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最早的数学著作(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

七月网1320

一、世界上最早的数学著作是

世界上最早的数学著作,是中国公元前一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这本书不仅是数学著作,确切地说,它是讲述当时的一派天文学说"盖天说"的天文著作。书中记载了用勾股定理来进行的天文计算,还有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这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记载。

最早的数学著作(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

二、中国第一部数学著作是什么

1、《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

2、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

3、《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它们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4、第一章“方田”: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形、扇形、弓形、圆环这八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另外还系统地讲述了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方法。

5、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提出比例算法,称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

6、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7、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

8、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

9、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

10、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这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果,传到西方后,影响极大。

11、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

12、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章算术

三、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哪部

1、《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

2、《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据说原书没有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其证明是三国时东吴人赵爽在《周髀注》一书的《勾股圆方图注》中给出的)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以及怎样引用到天文计算。)

3、章鸿钊曾经明确地将《周髀算经》的形成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商高问答;第二期,陈子问答;第三期,陈子以后的文字。这样的划分,是许多人都默认的一个事实。

4、正如陈方正在总结前人对《周髀算经》成书过程的讨论时所说:《周髀》不但不是个人的著作,甚至也未必是单一性质的著作,而可能是由多个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相关、相类但并不相同的学说、理论,逐渐累积而成。

5、因此,将《周髀算经》单纯视为表述盖天说的自洽体系,而忽视它的层积性质,是不甚恰当的。笔者也赞同将《周髀算经》的形成划分为三个时期。具体而言,上卷之一,商高与周公的问答,应该是《周髀算经》的原始文字,它反映了早期的以商高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以及数学之为用的认识。

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髀算经

文章分享结束,最早的数学著作和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