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机致癌是真的吗
1、真的,你可能不知道,手机绑架你生活的同时还威胁着你的健康。沉迷手机不仅阻碍正常社交,还会引起颈椎病、抑郁症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在美国,由专家小组审查的一项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500万美元资助的国家毒理学项目(NTP)的研究结果出炉了!
3、根据研究表明:手机可能会增加患脑癌的风险。
4、专家组发现手机发射的射频辐射与心脏和脑部肿瘤有关,至少在动物身上提供致癌性的证据。 NTP的研究人员将数千只老鼠暴露在手机辐射的两种辐射下,每天开始9个小时,从子宫开始,最后以自然死亡告终。
5、结果显示,暴露于辐射是增加某些心脏和脑癌风险的决定性环节。一些证据显示,在暴露的雄性大鼠心脏中存在癌性神经鞘肿瘤。还有一些证据表明,雄性大鼠中患有癌性胶质瘤(脑瘤)。此外,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垂体癌和肾上腺癌的发病率也显着增加。
6、接触的辐射越多,风险就越大,呈现出了剂量依赖关系。在被手机辐射的雄性大鼠中也发现肾上腺髓质肿瘤发病率的增加。
7、研究人员还指出,在雄性和雌性大鼠中,一种罕见的心肌病或心脏组织损伤也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此外,他们还指出,即使是射频辐射所引起的疾病发病率的最低增加也可能对健康产生广泛的影响。
8、这并不是唯一一项提供手机辐射危害证据的研究。在《环境研究》期刊上发表的一项意大利研究支持了NTP研究的结果。 Ramazzini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尽管在意大利的研究中使用较低的辐射水平,但同样罕见的恶性肿瘤的大大增加与在NTP研究中发现的一致。另外,在对人类手机用户的流行病学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类型的肿瘤。
9、★使用扬声器模式或有线耳机-拨打或接听电话时,最好使用扬声器模式或耳机来限制辐射。当你的手机紧贴你的耳朵时,辐射主要通过大脑吸收。
10、★多发短信-与通话相比,手机在发短信时发出的辐射较少。
11、★信号不足时避免使用手机-手机在网络较弱时会尝试搜索信号,此时便会释放出更多的辐射。因此,当信号较低时最好避免使用手机。
12、★避免将手机放在口袋里-即使没有在使用手机,手机仍然在寻找信号。
13、★不要在任何类型的交通工具上拨打电话-由于车辆不停地移动,手机会不断地重新连接到天线,因此此时地辐射暴露程度会增加。此外,在汽车或电梯这样的封闭金属中的辐射更大。
14、★睡前关机-睡眠时最容易受到毒素和辐射的伤害。许多人睡觉时都把手机放在身边或床头柜上,这很容易将他们暴露在辐射和电磁场中。即使在飞机模式下,人们仍然会受到辐射,因为手机电池仍会发出辐射。
二、手机可以致癌吗
1、对于手机对人体的危害性,科学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根据英国媒体3月30日的报道,一名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通过研究得出惊人结论:使用手机比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人们使用手机超过10年,患脑癌的危险将增加1倍。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手机危害健康的最新、最严重的警告。
2、据英国媒体报道,这项研究是由澳大利亚顶级的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维尼·库拉纳负责的。在过去16年间获得医学界14个奖项的库拉纳教授是堪培拉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神经外科专业的副教授。
3、库拉纳发表过30多篇有关手机对人体有危害的论文,他对100多份关于手机影响的报告进行了研究。库拉纳的研究被称为“可靠的科学研究”,他的研究对象都是使用手机在10年至15年的人。
4、库拉纳在去年10月的一份报告指出,使用手机10年以上者患脑癌的危险增大一倍。今年年初,法国政府警告人们不要使用手机,尤其是儿童。德国也建议民众尽可能减少手机使用。同时欧洲环境署要求制造商减少手机的辐射。
5、库拉纳承认手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但是他总结说:“从大量的证据来看,使用手机与脑肿块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库拉纳相信这个结论将在未来10年内得到证实。
