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月村居诗词
南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①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白发谁家翁媪⑤。大儿锄豆⑥溪东,中儿正织⑦鸡笼。最喜小儿亡(读成“无”音)赖⑨,溪头卧⑧剥莲蓬。
注释
①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乐”在此处读yuè
②茅檐:茅屋的屋檐。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ǎo)(也读yùn和wò):对古代老妇的敬称。老翁老妇。
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⑦织:编织。
⑧卧:趴。
⑨亡赖:亡,同“无”。“赖”在这里意思这里指顽皮、淘气。
清平乐的诗句清平乐的诗句是什么
清平乐的诗句有:真个清平乐,享清平乐。
清平乐的诗句有:享清平乐,道人复以碧玉箫作清平乐。结构是:清(左右结构)平(独体结构)乐(独体结构)。注音是:ㄑ一ㄥㄆ一ㄥ_ㄩㄝ_。拼音是:qīngpínglè。
清平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又一体,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曲牌名。属南曲羽调。有二体,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阙同;另一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二、引证解释
⒈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又一体,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⒉曲牌名。属南曲羽调。有二体,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阙同;另一与词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三、网络解释
清平乐(曲调词牌)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同时又是曲牌名。属南曲羽调。
关于清平乐的诗词
《破子清平乐/清平乐》《清平乐·题陈叶篪“清平山馆图”》《清平乐次前韵西野郭安道所寄清平乐,言予》
关于清平乐的成语
乐山乐水平起平坐
关于清平乐的词语
清和平允清平世界
关于清平乐的造句
1、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拥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2、《清平乐·烟轻雨小》,年代清作者纳兰性德,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纳兰容若。
3、清平乐-忆梁汾,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_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纳兰容若。
4、里面还设置了十多间包间,分别以清平乐、渔家傲、浪淘沙、浣溪沙、沁园春、如梦令、念奴娇、蝶恋花、一剪梅、临江仙、鹊桥仙、满江红等词牌名来命名。
5、渐渐地,他弄懂了唐诗宋词中的七律、五律、渔歌子、清平乐、沁园春,也行云流水般创作出不少诗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清平乐的详细信息
清平月诗词
清平乐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偿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黄裳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换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