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阴间恐怖的诗句
1.关于阴间的诗句
关于阴间的诗句1.描写阴间的诗句
碧烟碧烟,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
只是到最后,不知在无常爷心中,窈窕的究竟是那个爱碧烟的人,还是名碧烟的鬼。
——君子以泽《奈何》
只是,在阴间的最深处,忘川河旁,幽幽灯笼高挂红楼。陈旧的古筝磊在窗台上,再无人奏乐。一具白森森的枯骨握着毛笔,倚栏而坐,独自画着红衣美人皮。
——君子以泽《奈何》
只是,在阴间的最深处,忘川河旁,幽幽灯笼高挂红楼。
她的脚下入死地;她的脚步迈向阴间。
.数千只灯笼慢慢向大海漂去,给死人返回阴间指明道路。
死亡的绳索缠绕我;阴间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难愁苦。
梦破之际,泪干之余,总不免幻想,假设在人间之外真有一个阴间,那该多好埃
既然我似乎死在某个地下室了,那就算是刚从阴间回来的吧。
这阳间行人来来往往,这阴间游魂匆匆忙忙,却不管经历多少生离死别,迎红送白,也猜不透那些许天心月圆,华枝春满的禅意,堪不破湖央莲羞,穹苍鸟尽的先机。
地狱不在阴间地府,就在人间,真正的罪恶也并不是,白骨铺砌的荣耀,鲜血铸就的辉煌,而是在这个群魔乱舞、野兽横行的世界上,生而为人,却浑然不知为何而信仰……
你的威势,和你琴瑟的声音,都下到阴间。你下铺的是虫,上盖的是蛆。
你下到阴间,阴间就因你震动,来迎接你。又因你惊动在世曾为首领的阴魂,并使那曾为列国君王的,都离位站起。
有时候觉得,我和你的世界,就像阴间看阳间,远到让人心颤。
恶人,就是忘记上帝的外邦人,都必归到阴间。
梦破之际,泪干之余,总不免幻想,假设在人间之外真有一个阴间,那该多好啊。
这阳间行人来来往往,这阴间游魂匆匆忙忙,却不管经历多少生离死别,迎红送白,也猜不透那些许天心月圆,华枝春满的禅意,堪不破湖央莲羞,穹苍鸟尽的先机。
2.关于“地狱”的诗句有哪些
"地狱"在我国古代类似于“地府”。
1、临终诗
【作者:唐寅】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2、地狱界偈
【作者:释遵式】
三界无别法,一切唯心造。是故于日夜,当自勤观心。
心欲起诸恶,速灭如救然。心欲起诸善,爱护如珍宝。
行恶虽少顷,未来受苦长。为善向菩提,永证常乐果。
3、观地狱图
【作者:贯休】
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
4、鱼灯引魂开地府,夜夜晶光射幽户。
——古镜词(并序)【作者:刘基】
5、一旦神魂归地府。应难龋空教泪点多如雨。
——渔家傲【作者:梵琦】
6、天堂地府,善恶由心,死生迷悟争先。
——神光灿赠张九郎【作者:谭处端】
7、七魄有缘归地府。三魂无分上天。
——瑞鹧鸪【作者:王哲】
3.有关于地狱生死轮回的诗词文章
生死轮回
佛教在描述了生命的种种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生死轮回的生命观。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是无常无我的。一方面,从宏观上看,大千世界不断生生灭灭,反复呈现出四种状态,即:成(世界的成立期,即形成状态)、住(世界的存续期,即相对稳定状态)、坏(世界的破坏期,即趋于毁坏的状态)、空(世界的空漠期,即虚无状态),如此循环反复、无始无终。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一切有情众生,在不断的生死轮回过程中,也反复呈现出四种状态,即:中有(死后至再生之间的存在)、生有(脱离中有、托胎之初刹那的存在)、本有(出生后至死亡之间的存在)、死有(临终之刹那的存在)。与此相应,佛教认为,一切有为法,都具有生、住、异、灭四相。不论是器世间诸法,还是有情众生,始终都处于生灭变迁的过程中。以有情众生之一期生命而言,生相,指一念托胎,十月满足,而生此身。住相,指出胎以后,住于世间。异相,指红颜不再,年老体衰。灭相,指业尽命终,身亦坏灭。在生死流转的过程中,有情众生都要受到业力的支配和心力的影响。由于在本有状态,有情众生受业与造业的情形千差万别、各有不同,从而决定了在中有状态,其生命的内核(心识、神识)必然面临未来的生命形态的种种选择。这种选择不仅是主观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心力的影响),但更是客观的(受生前已经形成的业力、因缘的支配)。所谓主观,指的是在生死之际,有情众生的神识依照生前造业、结缘与修行的性质、程度,可以发挥自己心力的作用,甚至可以了脱生死、自主生死或自主选择投生之处。所谓客观,指的是生死轮回及投生之处,系由众生的善恶业力感招而来,是众生的心力所无法改变、无法逃避也无法拒绝的。
