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大连理工大学资助网(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

七月网250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大连理工大学资助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大连理工大学资助网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大连理工大学资助网(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

大连理工大学的学术研究

2011年度,学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1项,经费15919.9万元,与2010年同期比较,获批项目数增长5.9%,经费更是大幅度增长,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2010年同期增长64.4%。该校获批的项目中,面上项目147项,经费8548.4万元;青年基金102项,经费2509万元;重点项目15项,经费3334.5万元;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1项,经费600万元;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经费200万元;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1项,经费400万元;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经费280万元;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经费20万元;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1项,经费20万元;主任基金1项,经费8万元。获得资助总经费位居全国第17位。

2012年,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268项,经费19392.6万元。其中,面上类项目148项,经费11294.6万元;青年基金87项,经费2117万元;重点项目8项,经费2391万元;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2项,经费600万元;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项,经费1080万元;合作重点项目4项,经费380万元。滕斌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海洋环境灾害作用与结构安全防护”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获得延续资助,经费600万元。

2012年度,学校被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文献1891篇,其中论文1875篇,相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0.5%,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列第15位,该校SCI论文增长速度在科技论文影响较高的前20所高校中位列第二;被工程索引核心部分(Ei)收录论文1880篇,在全国高校列第7位。

根据SCI统计,该校2007-2011年被收录的论文在2012年度被引用2342篇、8019次,在全国高校列第17位;该校2003-2012年国际论文累计被引用9593篇,累计被引72182次,在全国高校列第15位,较上年度位次上升。2012年度该校共有607篇论文被评为“表现不俗的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4位,“表现不俗”是指SCI收录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的世界均值。

2001年-2014年5月,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3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46项。2012年-2014年5月,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馆藏资源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约有299.2余万册。形成以理工科为主,兼顾社科、管理等学科文献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具体包括:外文现刊139种中文图书累计217万册中文现刊1358种外文图书累计52.2万册中外文报纸88种合订期刊27.6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73万册中外文电子期58452种该校博、硕论文44552篇中外文数据库275个平台110个信息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官网2014年7月信息学术期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50年,是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性双月刊。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曾荣获首届中国期刊奖提名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会精品期刊和优秀期刊、辽宁省新闻出版局一级期刊等。被多家国内外检索工具收录为源刊,并和国外几十家大学图书馆进行刊物交换。《计算力学学报》,原名《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是国家科技部批准、教育部主管、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1984年2月创刊,1997年更名为《计算力学学报》。作为中国计算力学领域的代表刊物,主要刊登计算力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设有多种栏目:学术论文、综合评述、工程应用、研究简报、程序设计和程序绍、短文、专题讲座、学术动态、问题讨论等。

是中国力学类核心期刊、中国高等学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论文摘要被《中国力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由《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全刊收录,是德国《数学文摘》收录期刊,美国《应用力学评论》、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2002—2012)的核心期刊,美国《数学评论》、《剑桥科学文摘》的来源期刊。

此外学校还有数学研究及应用(英文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热科学与技术、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等学术期刊。

