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有
1、陈长捷中将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
2、周毓英中将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师长
3、王靖国中将国民党第十兵团总司令
4、赵承绶中将国民党第七集团军总司令
5、梁培璜中将国民党第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
6、孙楚中将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官
7、牟中珩中将国民党第十战区副司令
8、杜聿明中将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9、李仙洲中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
10、宋希濂中将国民党华中"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11、黄维中将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官
12、廖昂中将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
13、陈金城中将国民党第九十六军军长
14、王耀武中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
15、康泽中将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
16、文强中将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前进指挥部副参谋长
17、曹天戈中将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兼第八军军长
18、林伟俦中将国民党第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
19、向凤武中将国民党第七十一军军长
20、邱行湘中将国民党整编第二零六师师长
21、郑庭笈中将国民党第四十九军军长
22、廖耀湘中将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官
23、黄正诚中将国民党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24、杜建时中将国民党北宁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市长
25、宋瑞珂中将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
26、马励武中将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
27、卢浚泉中将国民党第六兵团司令官
28、武庭麟中将国民党整编第十五师师长
29、喻英奇中将国民党粤桂东"剿匪"指挥部司令兼三一二师师长
30、陈林达中将国民党新编第五军军长
31、霍守义中将国民党整编第十二军军长
32、区寿年中将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官
33、张岚峰中将国民党国防部保安第三纵队司令
34、孙殿英中将国民党新编第四路军总司令
35、郝鹏举中将国民党鲁南绥靖区司令兼第四十二路军总司令
36、孙渡中将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37、张绩武中将国民党津浦路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38、王景宋中将国民党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桂中军区司令
39、莫得洪中将国民党湘桂黔护路司令部司令官
40、段霖茂中将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七师师长
41、钟彬中将国民党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42、熊新民中将国民党第一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七十一军军长
43、赵锡田中将国民党整编第三师师长
44、曾扩情中将国民党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副主任
45、邱维达中将国民党第七十四军军长
46、王雷震中将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副军长
47、萧以觉中将国民党第六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
48、吴绍周中将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兼第八十五军军长
49、侯吉晖中将国民党第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
50、刘嘉树中将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司令官
51、王韵琴中将国民党第十一兵团参谋长
52、周振强中将国民党浙西师管区司令官
53、王凌云中将国民党河南第一路挺进军总指挥
54、郭一予中将国民党徐州"剿匪"总部办公室主任
55、刘镇湘中将国民党第六十四军军长
56、王秉钺中将国民党第五十一军军长
57、陈士章中将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军长
58、米文和中将国民党第一八一师师长
59、理明亚中将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五师副师长
60、王继祥中将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副师长
61、盛永兴中将国民党第九十三军军长
62、胡临聪中将国民党第四十一军军长
63、杨宏光中将国民党第六兵团副司令官
64、王泽浚中将国民党第四十四军军长
65、张义纯中将国民党安徽省主席兼皖南行署主任
66、李以劻中将国民党第五军副军长兼独立第五师师长
67、张鸿文中将国民党第四十八军军长兼滇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副司令
68、李益智中将国民党第五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
69、高建白中将国民党第二十四军军官总队总队长
70、王靖宇中将国民党西康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
71、袁鸿逵中将国民党第六编练司令部高参
72、孔庆桂中将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官
