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平潭岛地图与台湾地图?平潭岛地图与台湾地图对比

七月网390

平潭岛地图平潭岛地图与台湾地图

1、平潭属于哪个省哪个市?2、请问平潭是属于福州的吗3、平潭旅游攻略4、求福建平潭岛旅游攻略,最好是平潭本地人回答。平潭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平潭岛地图与台湾地图?平潭岛地图与台湾地图对比

平潭属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平潭县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和实验区的管理体制。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平潭县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9.82公里。

扩展资料

平潭县地貌:平潭县岛屿多,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

沿岸海域广阔,其中0—1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240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沿岸水域面积1129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256.4平方公里,40—80米等深线的近海水域面积4630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潭县

请问平潭是属于福州的吗

属于。

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行政区划类别为县,由福州市(地级市管辖,福州市为平潭县的上一级行政管理单位。

平潭县风景优美,有众多旅游景点,例如海坛古城,是福建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也是中国首座海岛旅游古城。并且还有将军山景区等风景胜地,值得游客们一览。

平潭旅游攻略

先来看看小白帮大家在地图上标记的平潭岛旅游景点分布图:

平潭岛旅游景点分布图

北半岛大图

南半岛大图

再来跟大家说3个小白推荐的平潭岛旅游攻略路线图:

路线1:平潭海峡大桥-象鼻湾-将军山-大福湾-海坛古城-坛南湾

这条线路建议早点出发,到平潭的时间最好在8点左右,这样过去象鼻湾刚好可以遇上涨潮的时间。然后10点左右到将军山跟大福湾游玩,2小时足够了。然后再到海坛古城吃午餐顺便游玩,当然认识路的朋友可以去县城里吃午餐→平潭美食攻略。最后去坛南湾看日落,有预定民宿的朋友直接预定坛南湾民宿就好了,或者直接在这里露营也行。

路线2:平潭海峡大桥-龙凤头海滨浴场-东海仙境-北港村-君山-长江澳风车田

这条线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舍弃其中的一两个景点,因为路程跨度比较长,可能时间会比较赶。这条线路的特色就是龙凤头看海-东海仙境看奇观-北港村看石头厝-君山长江澳看日落,基本上就把平潭岛的特色都包揽了。最好是入住北港村的民宿,这样可以开启第二天的旅程了。

路线3:平潭海峡大桥-坛南湾-海坛古城-石牌洋-猫头_

这条线路也是一样的,坛南湾看海-海坛古城看新景-石牌洋看世界奇迹-猫头_看石头厝。建议最后入住猫头_民宿,这条线路也是路程跨度比较大的。坛南湾跟海坛古城半天,石牌洋跟猫头_半天,时间上还是很充裕的。

其实还有非常多的景点组合路线,小白会在后期的攻略中慢慢跟大家分享。上面说到的这3条旅游线路基本上把主岛的几个主要景点都游玩过去了,大家也可以分三次来,也可以直接组合变成3日游。如果需要私人定制路线的朋友可以直接微信小白,根据你的想法帮你定制一条专属的旅游线路。另外想去其他小岛的朋友,像塘屿岛、东庠岛、大练岛这类一定要预留出1天的游玩时间,不然时间不够会很赶的。

求福建平潭岛旅游攻略,最好是平潭本地人回答。

比较有名的有龙凤头度假村、红岩海滨山庄、金坤度假村、坛南湾风化石嘛比较有名的有石牌洋、南寨石景、东海仙境等。石房子就剩东庠有看头了,到东庠还要坐一次轮渡的,具体没什么可说的。

旅游(travel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是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总和。旅游的目的是寻求精神上的愉快,世界上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平潭岛的历史 听听地图怎么说麻烦告诉我

