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在哪呀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这是一座距今2000余年规模宏伟的石窟群,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
佛教传入中国后,沿途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其中以敦煌莫高窟规模最大、跨越时间最长。莫高窟现存前秦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石窟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主体,皆有壁画或塑像,今存487个洞窟,占据了近1000米的崖面。北区今存248个洞窟,除了5个有壁画或塑像外,其他几乎没有装饰。
经学者考证,这些石窟是僧侣修行、居住等生活窟。据《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记载,其中十六国晚期7窟,元魏18窟,北周15窟,隋70窟,初唐44窟,盛唐80窟,吐蕃时期44窟,晚唐60窟,五代32窟,宋43窟(含重修),西夏82窟(含重修),蒙元10窟。
扩展资料:
敦煌石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石窟是佛教的艺术宝库。
一开始由突厥人建造的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
在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最後,在维吾尔族人的祖先——回鹘人时期建造了最後最完整的壁画和石窟,并且重建了大部分佛教史迹画等等,现在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在哪儿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从中国绘画美术的门类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都有千年历史,自成体系,数量众多的特点,都可成为独立的人物画史、山水画史、动物画史、装饰图案画史。特别是保存了中国宋代以前即10世纪以前如此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的实例,这是世界各国博物馆藏品所未见的。
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洞窟达200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500多件。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也有曲谱和其它音乐资料。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面貌。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在哪
莫髙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鸣沙山东南麓断崖上。
莫髙窟南北长约1600多米,排列五层,经过十多个朝代的扩建而成。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
敦煌菩萨敦煌石窟中的佛像千姿百态,尤以菩萨的容貌姿态真实丰满。菩萨像揉合了东西方女性美的特点,她的塑像被称为“东方维纳斯”,她的画像被称为“东方圣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