73、徐钟端中将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
74、李九思中将国民党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官
75、庄村夫中将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绥靖总司令部总司令
76、宋清轩中将国民党晋陕边区挺进纵队司令
77、汪宪中将国民党豫鄂皖边区自卫军司令
78、王绪镒中将国民党第六编练部新兵纵队司令
79、胡靖安中将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设计委员
80、杨文泉中将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师长
81、聂松溪中将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副司令
82、郭天辛少将国民党第19军68师师长
83、杨文彩少将国民党第19军暂编37师师长
84、韩世儒少将国民党整编第51师副师长
85、李献中少将国民党整编第51师参谋长
86、李纪云少将国民党整编第30旅旅长
87、李昆岗少将国民党第1军167师师长
88、罗哲东少将国民党整编第70师副师长
89、韩尹明少将国民党第42集团军参谋长
90、李铁民少将国民党第42集团军1师师长
91、于泽霖少将国民党第49军105师师长
92、刘润川少将国民党第53军116师师长
93、唐保黄少将国民党暂编第51师师长
94、李用章少将国民党第3军副军长兼7师师长
95、杨天民少将国民党整编第15师副师长
96、姚北辰少将国民党整编第15师副师长
97、郭惠苍少将国民党第92军21师师长
98、路可贞少将国民党整编第3师副师长
99、谢代蒸少将国民党新编第5军195师师长
100、留光天少将国民党新编第5军43师师长
101、胡晋生少将国民党第52军25师师长
102、郑明新少将国民党第52军副军长兼195师师长
103、周由之少将国民党整编第27师31旅旅长
104、刘振世少将国民党整编第29军参谋长
105、李奇亨少将国民党整编第27师副师长
106、李友尚少将国民党整编第96军参谋长兼整编45师参谋长
107、万壑涛少将国民党整编第96军副参谋长
108、徐其昌少将国民党第61军66师师长
109、隰可庄少将国民党整编第29军副参谋长
110、萧本元少将国民党整编第58师师长
111、杨维翰少将国民党整编第58师参谋长
112、李资深少将国民党交警第8总队总队长
113、游凌云少将国民党整编第66师参谋长
114、沈澄年少将国民党整编第75师师长
115、林曦祥少将国民党整编第75师副师长
116、王檄暅少将国民党第34军73师师长
117、罗辛理少将国民党第2绥靖区参谋长
118、唐孟恪少将国民党整编第2师副师长
119、胡景瑗少将国民党整编第2师213旅旅长
120、奇玉山少将国民党伊克昭盟警备司令
121、龙矫少将国民党整编第73师副师长
122、王世高少将国民党第93军暂编20师师长
123、万又麟少将国民党第17军48师师长
124、李子法少将国民党第34军暂编44师师长
125、郑继周少将国民党第34军暂编45师师长
126、贺奎少将国民党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副主任兼冀热辽边区副司令
127、黄炳寰少将国民党联勤总部第10兵站总监
128、李文昭少将国民党新编第8军参谋长
129、黄文徽少将国民党新编第8军88师师长
130、邹玉桢少将国民党第49军105师师长
131、景阳少将国民党第93军暂编18师师长
132、李长雄少将国民党第93军暂编22师师长
133、黄建镛少将国民党新编第8军暂编54师师长
134、杨焜少将国民党第9兵团参谋长兼新3军副军长
135、文小山少将国民党新编第1军副军长兼30师师长
136、陈时杰少将国民党新编第1军参谋长
137、李定陆少将国民党新编第3军参谋长
138、许颖少将国民党新编第3军14师师长
139、杨温少将国民党新编第1军50师师长
140、张羽仙少将国民党新编第6军169师师长
141、罗莘莍少将国民党第52军195师师长
142、罗英少将国民党新编第6军22师师长
143、张麟阁少将国民党东北"剿总"新编骑兵司令部参谋长
144、李嵩少将国民党第60军暂编52师师长
145、董汝桂少将国民党第4绥靖区参谋长
146、杨自立少将国民党第44军162师师长
147、雷秀民少将国民党第63军152师师长
148、张泽深少将国民党第63军186师师长
149、黎天荣少将国民党第63军152师代理师长
150、陈文瑞少将国民党第63军代理参谋长
151、彭定一少将国民党东北守备第1总队总队长
152、张光汉少将国民党第47军127师师长
153、张惠源少将国民党第104军258师师长
154、王宪章少将国民党新编骑兵第4师师长
155、张文心少将国民党第8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
156、夏建勋少将国民党第10军114师师长
157、靳书科少将国民党察哈尔保安副司令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城防司令
158、李思温少将国民党第105军210师师长
159、韩天春少将国民党第105军251师师长
160、郭跻堂少将国民党第105军259师师长
161、王元直少将国民党第18军副军长兼11师师长
162、王昌奎少将国民党第74军副军长兼58师师长
163、尹钟岳少将国民党第18军118师师长
164、温汉民少将国民党第35军269师师长
165、王屏南少将国民党第2兵团新编44师师长
166、吴宗远少将国民党第14军85师代理师长
167、贾宣宗少将国民党第43军暂编39师师长
168、萧超伍少将国民党第9军副军长兼166师师长
169、杨绪钊少将国民党第8军170师师长
170、王青云少将国民党第9军253师师长
171、郭吉谦少将国民党第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
172、于一凡少将国民党第12军副军长兼112师师长
173、龚时英少将国民党第70军32师师长
174、李宝善少将国民党第77军37师师长
175、吴家钰少将国民党第64军156师师长
176、陈芝芳少将国民党第115军180师师长
177、秋宗鼎少将国民党天津警备副司令
178、王治熙少将国民党第94军43师师长
179、饶启尧少将国民党第94军43师师长
180、李学正少将国民党第62军67师师长
181、杨朝纶少将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第184师师长
182、罗先之少将国民党第86军284师师长
183、柴玉峰少将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第326师师长
184、文文修少将国民党第12兵团代理参谋长
185、黄铁民少将国民党徐州"剿总"前指总务处长
186、孙玉田少将国民党第107军261师师长
187、刘化南少将国民党第101军272师师长
188、褚静亚少将国民党第76军副军长兼20师师长
189、于厚之少将国民党第76军24师师长