由此可见,生死轮回的枢机是业力,而生死轮回的种类则有许多。从大体上看是六道轮回,但在六道轮回中,有升有沉、有苦有乐、有千差万别的情状,使整个宇宙生命呈现出无限的丰富多彩。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地狱、饿鬼、畜生多受苦报,难以修行去解脱生死轮回,阿修罗、天则多受福报,易耽于福乐之中,故也难以修行至最高的解脱境界。唯有人最适合修行,是解脱生死轮回的最佳生命形态。
至于生死轮回中具体的升沉苦乐之业报,则有种种不同的情形。以人道之生死来去为例,人死之后的去处不外乎有如下几种可能:修行得解脱者,或往生净土,或乘愿再来;未得解脱者,则根据其生前的善恶业因而升沉于三界六道之中。其中,修行禅定有成就者,生于色界或无色界诸天;未能修行禅定但有诸多善业者,则根据其善业的性质,或生于欲界诸天,或生于人间;善业虽多而烦恼尤其是瞋心、慢心重者,则生于阿修罗道;恶业多者,堕为畜生道;恶业更重一些,堕为饿鬼道;罪恶极重者,堕为地狱道。反过来,从人出生的角度而言,则生于人间者,要么是佛菩萨等乘愿而来;要么是人转世投生;要么是天人、阿修罗福报享尽,转而投生为人;要么是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的众生罪报受尽,转而投生为人。由于芸芸众生的善恶业报因缘千差万别,所以,同样是人,其秉性、遭遇也各不相同,从而使得滚滚红尘,演变出千千万万的善恶罪福、悲欢离合的悲喜剧。大而言之,也使得大千世界,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环境。
4.形容地狱的词句
地狱词句: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寂寂寥寥,烦烦恼恼,尽皆是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
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只因不忠不孝伤天理,佛口蛇心堕此门。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皮开肉绽,抹嘴咨牙,乃是瞒心昧己不公道,巧语花言暗损人。
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垢面蓬头,愁眉皱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蠢,致使灾屯累自身。油锅狱、黑暗狱、刀山狱,战战兢兢,悲悲切切,皆因强暴欺良善,藏头缩颈苦伶仃。
血池狱、阿鼻狱、血池狱秤杆狱,脱皮露骨,折臂断筋,也只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堕落千年难解释,沉沦永世不翻身。地狱情况:其第一狱以人间3750年为一日,30日为一月,12月为一年,罪鬼须于此狱服刑一万年(即人间135亿年)。
其第二狱以人间7500年为一日,罪鬼须于此狱服刑须经两万年(即人间540亿年)。其后各狱之刑期,均以前一狱之刑期为基数递增两番。
如此计算,到第18狱之刑期,已相当于人间2.3乘以10的25次方年以上。罪鬼堕入其中,痛苦已无法形容。
3概述编辑。
5.有关“地狱”的句子有哪些
1.世间本就没有真实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地狱天堂,一念之间。——阎魔爱《地狱少女》
2.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柏拉图
3.你让我生活在地狱,我就毁掉你的天堂。——Dr·大吉《极度分裂》
4.让我们穿越最深的地狱,然后直抵天堂!——江南《龙族》
5.假如你选择的是地狱的尽头,请让我与你一起堕落!——《偷星九月天》
6.与其在天堂为仆,不如在地狱为主。——弥尔顿《失乐园》
7.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会再制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尼采
8.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圣经》
9.穿越最深的地狱,而后直达天堂!——江南《龙族》
10.红尘乱,我挡;地狱开,我去;四海怒,我渡;苍生阻,我覆。——天下归元《扶摇皇后》
11.如果一个人的感情得到了解脱,那么另一个人将走向可怕的地狱。——张爱玲
