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婴儿翻身晚和智力发育有关吗?宝宝翻身晚是智力发育慢吗

七月网478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婴儿翻身晚和智力发育有关吗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婴儿翻身晚和智力发育有关吗以及宝宝翻身晚是智力发育慢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婴儿翻身晚和智力发育有关吗?宝宝翻身晚是智力发育慢吗

宝宝翻身晚是智力发育慢吗

很多的小宝宝在三个月的时候就会翻身了,但是也有一些宝宝翻身的时间比较晚,家长就会比较着急,眼看着别人家的宝宝都会翻身甚至能爬了,但是自己家宝宝还不会翻身,很害怕宝宝发育迟缓,长大了之后不如别的宝宝聪明,那么宝宝翻身晚长大了笨吗?

首先,家长要对宝宝翻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虽然说人们普遍认为宝宝在三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掌握翻身这个动作了,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一个宝宝的身体发育轨迹都是不一样的,宝宝自身的胖瘦也不一样,所以翻身时间有早有晚,这跟宝宝的智力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不能单凭宝宝翻身早晚来判断宝宝长大了是否聪明。

其次,有些小宝宝之所以翻身晚,是因为宝宝长得比较胖,胖宝宝活动本来就不方便,即使宝宝想翻身也翻不过去,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另外,宝宝翻身的早晚和父母的引导也是有关系的,有的父母会通过玩具等各种方式引导宝宝翻身,这样的宝宝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会翻身的时间自然就早一点,而没有父母引导的宝宝会翻身的时间自然就会晚一些。

宝宝翻身的时间有早有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宝宝翻身有早有晚,但大多数孩子会在三个月左右学会翻身。翻身是宝宝的第一个运动手段,很多家长按照"三六九等爬"的说法,准时期待着宝宝第一个大动作的到来。但实际上,宝宝翻身的时间是因人而异的,翻身的状态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宝宝翻身必须在颈部用力足以支撑头部的基础上进行。

在4-7个月的婴儿中,学会翻身是正常的,具体实现翻身的动作、时间则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在三个月前翻过一次身后,就再也没有翻过身,有的孩子跨过翻身或省略翻身而能直接开始坐或站,也有的孩子站着,突然开始学习翻身,有的宝宝因为被突然送过去,然后受到惊吓而讨厌翻身或太胖的孩子翻身也会很困难。

翻身的早晚与孩子的运动功能、神经发育等因素有关,甚至与宝宝的体形和睡姿也有一定关系。因此,为了孩子翻身或翻身时间比较晚而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对于宝宝的成长,父母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关注宝宝的运动功能的发展和智力的发展,但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在健康检查时询问医生。

正常情况下,宝宝三个月就会翻身,但对你来说是冬天后只有四五个月的宝宝可能会翻身晚,因为在宝宝刚学会翻身时穿得太厚,防止宝宝活动,而春天天气暖和,宝宝穿得少,会很快翻身。不要担心,这个季节宝宝学什么都快。

条件分析:宝宝在三个月左右就会翻身,这个时候就开始出现大动作的成员了,而有些宝宝比较不胖,或者穿的棉衣比较多,所以翻身会比较晚,家人要帮助宝宝,积极练习翻身,以防宝宝大动作发作时出现迟缓,影响宝宝的正常视力和接触其他事物。其次,要注意给宝宝添加鱼肝油,促进钙剂的吸收,定期复查微量元素血常规等指标,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一般孩子超过什么时间还没学会翻身,代表发育迟缓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这句话说的是孩子大运动发展的平均时间,很多第一次当妈妈的人总会把这句话当做一个标准,比如孩子已经3个月了还不翻身,是不是发育迟缓?孩子六个月了怎么还不能独坐,是不是发育迟缓?尤其是和自己同龄的宝宝已经可以熟练掌握某些技能,妈妈们就会焦虑到不行,难道自家孩子真的发育迟缓?

