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什么是水门事件?什么是水门事件呀

七月网4420

美国水门事件是什么

(又称水门丑闻),是19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一场丑闻。

什么是水门事件?什么是水门事件呀

1972年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水门综合大厦发现被人侵入,然而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及内阁试图掩盖事件真相。

直至窃听阴谋被发现,尼克松仍然阻挠国会调查,最终导致宪政危机。因为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事件开始于1972年6月17日凌晨,当时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所在地水门综合大厦的保安人员,因有住客失眠,经通报而发现异常,因为从地下车库通往大厦的门锁,两次遭人以胶布贴住,因此报警。

到场侦办的两名便衣特警意外抓获5个潜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安装窃听器和拍摄文件的嫌犯。之后,联邦调查局找到了这伙人的活动资金,这些钱中有不少连号的百元大钞。由此追查发现,其来源是尼克松的筹款组织: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的捐款和经费。

1973年7月,案件的证据,包括前白宫幕僚在联邦参议院水门委员会的证词都开始指向白宫幕僚,怀疑有高层从中策划。而受到调查的白宫幕僚为了脱身,主动交代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上任后,曾在整个白宫安装由语音自动启动的录音系统,并录下白宫中几乎所有的谈话。

而根据对这些录音磁带进行监听后发现,尼克松在水门窃听案发前后,都曾经明示或暗示应该掩盖其上任后,无论是由其本人还是下属的一些并不完全合法的行动。经过一系列的司法诉讼,联邦最高法作出判决,要求总统必须交出录音带,尼克松最终服从了最高法的判决。

面对国会众议院几乎可以肯定通过的弹劾总统的动议,并且也很可能会被参议院定罪,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去美国总统职务。杰拉尔德·福特继任成为新的美国总统后,于9月8日宣布赦免他一切刑事责任。

水门事件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水门事件指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窃听事件。

所谓水门,指的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水门大厦,民主党的全国总部所在地。

在1927年的水门事件是美国政治历史上一件难得丑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都因此黯然离职。也是美国建国一直到现在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任期内主动辞职的总统。

尼克松在美国大选即将来临之际,因为自己本省对此次大选的把握不是很充足,于是听信了白宫律师迪安的意见,让人去水门大厦安装窃听设备,以获取竞争对手民主党的一些机密。

他指派了五名人员执行此次任务,但是遭到了举报,当水门大厦的安保人员将这五个人抓住的时候,其中一位供出了自己是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员。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

这个时候尼克松展开了一场可以说计划完美的危机公关,他抓住了五人中有三名都是古巴人的借口,一口咬定说这帮人是古巴复国者,其他人是别人派去的,总归自己是不知情的,美国人民选择了相信他,他一度控制住了事情的走向,也赢得了当年的那场大选。

但是落选的民主党没有打算放过此事,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继续深入调查此次事件,五名参与者里面意志不够坚定的也开始慢慢的交代,主谋者迪安被供了出来,尼克松试图把事情丢给迪安,但是面对漫长的刑期,迪安也不愿意当背锅者。在尼克松焦头烂额之际,调查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调查结果,尼克松曾经在办公室也安装了窃听系统。

这个时候尼克松在巨大压力下走了一步差棋,他想要罢免调查委员会的特别检察官,但是掌握这罢免权的司法部部长和副部长都不肯签署他的命令,尼克松接连罢免了两位正副部长,由司法部第三人签署了罢免令。这在美国媒体和美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是完全没有办法接受的事情。在美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游行示威中,尼克松已经无计可施了,最后于1974年8月8日晚间在电视台宣布辞去美国总统的职务,黯然下台。

水门事件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水门事件还有个名字,叫做水门丑闻,其乃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其在当时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丝毫不下于后来的“斯诺登窃听风云”。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也因此而辞职,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

此事件发生在1972年6月,当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时任总统的尼克松摩拳擦掌,二次竞选美国总统,意图连任。

竞选本该是大家公开公平的站出来博弈,争取选民。但尼克松并没有“遵守规矩”。其听从了白宫首席律师迪安的建议,为了“扩大总统权力”,暗中派人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装备,以方便掌握民主党的竞选进程。

民主党总部设立在华盛顿特区西北区泼托马克河畔的水门大厦,这也是水门事件这个名称的来源。

1972年6月17日晚上,以尼克松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首席安全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五人间谍小组偷偷潜入了水门大厦,并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设备。