12.地狱里空空荡荡,魔鬼都在人间。——莎士比亚《暴风雨》
13.不幸的人往往如此。他珍惜生命,却看见地狱就在他的背后。——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14.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程浩《地狱在身后》
15.你脚踩的地狱只是天堂的倒影,我唇角的故事也是时间的灰烬。——《知乎》
6.关于奈何桥的优美诗句
奈何桥在中国道教和汉族民间神话观念中送人转世投胎的所在,在这里会有一名称作孟婆的年长女性神只,给予每个鬼魂一碗孟婆汤以遗忘前世记忆,好投胎到下一世。奈何与佛教毫无关系,梵语Narakade的翻译就是意译:地狱,而它的音译是"那落迦",并不是"奈何"。
奈何桥相关的诗词有很多:
《黄泉路》
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
三生石前无对错,望乡台边会孟婆。
《此生》
步及黄泉路,踏上奈何桥;
又见忘川河,相聚望乡台。
颤刻三生石,一碗孟婆汤;
前世未厮守,今生亦无缘。
奈何桥上奈何魂,忆思前尘奈何生。
孟婆汤下红尘忘,唯盼来世不逢君。
《藤缠树》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谁若97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相恋只盼长相守,奈何桥上等千年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不怕永世堕轮回,只愿世世长相恋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不羡西天乐无穷,只羡鸳鸯不羡仙
《此生》
步入黄泉头不转,近闻忘川心无涟。
踏破奈何欲回首,及至望乡空悲叹。
回顾三生泪难断,怎奈忘情至眼前。
仰首饮尽此世泪,祈及下生不茫然。
关于重庆丰都的奈何桥,有两幅桥联分别为:
积德修行,奈河桥易过
贪心造孽,尖刀山难逃
三步跨过奈河桥,知尔是善是恶
一气走通金银道,赐汝发福发财
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句子
1,最可怕的,是人心;比人心更可怕的是贪心;然而永存不朽的,是恒心。
2,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居心不良的朋友远比近在眼前的敌人可怕得多。
3,人心如此诡谲如此善变,比任何天险都要可怕。妖魔们吃的是人身,可人杀的却是人心。
4,人变了不可怕,怕的是人心,一旦变了,那才是最令人可怕和失望的。
5,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固然可怕,但他们来自一个更可怕的地方,人心。
6,江湖可怕,比江湖更可怕的,是人心,恶人可怕。比恶人更可怕的,是正道。
7,涉世未深的她告诉我:鬼怪可怕,多年后,已涉世的她告诉我:鬼怪不曾有人心可怕。
8,爱情,比人心可怕,坏人因爱情,可以回归善良,好人因爱情,可以误入歧途。
9,人心哪,不见的时侯,觉得可怕,可见了,才发现,什么才叫真正的可怕。
10,如今终于明白,盗墓笔记里那句“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的真正含义,人心,真他妈的恶心。
11,暴风雨往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来临前的平静,这掩饰了它残暴的本性,动摇了人心。
12,可怕的不是冷漠,而是明知冷漠却还是冷漠。所以可怕的不是年纪,而是人心。
13,人说「比神鬼更可怕的,是人心」那吴三省一定是拥有人心的神鬼。
14,一本书上写过,比鬼魂更可怕的是人心,而人心,没有谁能预测到。
15,吴邪向来天真那怕听过人心可怕,因为他有小哥所以不必害怕,可我有你却提心吊胆。
赞美女鬼的诗句
1.关于女鬼的诗句
关于女鬼的诗句1.描写女鬼外貌的句子
美丽的女鬼:她长得很美,长长的柔顺黑发,一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酒窝,长裙,妩媚、娇笑,一时间,阳光都洒满了她身一样,你的视线,全集中在她身上了。
可怕的女鬼:两个深深的眼窝,直径有十厘米左右,各自有横径3厘米的血流下来,她嚎啕着,整张脸是变形着的,像崎岖的山脉与山谷呈现在你的面前,它的牙齿尖利的,然而,并不完整。一时间,你从她身上,她的空洞的眼里看到了你自己的恐惧,惊慌,动容,忿恨,怨悔,黑暗,邪恶,仇恨……等等所有的负面情绪。为什么?你扪心自问,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害怕着,退后了一步