近日由福建社科院的徐晓望老师撰稿《船政测绘术绘就平潭历史地图》一文,是对平潭在清代的历史版图作了一个珍贵的概说,通过平潭的历史地图让读者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海坛岛的历史脉落,正如徐晓望老师所言,探索平潭历史上地图的演变,有助于理解平潭历史发展,也是对平潭文化一次新的探索。平潭县科技文体局副局长、文史研究者赖民如此认为。“此次徐晓望老师的平潭历史版图概说,是对平潭历史版图一个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对平潭历史的一个新的注解,对于推动岚台两地的文化交流和历史溯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今日本报《百屿风情》予以刊载(标题有改动),以飨读者。明代:王朝末年才瞄准位置平潭县治设于海坛岛上,而海坛岛是福建第一大岛,在唐宋以来的史地著作上,已经可以看到海坛之名。但因明初福州卫所军官的失误被列为边远岛屿,导致明代多数与平潭有关的海图失真。清代的学者注意实用的“经世济用”之学,因而清代的平潭地图较好。但是,一直要马尾船政建立后,培养了一批懂得近代航海术的学生,福建才有了较为精确的海疆图,例如平潭地图。在唐代中叶的《元和郡县志》之上有这样的记载:“长乐县(西至州一百里)本隋闽县地。武德六年分置。……海澶山,县东一百二十里,山在大海中,周回三百里。”其中“海澶山”,应当就是日后的“海坛山”了。《元和郡县志》是《元和郡县图志》的一部分,从其名字中可知,当年除了《元和郡县志》外,还有一部《元和郡县图》传世,其中属于“福州图”的部分,肯定会绘制海坛岛的图,否则,《元和郡县志》中不会有“海澶山”之名。可惜的是,《元和郡县图》失传,今人无法窥其真像。在中国地图史上,不仅唐代的地图失传,宋代的地图留下来的也很少,诸如《长乐图经》、《福清图经》之类的书,本是福州各衙门必必的资料,但现在都无法见到。今人所见涉及海坛岛的地图要从明代开始。明代海防图的绘制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洪武二十年(1366年)四月,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入闽整顿海防,“徙福建海洋孤山断屿之民居沿海新城,官给田耕种。”福州沿海各岛屿的迁徙工作由福州守备李彝(或云李彝为福州卫指挥)负责。福州边海岛屿很多,大多未被列入迁岛对象,看来李彝是收了钱,放过这些岛屿。唯独海坛是一个大岛,离大陆很近,岛民以为海坛岛根本不会是迁岛的对象,所以,对李彝的索贿重视不够。《闽书》记载:“皇朝洪武中,遣江夏侯视海防倭,侯以转委福州右卫指挥李彝。彝索贿无厌,而有林扬(或作林杨)者,素任侠,有气。率里人逐彝。彝怒,遂画图贴说本山,画作微小孤屿,外通琉球一昼夜,内接镇东城三昼夜。巡司只画一寨,烟墩悉行抹杀。”于是,海坛岛被列入迁徙对象。某一日,明军突然登上海坛岛,下令居民在三日内迁往内地,否则视为海盗处死!当地人仓卒渡海,死亡过半。永乐元年,已经升至福建巡海指挥的李彝犯事入狱。海坛秀才林杨冒死至京城上诉,揭发李彝致死数万海坛人的事件,李彝闻知消息,自杀而死。林杨被关入监狱18年,一直到宣德皇帝上台,才将林杨放免。然而,李彝所绘的福州段海防图作为官方地图,一直影响了明朝地图数百年。例如,在郑和航海图中,便没有海坛岛。而在其他福建沿海地图中,海坛岛往往被绘成边远海岛。明朝王圻《三才图绘》的“福建沿海全图”,该图所载海坛岛在全图的右下角,位于澎湖岛的东北侧,很小,它离琉球(此图中指台湾)很近,离大陆较远。就图而论,将岛民迁至大陆是“有道理的”。明嘉靖年间,郑若曾及胡宗宪绘制《筹海图编》,其中的“福建沿海山沙图”,绘有“海坛山”,然而,在这幅图中,海坛山远离大陆的万安所,在右上角,面积偏小。还有另一类地图则将海坛岛与福清县连在一起。