6、库拉纳称,癌症发病至少需要十年,这使早期的研究都不可信,因为当时很少有使用10年以上的用户。库拉纳介绍说,手机的广泛使用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脑肿瘤的潜伏期大约为10年的时间。所以,在2008年至2012年,将可能发现使用手机这种科技和人的脑肿瘤的增加之间的关系。
7、“确诊恶性脑肿瘤等于宣布生命结束。”库拉纳断言,如果政府和厂商不能立刻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那么在未来10年内全球范围的脑肿瘤死亡人数将剧增。“届时再从医学上进行干预恐怕为时已晚”。目前,香烟每年夺走500万人的生命,而全世界有30亿手机用户,是吸烟者人数的3倍,库拉纳据此认为,手机的危害将比香烟更严重。
8、手机电磁波辐射10分钟西红柿分泌“紧张分子”
9、法国的研究人员在把西红柿置于手机的电磁波辐射中10分钟后,西红柿分泌了一种生物学家们十分熟悉的“紧张分子”,这种物质只有在植物腐烂的时候才会出现。
10、经过推理,科学家们认为,手机的使用很可能会诱发人类的脑瘤、听觉神经癌和不育症的发生。
11、本报综合报道英国手机运营商协会上周否定了维尼·库拉纳教授的报告。他们认为这仅是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普遍性,并且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相悖。
12、第2招:手机尽量不要放在口袋、腰间和床头;
13、第3招:接通手机最初5秒,避免贴近耳朵;
14、第7招:怀孕早期最好少用手机。(广州日报)
15、手机没电便冒冷汗英国人逾半患上"无手机恐惧症"
16、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邮政署调查访问2100名受访者,结果发现53%人声称当他们手机无电、电话卡余额不足、遗失手机或没有网络覆盖时,便心情紧张,作呕或冒冷汗,估计逾1300万人患上21世纪症状“无手机恐惧症”(Nomophobia)。
17、研究显示,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络是人机不离的主要原因。53%受访者承认,他们会因为无法使用手机与人联系而担心,情况与结婚日前一天、准备迎接新工作岗位或去看牙医所面对的压力水平相若,逾半受访者更声称他们因此从不关上手机。(中国新闻网)
18、以色列科学家称手机在5分钟便足以触发癌症
19、手机的辐射会否致癌,科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但在日前,以色列科学家声称,手提电话释放的辐射在短短5分钟便足以影响脑细胞分裂的情况,有可能触发癌症,再度掀起使用手机是否安全的争议。
20、据报道,以色列魏茨曼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在实验室内让人类和老鼠细胞接触875兆赫的低量辐射,这个频率与手机使用的相似,但实验使用的辐射强度仅为手机的十分之一。研究员发现,细胞外信号调节激素(ERK12)在5分钟后已经开始生成,ERK12能刺激细胞分裂与生长,如果身体不能阻止细胞在不恰当的部位过分生长和分裂,便会诱发癌病。
21、然而有科学家认为,细胞分裂是身体的自然过程,研究未能证明手机对健康的影响。英国生物化学家库克说:“这是个有趣的研究,但他们见到的是过程中一个很短暂的活化作用,以我们所知,这不足以诱发细胞分裂。”
三、手机会致癌物质吗
许多年轻人喜欢给自己的手机穿上个性“外衣”,然而最近一则“手机壳含有超强致癌物”的消息在互联网上疯传,一时间不少市民对手机壳产生了担忧。专家就此表示,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含有害物质非常少,对身体的影响甚微。
手机网壳是软壳的亚种,以壳身布满网状透气孔而得名,设计通常比较简单。很多用主偏爱手机网壳。原因无他,结构坚固散热快,一眼看去手机显得清爽简洁。
【专家说法:手机套所含苯对人体影响微乎其微】
工艺加工和原材料都可能引发致癌物质,特别是塑料添加剂以及聚合物中间产物反应不完全时,会引发致癌,但网上传的“有点离谱”。
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表现为无色液体,且具有明显的香味。然而,手机套等产品中所含的并非纯苯,而是苯基类高分子聚合物,基本没有毒性,而且在产品出厂时已经挥发。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类产品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
1、首先要看,要选不要太花哨,太鲜艳就要小心了。
2、第二要闻,有刺鼻气味的,或者闻起来恶心的,或者呛眼睛的,都不要选。
3、拿手摸,过于柔软掉色的,或者摸完之后感觉手上有异味,硬度强度特别大的,就不要选。
关于手机致癌和手机致癌是真的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