要安享天年的年龄,支撑他出山,承担如此大的身体与精神负荷的,绝对是医者仁心和国士风范。

84岁高龄的钟南山,是一位长者,一位医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位老师这样概括: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勇于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一直在寻找读书之用,教育之本,或许这就是吧。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