明万历四十一年刊章潢《图书编》所附福建省名山图,其中的海山镇应为海坛岛,但其地与兴化府连成一片,让人以为它是一个陆地海边的市镇。事实上,明代绘准海坛山地图的仅有明末兵部主事陈祖绶的《皇明职方两京十三省地图表》,此书出版于崇祯九年,其作者陈祖绶时任兵部主事,他所刊刻的地图,应当使用了兵部的大量史料。此图让我想到:尽管明代民间的地图有关海洋的史料往往出错,但兵部还是掌有较为可靠的史料。在这份图表上,长乐梅花所及南日岛之间,有一个名为“大湖山”的地方,众所周知:海坛岛的中部有一个平潭镇,而平潭镇之名的来历,应与岛上有一个大湖有关。所以,这个大湖山应当就是海坛岛,虽然它在图上的面积要比实际面积偏小,但明朝的官员毕竟绘准了海坛岛在台湾海峡中的位置,它离大陆不远。明朝福建省在岛上设有海坛镇,隶属于福清县境内的镇东镇,镇东镇附近是万安所,万安所的海上,有一定距离才是“大湖山”。仔细审阅这幅地图,可商议处随处可见。例如,被称为“宫前”的湄洲岛,应当在南日岛的南侧,而不是比海坛山更接近于万安所,白狗山应在闽江口之南,但这一切都无法深究了。能做到目前的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清代:因驻军有了仔细的绘图明清之际,海坛是郑成功的根据地之一,明郑军队驻扎于此,经常出兵袭击福州,这对清军来说是一大麻烦。而清军出海攻击明郑军队,海坛岛也是首要目标。康熙十九年,万正色率清朝水师与郑经的明郑军队大战,他首先在海坛的海面击败明郑水师,而后一帆风顺地南下闽南海面,很快攻克金门、厦门等重要海岛。因此,清军统一台湾后,将海坛镇作为重要的驻军之地,对海坛岛地图的绘制较为仔细。近代:测绘使地图精确近代福建创办了马尾船政,因而有了较为精确的欧洲测绘技术,马尾船政的学生在官府派遣下,绘制了许多福建地图,其中有关海坛岛的部分相当精确,反映了中国绘图技术的进步。民国元年平潭建县,其后平潭管辖的村镇有很大调整。1941年前后,平潭岛上设置了三个市镇,即苏澳镇、松柏岚镇和崑东镇,其中“松柏岚”和“崑东”在以后的地图中消失,让人不明何地。这张民国时期的地图,明确注明了“松柏岚”和“东崑”的位置。最近网上流行“有图有真相”之语,以上平潭的历史地图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了海坛岛的历史真相。探索平潭历史上地图的演变,有助于理解平潭历史演变的线索,并对平潭特区的出现有较深的理解。

台湾海峡的地理位置

台湾海峡NE向纵向延伸,长约400公里,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南宽北窄,南口宽约400公里,北口宽约200公里,北部最窄处为130公里。北部最窄处~台湾白沙岬为130公里。海底起伏不平、丘谷相间,地势十分复杂。海峡北部区域水深一般为60~80米,南部为70~160米,仅高雄港西南有一深水区,最大水深在1000米以上。

台湾海峡处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的台湾海峡,海峡中部海底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隆起带,即由台中浅滩、澎湖列岛和台湾浅滩,向西至福建南部沿海形成一个弧形的海底山脊,成为台湾海峡海底谷道的“分水岭”。该“岭”以东水深一般为49~166米,以西水深大多在50米左右。

台湾海峡是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常被称为“海上走廊”。北起台湾台北县富贵角与福建省福州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漳州东山岛与台湾鹅銮鼻连线,主要以大陆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