原本一切顺利,可是谁也没想到此时的水门大厦总部还有一位民主党加班狂魔在工作,他不经意的一次回眸发现了闯入者的踪迹。随即警报铃想响,安保人员赶到,五人全部被抓获。

第二天,此事就上了《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其矛头直指美国总统尼克松,声称其在利用不正当手段竞选总统。

对于尼克松来说,虽然事情的败露超乎自己的预料,但毕竟是当总统的人,脸皮厚,嘴炮强,他凭借精彩的演讲和良好的公关将此事撇得一干二净。

他在对媒体的解释中坚决表示事情跟自己无关,很可能是由于竞选安保人员“过度热情”,才导致他们不经过白宫同意就做这件事情。

另外,五名成员中有三名都是古巴人,他们很可能是古巴复国势力派出的情报人员。这样的言论将民主党的攻击初步化解。总之,在尼克松等人一系列的活动,或者说表演下,公众被暂时蒙蔽。

尼克松凭借倒打一耙的手段,获得了大量选票,而民主党则是陷入诬告的疑云之中,最终以少有的压倒性优势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乔治·麦戈文,获得连任。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尼克松虽然找到借口逃过一劫,并成功连任。但失败的民主党并不甘心,他们仍旧在深挖“水门”窃听一案。

随着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寄到法院,调查人员不得不重启对于詹姆斯·麦科德的调查,并最终从他们嘴里挖出了一位名叫迪安的律师。此人乃是白宫法律顾问,水门事件的策划人之一。

眼看事情败露,尼克松也是果断之人,他决定弃车保帅,马上撇清了和迪安的关系,但是身为法律人员,让迪安当替罪羊。迪安不是傻子,他不甘心束手就擒,特别是得知这会给他带来长达四十年的监禁生涯时,他选择了背叛尼克松。

迪安不愿意承受牢狱之灾,他主动向检察官做了三小时的交待和揭露,想将功赎罪,换取赦免。

迪安这一交代,那么真相也就揭开了,尼克松窃听门一案算是坐实了。不管尼克松如何挣扎,他利用不正当手段竞选的丑闻时跑不掉了。

其实这时候尼克松最应该做的是出来道歉,尽量把这件事揭过去。但他的脸皮过于的厚,依旧在为窃听活动辩护,称其是为了国家的安全。

此时的美国民众怎么可能还会相信他,他们看尼克松就好比一个小丑。而与此同时,检察部门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对白宫的深入调查,进而爆出来更大的“瓜”。

原来尼克松从1971年开始便在白宫办公室内安装有窃听系统,以此来监察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当检察官命令总统交出相关文件资料时之时,尼克松竟然利用职权摆谱,拿着总统的帽子拒不执行,这事儿最后还闹到了法院。

自此,尼克松的名声算是臭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恼羞成怒之下,他居然下令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职务。

此事一出,舆论哗然,这已经不是什么窃听丑闻了,而是总统滥用职权。一时间美国公众的反应就像火山开始喷发,抗议游行、信件满天飞,就差跑到白宫里面拉尼克松出来游大街了。而在民意的推动下,众议院也决定开始对总统进行弹劾。

而此时尼克松依然在顽抗,他依然继续强调这是他总统的行政特权,是宪法赋予他的权力,他会为此捍卫到底。

所以这事情又上升到了宪法的高度,这可是国本啊,是美国这个国家存在之根本。

但这明显只是负隅顽抗,尼克松的种种行径已经触犯了众怒,不仅仅是民众就连美国众议院、美国最高法院,都纷纷走到他的对立面。众议院已经开启了弹劾进程,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甚至于就连美国共和党,尼克松最大的倚仗,也最终选择放弃了他。

面对着众议院即将启动的弹劾程序,众叛亲离尼克松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办法,与其因弹劾而淡然出局,不如自己主动一点。所以在1974年8月8日,这位总统就在电视广播中宣布了自己的辞职一事,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水门事件到此结束。

其实总的来说,水门事件最初影响并不大,虽然窃听是丑闻,但并不致命。如果尽早结束,以良好的公关转移视线,尼克松是可以混过去的。

可是他过于的迷信权力,妄图以势压人,在铁证面前依然负隅顽抗,最终成为了美国公敌。算来也是自己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