(不要害怕哟~恶鬼不吃人。嘻嘻仅仅是描写而已。):)
2.描写女鬼外貌的句子有哪些
1.猛地一个转身,一个脸色惨白披着血纱的女鬼出现在他眼前,她的眼睛像两个血洞,头上披着撕成一条条的破烂灰纱。她抬起胳膊挥动纱袍,一团带着地窖里的霉味的烟雾朝他扑来。
2.她长得很美,长长的柔顺黑发,一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酒窝,长裙,妩媚、娇笑,一时间,阳光都洒满了她身一样,你的视线,全集中在她身上了。
3.白天,她回到冥界,抱着腿坐在黄泉路边。依旧是红衣若血,黑发如墨。她叼着一朵曼珠沙华,漠然地看着这路上行色匆匆的魂。
4.她美丽的嘴角,总是微微地扬起,挂着一抹讥诮,似是在嘲讽世间。她有一双莹白的手,修长的手指,亦无血色。只是美丽的指甲上,涂着血色,分外妖娆。她穿着狭长的缎鞋,镂空雕花,仍是血红色。她有一头美丽的及腰长发,纯粹的墨黑,齐齐的刘海遮住了修眉。风起时,发丝飘扬,掩住了娇媚的脸容。衣袂翻飞,妖冶而诡异。
5.两个深深的眼窝,直径有十厘米左右,各自有横径3厘米的血流下来,她嚎啕着,整张脸是变形着的,像崎岖的山脉与山谷呈现在你的面前,它的牙齿尖利的,然而,并不完整。一时间,你从她身上,她的空洞的眼里看到了你自己的恐惧,惊慌,动容,忿恨,怨悔,黑暗,邪恶,仇恨……等等所有的负面情绪。
6.血慢慢从她的眼睛里流出来,腐蚀着它那略带白色的脸,然后深深的陷下去。她眼睛没有眼珠,但她还是一步一步的向你走来了。
3.描写女鬼外貌的句子
美丽的女鬼:她长得很美,长长的柔顺黑发,一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酒窝,长裙,妩媚、娇笑,一时间,阳光都洒满了她身一样,你的视线,全集中在她身上了。
可怕的女鬼:两个深深的眼窝,直径有十厘米左右,各自有横径3厘米的血流下来,她嚎啕着,整张脸是变形着的,像崎岖的山脉与山谷呈现在你的面前,它的牙齿尖利的,然而,并不完整。一时间,你从她身上,她的空洞的眼里看到了你自己的恐惧,惊慌,动容,忿恨,怨悔,黑暗,邪恶,仇恨……等等所有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你扪心自问,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害怕着,退后了一步(不要害怕哟~恶鬼不吃人。嘻嘻仅仅是描写而已。)
:)。
4.古文《女鬼》全文
屈原——《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里,辛夷车兮结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类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徙离忧。
那是一个等待的故事。或许当时夜色已近,或许天边已经起风,一场大雨势在必行。
在蜿蜒的山路上,仿佛有人,一步一徘徊地转侧在等待的路上。昏暗中,她的周身散发着山中天然清新的香草芳香,弥漫着纯静高洁的迷人气质。
她是谁?这样一个女子,为何在这无人的山路上苦苦等待?她所等的那个人,又具有怎样的品貌,是否会珍惜她的思恋?山路悄悄,她窈窕的身影纤尘不染,她迷惘的眼神顾盼流连。风渐渐吹进了山路,携起了百草的共鸣。
风中仿佛有个声音在问:山中的女神啊,为何还要等?她默默不语,俯身采一束灵芝在手,爬上山的顶峰。在云海缭绕的天地之间,执着等待她所思慕的那个人。
雷声突然大作,雨点骤密起来,等待的喜悦与执着在雨中渐渐打湿,化作浓浓思愁。她的面容结满悲哀的芳香。
所等的那个人,为何失信不来?所作的种种设想,在空暗的山路上化作冰冷的雨点。她黯然神伤,徐徐转身归去。
走过的路上,香草独自憔悴。笔至于此,有所思悟。
这只是我笔下理解的山鬼,却远远不是屈原描摹的女神。我能感知她以薛荔为衣,以女罗为带,既含睇,又宜笑,且善窈窕的美好姿态,却无法完全把握她含烟带雨、怅然若失、含蓄哀婉的绵绵思郁。
就像赏一场秋天的雨,我可以描述雨景的如何极致,却无法细切表达那种微妙的情感共振。这一切,却在屈原那富有奇幻绮丽、哀怨愤懑的浪漫主义的诗句中,独自完满了。
可否撩开这缠绕千年的香草情结?让我走近这被称为《九歌》中最美的篇幅——《山鬼》。徘徊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她的影像。
她的出场象一部优秀的电影,开始是远景,颇具朦胧之美,继而镜头由远及近,她的形象逐渐清晰可见,使人感到了具体的美,仪态万方,历历在目。紧接着全诗将方位的变动(山阿——山上——山间),气候的变化(晴朗——阴晦——雷雨大作),情节的推进(赴约——候人——失恋),心灵的波动(喜悦——惆怅——怨愤)结合起来,写得情景交融,和谐动人。