马力(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详细资料大全

马力,女,工学学士,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学硕士、博士,套用经济学博士后,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工程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中文名:马力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69年11月职业:高校教师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主要成就: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代表作品:《公司伦理的治理效用探析》人物经历,研究方向,主要贡献,参与课题,著作和论文,获奖记录,人物经历2010.7---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套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008.5---2009.6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访问学者。2003.9---2007.12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2.8---2003.8美国爱丁堡罗大学(EdinboroUniversity)访问学者。1999.9---2001.6山东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87.08——1991.0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9----2011.01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2011.02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建设管理系教授。2012.7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社会***: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济南市软科学学会理事。在读学生人数:硕士生10人,博士生4人。毕业学生人数:硕士生6人。研究方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评价、融入社会责任的工程项目治理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工程项目共同治理结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工程项目道德风险分析与防范、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基于循环经济的工程项目多目标最佳化体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等。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与成长战略、企业衍生创业及其与母体大学的互动发展、产业集群机制与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等。主要贡献参与课题公司治理与企业伦理领域: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司治理中的道德审计与道德指数研究。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家道德发展阶段与企业持续成长关联性实证研究。3.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独立董事的第三方法人制度设计研究。4.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公司治理中的伦理治理研究。5.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项目(J05X03):基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公司道德治理研究。6.大连理工大学中央科研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11-2013):融入社会责任的工程项目治理及评价体系研究。区域科技创新领域:1.国家软科学研究计画项目(2005DGQ4D173):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研究。2.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566):高技术产业集群衍生企业成长机制研究。3.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裂变衍生创业与创新网路的演进:基于高科技产业集群的研究。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A630111):企业衍生与创新网路的演进: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视角。5.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BS2010SF003):科技型企业衍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路的互动机制研究。6.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4BJZ39):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7.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6BJZ009):科技型企业决策递进机理与关联政策研究。8.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9BJGJ15):产业集群风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9.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7BJGZ34)山东省科技人员事业选择及相关因素实证分析。10.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5BJZ49):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互动机制与战略对策研究。11.山东省软科学项目(B2005014):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12.山东省软科学项目(B2005017)基于竞争优势的科技企业集群治理研究。13.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KT1044):山东省高新区企业衍生效应的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14.山东省统计科研重点课题(KT0511):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现状的统计分析与对策研究。15.济南市软科学计画项目(051120-2):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化成长研究。16.济南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1BGI11):济南市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衍生效应研究。项目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领域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4BTJ010):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的统计分析。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2004F02):用马尔可夫链预测中小城镇规模研究。3.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06JDB037):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研究。4.山东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J02J19):知识资本评估研究。5.山东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J00R27):直接投资项目的组合管理和风险防范。著作和论文[1]马力,臧旭恒.企业衍生研究述评.管理学报,2012.10。[2]马力,陈学中,原雪梅.高技术产业投资风险的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7)。[3]陈学中,马力,李光红.投资项目选择的评价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0)。[4]马力,齐善鸿.基于激励-保健理论的顾客满意理论与服务系统研究.科研管理,2005(2)。[5]韩静轩,马力.现阶段我国劳动就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统计研究,2001(7)。[6]韩静轩,马力,苗丽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计量经济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1(6)。[7]马力.公司伦理的治理效用探析.当代经济科学,2010(2)。[8]马力,齐善鸿.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述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9]齐善鸿,马力.顾客满意的双因素分析.经济管理,2002(14)。[10]曾昊,马力,齐善鸿.面向突发事件与危机的企业管理新路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11]赵历男,马力,李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化的利益机制探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6(6)。[12]马力,臧旭恒.企业衍生:高技术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现代经济探讨,2012(4)。[13]马力,臧旭恒.企业衍生效应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4)。[14]马力,王悦,庞克锋.产业集群机制与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管理研究,2005(9)。[15]马力赵历男.产业集群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探析.科学管理研究,2005(3)。[16]马力,王燕燕.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7(5)。[17]马力,王悦.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3)。[18]马力,史锦凤.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19]张振鹏,马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探讨.经济体制改革,2011(2)。[20]边云,马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科技与管理,2009(7)。[21]马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伦理道德视角透视.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5)。[22]马力.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司治理危机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5)。[24]马力.公司治理制度的失衡与失效及其改革新方向: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考察.现代财经,2010(5)。[25]齐善鸿,马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公司道德指数模型初探.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26]常相全,马力.基于神经网路的经济动员征用补偿估价模型的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06(3)。[27]陶峻,马力.基于顾客价值的知识服务定价策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2)。[28]乐菲菲,马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机率设定法.统计与决策(理论版),2006(11)。