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高中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七月网2110

高考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高考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享受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高中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其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十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具体合同要与学校洽谈。

各个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如“四大联盟”等。

自主招生的院校有“四大联盟”之分,它们分别是“北约”、“华约”、“卓越”和“京都”名校联盟,清华、北大、浙大、吉大等名校都是联盟成员。

“四大联盟”高校会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高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此类招生中高考成绩在最终录取中占主导作用。

第二类:单独试点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院校。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针对上海等地考生单独试点的自主招生。这些大学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高校专门组织的水平测试和面试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一般而言,只要高考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录取,考取几率大大增加。

第三类:本省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

考生参加这些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并且公示后,可直接被录取。

高职自主招生的考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自主决定考试具体方案,组织对考生进行文化课和综合素质测评,其中文化课笔试科目一般不得少于3门,综合素质测试原则上不采用单纯笔试的形式。

高中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继高校自主招生起,高中也对初中进行自主招生了,并且参与到自主招生的高中学校渐趋增多。高中自主招生就是指学校独立组织考试,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首先,自主招生的高中学校得以自主。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范围并自主命题,他们招到了他们满意的优质生源。

其次,那些拔尖又顺利通过自主招生的尖子生得以自主。这部分尖子生及早明确自己接下来会到哪所高中就读,及早有了学业规划意识。他们在少年时期就参与了一轮激烈的竞争并且胜出,这极大地增强了其自信心,更加激发了其学习动力。

“信自主,赢人生”,自主抓住机遇的意识从此就开始建立,以后他们踏入社会,适应社会抢抓机遇的能力会更比同龄人更胜一筹。

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的利弊有哪些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由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在高考的基础上通过院校的综合评价体系(笔试、面试考核),选拔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每年高校会拿出不超过5%的比例来进行自主招生,若考生高考成绩达到自主招生院校标准,最终获得拟录取资格的考生在高考成绩达到院校标准时可在高考录取中享有一定的投档及专业录取优惠。自主招生是正常高考的辅助手段,是对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并不是高考的另外招生。

自主招生的优势:

一,显见的"分数保险"

为了提前锁定优秀生源,高校端出一盘盘"优惠大餐":有的承诺,只要高考成绩达到重点批次(一本)控制分数线且专业服从调剂,即予录取(俗称"预录取"或"虚拟录取");有的承诺,只要高考成绩在该校统招分数线下一定范围内(一般为10—30分),即予录取(俗称"降分录取");还有的允诺,只要高考成绩达到该校投档线,就可以享受加分选专业的优惠条件(俗称"专业加分")。

二,隐性的"心理保险"。

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压力相对较小,在高考考场上心态较平稳,可以将失常的风险降得更低,使正常乃至超常发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在"分分必争"的高考录取中享有这些优惠条件,无疑具备了相当的竞争优势。

若获得"预录取"或"降分录取"的优惠,万一高考发挥略有闪失,可通过这些优惠来弥补;若高考成绩达到高校分数线,则可以通过"专业加分"来挑战专业录取分数最高的一批实验班或王牌专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市推行"平行志愿",大多数名校的录取分数线几乎年年都是"大年"。高考最怕"万一",成功闯关自主招生可以获得"双保险"的庇护,大大提高学生搏击名校的保险系数。

自主招生的弊端:

自主招生的报名是需要固定条件的,初审是第一道难关,通过初审之后的考试题是由学校自拟的,一般考试范围都比高考范围广,难度颇大。

比如自主招生的考试范围会跨越高中各个版本所涉及到的范围,而高考考纲则把考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招生考题旨在考验学生在此科领域的高超解答能力和创新能力,考题深,难度大。而高考则主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解读能力;自主招生的题型偏竞赛,难度是在高考之上的,灵活度很高,创新精神绝对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