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的意思
夏天过去冬天又来,春天又秋天,夕阳下山水流向东方,将军和战马如今在哪?只见野草和野花长满一地,令人更加忧愁。
暑去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出自哪里
暑去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出自明代汤显祖写的《南柯记·系帅》。意思是一年四季怎么变化,太阳都会在西边落下,水往东流。
出自:明代汤显祖的《南柯记·系帅》
原文:
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
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
译文:
一年四季怎么变化,太阳都会在西边落下,水往东流。将军的战马现在在哪里呢,惆怅像这地上的野草一样遍地都是。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
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野草闲花满地愁 龙争虎斗几时休什么意思
这是板桥道情的一首开场诗~~~~表达的基本意思是:痛惜光阴流逝,感慨年华之不永~~~~
这首诗,颇有宿命、庸俗之义,格调并不高。之所以这样,是其功用使然。作为“道情”这种民间曲艺的开场诗,如果真是清隽高雅反而不搭调。
一句句解释过来,就是一篇文章,实在懒得写了,于是想起N年前一位红袖网友的文章来。再于是就给你搜了出来,作者是:dugupiaoxu,以下是作者原文:
这是一首慨叹人生并带有警示劝诫意味的诗。此诗一开篇便营造出了一幅时光流转的景象,给人一种很阔大的感觉,似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无力感。在时间面前,一切都显得渺小、脆弱,因为时间终将洗刷、带走并淹没一切。在此,本诗的基调也就显现出来了:不必过于执著、留恋甚或陷溺于某一事物。由此铺展开来,所谓的功名富贵,死生穷达及时运的好坏飘浮不定,难以捉摸,都是命所使然。似乎强求的努力都只是徒劳,只会不断地枉增自己的烦恼与痛苦,因为时运的不确定性会让你的付出没有结果,很有可能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在此种状况下,你会感到心力交瘁,说不痛苦和没有烦恼那也似乎是自欺欺人。因而,还是顺从命运为好。具备了这种心态,接下来,在碰到失败的时候,仍不放弃,依旧保持着向上的姿态,拥有那份不以物悲的镇定;而在春风得意,功成名就之时,也不会因为过于欣喜而迷失了自己,以至于找不到方向。在此时,需要的是不以物喜的淡然与豁达。或许正如我们的韩兄所说:什么功,什么名,最终还不是化作棺材上的一缕尘埃。最后一句是对全诗的定音,回应句首。那些曾经有过激烈争斗、血腥厮杀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零星的野草和散乱的闲花。可以说这是对那些好战、企图心和欲望心太强的人的辛辣讽刺,在那些争夺中,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这一切都化作云烟消散了。他们甚至还不如这些野草闲花,因为他们的存在远比不上这些野草闲花。野草闲花或许拥有了天长地久,而他们却始终没有。就是这样,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我们看到的好像只是由野草闲花所勾起的无限愁意。这样的结局很让人感觉残酷,但是这却是真实的事实。
繁华背后似有无尽的落寞,成功所带给我们的东西似乎也只是七彩泡泡,看似美丽光彩,其实却有好多无人知晓的无奈和痛楚,而这美丽光彩也只是一瞬间的事。这便是我透过此诗看到的和所理解到的。整首诗读起来是低沉的,找不到任何令人高扬起来的因子。它似乎要人们不要再作积极的努力,只要安命顺命就可以了。很像佛语所言: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如果真的照此做了,那么我想肯定会逍遥一生。可是,事实情况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不是那种会知足的人,也不是那种甘于现状的人,大家都很积极,积极地去追求,积极地去争夺,积极地竞争……越是积极,就越是无法停止下来,越是为物所扰。久而久之,生活的情趣全没有了,活在此世上好像是一种错误,是一囚禁。其实,这是一种自己为自己画地为牢。要解开此牢,只要我们明了此诗背后的意蕴,就会很容易实现这一点。这也正是哲思者马可奥勒留所告诫我们的:人的一生是转瞬即逝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今天活着,明天就变成了灰尘。我们应该妥善安排这短暂的过程,满意地离去。就像果实成熟后脱落一样,你也应该感谢在你成长的那棵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