[29]马力,韩静轩.中国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30]马力,乐菲菲,李晓冬.微利经济与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4)。[31]马力.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有效途径——组织学习,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32]马力,曾昊,王南.企业文化测量研究述评,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5第10期全文转载。[33]马力,屈雅.企业核心能力识别方法研究.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4]马力,苗丽安.我国建材工业技术进步测定及预测方法研究.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35]马力,韩静轩.高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及择优方法,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36]马力,韩静轩,陈学中.我国基础设施业实践BOT投资方式的思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37]马力.论重塑中国企业精神,青海社会科学,2004(2)。[38]张前,马力.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相关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9(5),人大复印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39]马力,李胜楠.不完全契约理论述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40]马力,齐善鸿.伦理道德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本原.学术界,2005(2)。[41]马力,陶峻.以顾客为导向的战略模式及实践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5(4)。[42]马力,柳兴国.公司治理的道德审计现状与发展趋向.现代财经,2005(8)。[43]马力,齐善鸿.道德治理----公司治理的基石.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44]马力,齐善鸿.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企业管理,2005(2),人大复印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45]韩静轩,马力.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测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46]韩静轩,马力,苗丽安.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演变的动态数量分析.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47]马力,常相全.BOT项目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48]LiMa,JingxuanHan.TransformingChinesegovernment’sfunctionsbasedonKnowledgeEconomy[J].ChineseBusinessReview,2004(1):29-34。[49]MaLi,HanJingXuan,ZhangBing-fa,FuzzyOverallEvaluationofHigh-techProjectsInvestmentRisk,Proceedingsof200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Engineering,August2004,Harbin,ISTP。[50]LiMa,LihuaLi,Industiralclusters'recessionrisks:sources,manifestationandcountermeasures,ProceedingsofThe7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anagementofTechnology&Innovation,Nov.2012,EI。[51]LiMa,ShanhongQi.CustomerSatisfactionandServiceSystemBasedonMotive–HygieneTheory,Sev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Commerce,August2005,ISTP。[52]Mali,Yuanxuemei,andLiGuguanghong,EvaluationofInvestmentRiskofLarge-scaleRealEstateProjects,Proceedingsof2005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struction&RealEstateManagement,December12-13,2005,Penang,Malaysia,ISTP。[53]Mali,Yuefeifei,EnterprisesEmergencyandCrisisManagementSystemBasedonSocialCapitalTheory,The1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Management2006,ISTP。[54]MaLi,LiYuliang,WangYue,SOCAFrameworkforEnterprisesManagingEmergencyandCrisi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nstructionandRealEstateManagement2006,ISTP。[55]LiMa,YanyanWang,LihuaSong,IndustrialCluster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High-techEnterprises,ThesixthWuha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Business,May26-27,2007,ISTP。[56]LiMa,LihuaSong,YanyanWang,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ofRegionalInnovationAbilityUndertheViewAngleofIndustrialCluster,TheSeventhWuha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Business,May2008,ISTP。[57]LiMa,LihuaLi.High-techSpin-offs'OperationalRiskAsses***entSystem,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2011,41(1),EI。[58]LiMa,FeifeiYue.IndustrialClusters’TalentsAgglomerationEffectsonHigh-techEnterprises’Innovation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Science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Nov.2010,EI。[59]LiMa,YanhuiZhao.StrategicAnalysisoftheConstructionofRegionalInnovationSystemintheCityofJinan,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egionalEconom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2010,ISTP。[60]MaLi,ChuxiaoMei.IndustrialClusters’EffectsonPromotingSMEs’Financing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ForumofHRStrategyandDevelopmen,2010,ISTP。[61]LihuaLi,LiMa.AnalysisofPerformanceinHigh-techListedCompaniesonKnowledgestorageandspillover,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ScienceandServiceSystem,June2011,EI。[62]FeifeiYue,LiMa.Co-integration***ysisofhighereducationandeconomicgrowthinShandong,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BusinessandE-Government,ICEE2011-Proceedings,EI。获奖记录1.研究报告“基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公司道德治理研究”2010年8月获山东省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位。2.研究报告“公司治理中的伦理治理研究”2010年12月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第一位。3.研究报告“公司治理中的伦理治理研究”2012年5月获辽宁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位。4论文“高技术产业投资风险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判”2005年10月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奖一等奖,第一位。5.论文“基于激励-保健理论的顾客满意理论与服务系统研究”2007年7月获山东省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位。6.论文“FuzzyOverallEvaluationofHigh-techProjectsInvestmentRisk”2006年3月获山东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位。7.课题研究报告“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互动机制与战略对策研究”2009年10月获山东省第二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位。8.课题研究报告“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与竞争力研究”2006年1月获得济南市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位。9.论文“道德治理--公司治理的基石”2005年3月获第二届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研究生联合学术节征文比赛二等奖,独立作者。10.研究报告“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化成长研究”2010年3月济南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位。11.论文“企业文化测量研究述评”2007年1月获济南市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位。12.论文“Evaluationofinvestmentriskoflarge-scalerealestateprojects”2006年11月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第一位。13.论文“IndustrialCluster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mallandMediumHigh-techEnterprises”2009年1月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第一位。14.论文“评价风险投资项目估算精度的DEA方法”07年9月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第二位。15.论文“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创新”2008年12月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第二位。16.研究报告“用马尔可夫链预测中小城镇规模的理论研究”2010年9月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第二位。综合奖励及荣誉称号:1.2005年获得“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荣誉称号。2.2006年获得济南市青年科技奖。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