作为一位抒情诗人,屈原在《山鬼》一诗中并未放逸其情感,相反,他从诗中完全退出,使山鬼对“公子”的思念成为叙述而不是歌唱的对象。“山中人兮芳杜若”,山鬼自称“山中人”,自比像杜若一般芳香。
作者对山鬼的怜爱之心也由此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表现出来。压抑主观抒情不是屈原惯做的事,但是在这里,他做到了;与此同时,他也尽量施展了他最具特色的诗歌手段。
我们知道诗歌不仅可以听,可以读,也可以闻。有的诗歌散发出香水味,有的诗歌散发出肥皂味,有的诗歌散发出腐水味,有的诗歌散发出纸张味,而屈原的诗歌,大多散发植物的气息。
《山鬼》一如屈原的其它作品,提到植物的地方很多:薛荔、女罗、石兰、杜衡、辛夷、幽篁、杜若……屈原有博物学家的素质,他集体指给我们看这些植物,他更让我们用鼻子去闻它们的芳香。如果说在《离骚》中,植物具有象征意味的话,那么在这首诗中,植物是物,是景色,是实在,与山鬼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这是一首能闻到香味的诗。在山鬼一诗中,屈原还大量使用叠字以摹画出一种烟雨蒙蒙、湿润且空旷的氛围。
屈原肯定是有意这样做,因为在屈原的其它作品中,叠字的使用从来不曾像《山鬼》这样显眼。此外,本诗虽为骚体,但有七言的效果,而且比近体诗中的七言更加活泼自如。
它的语言方式是两个三字一顿中间加入一个“兮”字作回还效果,非常成功。像“乘赤豹兮从文狸”一句,读来节奏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红色的豹或有花纹的狸印在地上的脚印,甚至可以说本诗语言的节奏是对于动物走路步态节奏的模仿,很有动感,使赤豹、文狸、山鬼的形象如在眼前。
透过这些表面的结构与文字,我渐渐触摸到《山鬼》内在的部分。那里呈现出会合无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
这里面正包含着屈原自己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那样一位品德高洁、与众不同,追求中带有失望与哀怨的女神,其情感、心理遭际既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浓厚的生活气息,更令我们觉得她象一个人,一个“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却备受排挤、遭到放逐、命运多舛、终至怀石沉江的人,一个在作品中以比兴寄托、香草美人之法倾吐内心的追求与慨叹、希冀与焦虑、向往与忧念的诗人。
就如同诗人在其《离骚》中自述的一样:“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前者是女神,后者是诗人,形象皆是如此之高洁、威严、神圣不。
5.描写鬼的诗句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译文: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出自:唐代李贺《秋来》
原文: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译文: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
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扩展资料:
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
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
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
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死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
诗人表面上是说鲍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
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
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e68a84e79fa5e9819331333431356566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