很多家长都是过度紧张,婴儿发育有自身的发育标准,千万别盲目的把发育晚当做是发育迟缓。

大运动的发展的规律

从上到下,婴儿大运动的发展规律遵循从上到下的规律,最早发育的是头,其次是躯干,最后是四肢。婴儿最早大运动是胎头,这个技能在出生后两个月就可以做到,随后是翻身,坐起,开始学会使用手臂,最后学会手部和足部运动,最后直立行走。也就是一个孩子不会抬头一定是不会走路的。

从近到远。以身体中部为起点,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比如上身的大动作是从肩膀和手臂开始的,其次是肘,腕,手,手指。

由大到小。孩子的运动会先学会大肌肉收缩引起的大运动,之后才能学会小肌肉收缩引起的小运动。

阶段性和联系性。阶段性指孩子的运动发现都会在某一刻特定时段,比如三翻六坐,三个月翻身,六个月开始坐。连续性指的是孩子运动发现需要遵循一个接一个的规律,不可能没有坐先学会了爬。

大运动发展的过程

1个月,婴儿的胳膊和腿总是喜欢屈状,两手握拳,这个时候孩子趴在床上,头只能短暂的离开床几厘米。

2个月,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放松开,可以有意识的抓住小玩具,喂奶的时候立刻会做出吮吸的动作,趴在床上头可以离开床面,头可以在身体的支撑下抬得时间越来越久。

3个月,趴着可以把头抬起来,竖抱脖子不在摇晃,仰卧的时候四肢上举,还不一定能翻身,不过在大人的帮助下可以从侧卧翻到俯卧。

4个月,宝宝的脖子越来越有力量,趴在床上的时候可以撑起整个上半身,头可以抬起到90度,眼睛可以主动搜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大部分的宝宝会在4个月掌握从仰卧到俯卧的翻身技巧。

5个月,大部分宝宝直到5个月开始,才能够熟练的开始掌握从仰卧到俯卧。不需要任何帮助,这个时候逐渐练习靠坐,不过大部分宝宝坐不稳。

6个月双手扶在宝宝腋下,他可以在大人腿上进行跳跃,可以独坐,但是不稳,尤其会倒向后方,所以可以在孩子腿前放一个玩具来支撑,也可以在后背放东西靠。

7个月,独坐的时间越来越长,可以从趴的姿势转变为坐姿,开始爬行。不过很多宝宝开始爬行是腹部用力,就像青蛙一样,甚至有些宝宝还没有前进,先开始倒着爬。

8个月,完全可以独坐,坐的时候身子可以180度来回转。开始学会手膝爬行。

9个月,爬行时可以随意更换方向,爬行的距离越来越远,能够从爬到坐,从坐变爬。已经不满足于平面爬行,可以爬上沙发或者矮床。

10个月,开始扶站,扶物行走。

11个月,能够独站几分钟,走路早的宝宝已经可以不扶独立走上几步,不过因为不稳会频繁的摔跤。

12个月,宝宝完全可以开始自己独立行走,不过偶尔还会自己摔跤。

上面是1岁内的婴儿大运动发展过程,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展速度,孩子大运动发展不一定遵循以上时间表,不过大运动的发展比平均时间最迟不要落后超过3个月,超过3个月可能是孩子发育迟缓。比如应该3个月翻身,但是很多孩子五六个月才开始,也算正常,但是过了半岁还不会翻身就要小心了了。

精细运动发展过程

婴儿的精细运动以手指发育为主。

3玩手,指0-3个月宝宝开始学会玩自己的手,虽然大部分宝宝的手还是呈拳头状。

3个月后开始无意识抚摸。也就是孩子孩子的手开始张开,无意识会抚摸襁褓,或者抱着自己的妈妈,或者无意中碰到的东西。这种抚摸动作被认为孩子开始了一种认识活动。

4-6个月,开始随意的抓握动作,这标志着孩子手部动作有了重大发展。因为想要抓住玩具除了要张开手,还需要手眼协调,因为孩子需要把玩具从一堆事物中分化出来。

7个月后,双手开始协调动作,孩子开始从一只手抓,变成两只手抓,两只手还可以相互传递。

9个月开始,婴儿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细小的物品,比如手指食物,比如一个圆球。

婴儿手指动作越来越精细,代表着孩子智力发展的越来越好。因为手部运动的发育能够促进脑结构和功能的成熟,可以促进孩子认知系统的发展。

所以宝宝的精细运动越熟练越好,虽然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都是被写在基因里的,但是孩子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时间却是可以被改变的,那就是家长后天的引导,所以婴儿的发育不仅和孩子有关,更和主要抚养人有关。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