2018考研交流群586254585

考研的同学对于研究生的学费,奖学金,助学金这些相关的信息应该都比较关注。猎考考研小编整理了“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相关信息,供考生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以下为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费及奖助政策

1、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需缴纳学费,学费标准按辽宁省物价局批复的各类研究生收费标准执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工商管理硕士生(MBA)、公共管理硕士生(MPA)和工程管理硕士生(MEM)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批复的文件执行)。

2、我校统筹政府投入、学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和社会捐助等资金,建立健全硕士研究生奖励资助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分为: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硕博连读专项奖学金。三类奖助学金可以同时兼得。

(1)硕士研究生助学金面向学制内所有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不含MBA、MPA和MEM),最低每生6000元/年,最高每生9600元/年,覆盖面可达100%。

(2)学制内的所有全日制硕士生(不含MBA,MPA,MEM)均可申请享受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10000元/年,二等8000元/年,覆盖面可达70%。

(3)学校为所有硕博连读的硕士生,设立硕博连读专项奖学金,额度为1000元/月。从第三学期硕博连读考核通过后按月发放,直到该生转为博士研究生为止。

3、院系和导师为研究生设置“助教”和“助管”岗位,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研究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岗位津贴。

上述规定的具体执行细则参见当年的校发文件。招生过程中,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参照执行。

二、奖励名额及标准

第六条学校研究生国奖总名额按照当年财政部、教育部下达情况为准,学校按各基层培养单位可参评学生数比例分配名额,各基层单位按照“不同类型(学术型与专业型),名额均布”的原则进行评审。

第七条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为3万元/人,硕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为2万元/人,如有变动,按照上级文件执行。

第八条对在社会工作、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学校单独划分奖励名额,由研究生工作处组织评审。

第九条学校单独划分奖励名额设立优秀推免生国家奖学金,具体实施细则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另行制定。

第十条对硕士二年级同学,学业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对硕士三年级及博士生,各基层单位以科研业绩为主的原则,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自行制定评审细则。

三、参评对象及基本条件

第十一条所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委培、MBA、MPA、MEM等培养类型学生)均可申请参加评审。

第十二条硕博连读博士生通过考核转入博士阶段的第一年和直博生的第二年应按硕士研究生身份参评,之后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参评。参评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应以取得博士学籍后、以大连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进行申报。

第十三条参评研究生国奖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学习成绩优异;

5、多方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工作、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并取得良好工作业绩或成绩者优先考虑。

6、科研能力突出,有公开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发明专利、获得校级以上科技奖励者优先考虑;

7、高年级在校生原则上要求至少获得一次校“优秀研究生”称号。

第十四条有以下情节之一者没有研究生国奖参评资格:

1、在学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受到纪律处分者;

2、参评学年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

3、博士生中期考核不合格者;

4、出现论文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者不得参评,若其获评,学校将视其情节严重程度决定是否予以撤销奖励、追回奖金;

5、超过基本学制的研究生不得参评(各类研究生基本学制参见《大连理工大学各类研究生基本学制与学位申请年限的规定》大工校学位〔2012〕3号)。

以上内容摘自《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

推荐阅读》》

第一篇各省市政策

山东省出台多项研究生奖助政策设立学业奖学金

天津出台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

江西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河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覆盖所有人增设学业奖学金

江苏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申请限额研究生每年12000元

重庆新增研究生资助政策40%的硕士生可获1.4万资助

浙江省出台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政策

四川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每年奖励8千元

2014年研究生教育收费第一年湖北公布奖助学金政策

安徽:研究生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

第二篇国家政策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

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

以上是猎考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猎考考研。另外,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2018考研,猎考考研推出了全年集训营、OL乐学、名校推免培训班、精品网课,以及考研直播课堂,针对每一科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历年考研国家线及34所自主划线高校复试分数线

全国各研招单位联系方式汇总

<br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yjs/

关于大连理工大学资助网,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