190、戴戎光少将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兼江防司令
191、赵世铃少将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参谋长
192、孙福麟少将国民党第15兵团副司令官
193、许鸿林少将国民党山西省保安司令
194、温怀光少将国民党第10兵团副司令官兼19军军长
195、娄福生少将国民党第10兵团参谋长
196、侯远村少将国民党第10兵团参谋长
197、朱泰安少将国民党第20军副军长兼134师师长
198、贾毓之少将国民党第43军副军长兼迫击炮师师长
199、郭政毅少将国民党山西军管区司令
200、仵德厚少将国民党第30军27师师长
201、李树荣少将国民党第61军66师师长
202、郭弘仁少将国民党第61军69师师长
203、祁国朝少将国民党第43军73师师长
204、阎俊贤少将国民党第33军暂编46师师长
205、王永寿少将国民党第43军暂编49师师长
206、韩文彬少将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机械化兵团司令
207、李西开少将国民党第28军80师师长
208、郭奉先少将国民党第47军暂编2师师长
209、李介立少将国民党第20军134师师长
210、李慎言少将国民党第99军268师师长
211、吴中坚少将国民党第46军174师师长
212、徐继泰少将国民党第123军334师师长
213、陈志平少将国民党暂编第31师师长
214、陈腾骧少将国民党第6兵团副参谋长
215、谷允怀少将国民党第74军216师师长
216、徐建中少将国民党国防部青年救国军浙皖边区纵队副司令
217、黄镇中少将国民党江西第8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豫章山区绥靖区司令官
218、屈芷馨少将国民党闽南暂编纵队副参谋长
219、张瑞生少将国民党第7军171师师长
220、刘月鉴少将国民党第7军172师师长
221、李祖霖少将国民党第48军176师师长
222、谢淑周少将国民党第122军217师师长
223、李益智少将国民党第55军74师师长
224、李成忠少将国民党第53军36师师长
225、黄鼎勋少将国民党第122军245师师长
226、冯新齐少将国民党第15军169师师长
227、潘汉达少将国民党第103军347师师长
228、李致中少将国民党第11兵团参谋长
229、王光伦少将国民党第125军182师师长
230、陈绍恒少将国民党第125军362师师长
231、艾绍衍少将国民党独立第367师师长
232、杨文斋少将国民党第125军新编3师师长
233、余跃龙少将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部员
234、倪寿昌少将国民党第71军88师师长
235、李本一少将国民党第3兵团副司令官兼7军军长
236、卫光华少将国民党第36军28师师长
237、黄希河少将国民党第36军165师师长
238、何汉西少将国民党第65军160师师长
239、陈鞠旅少将国民党第18兵团副司令官
240、任树芬少将国民党第27军47师师长
241、樊玉书少将国民党第90军53师师长
242、刘昆阳少将国民党第7军224师师长
243、孙铁英少将国民党第36军165师代理师长
244、刘忍波少将国民党第17兵团参谋长
245、沈策少将国民党西南军政副长官公署副参谋长
246、周士冕少将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政治部主任
247、夏炯少将国民党川陕甘绥靖区第1路指挥官
248、周静吾少将国民党川鄂边区绥靖公署高参
249、罗祖良少将国民党第6兵团第4处处长
250、孟恒昌少将国民党第8兵团第3处处长
251、黄志坚少将国民党第64军159师师长
252、李贯一少将国民党暂编第32军教导3师师长
253、陶子贞少将国民党暂编第3师代理师长
254、徐以智少将国民党南京中央训练团团员
二、中国远征军中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哪些人
1、中国远征军中国民党高级将领主要有:
2、杜聿明-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代总指挥(初期)兼第五军军长
3、罗卓英-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总指挥
4、廖耀湘-新22师师长,1944年任新六军军长
5、孙立人-新38师师长、1944年任新一军军长,总指挥
6、卫立煌-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司令长官
7、黄琪翔-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副司令长官
8、萧毅肃-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参谋长
9、黄杰- 1943年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9月接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10、李弥-第8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
三、1955年授了军衔的国民党起义将领有哪些
1、在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中,一些原国民党军队的起义和解放的原国民党军官被授予人民解放军军衔,其中有的被授予将军军衔,占授衔军官人数的千分之69,共3098人。
2、其中,上将3人,为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
3、中将3人,为孔从洲.韩练成.曾泽生。
4、少将4人,为邓兆祥.张世珍.林遵.魏镇。
5、大校6人,(其中刘善本1961年晋升少将)。
6、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7、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8、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57人,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1名)
9、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1956年补授)、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泅琪、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1958年补授)、杨勇、杨至诚、杨成武、杨得志、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阎红彦、黄永胜、董其武、彭绍辉、韩先楚、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
10、董其武、陈明仁、陶峙岳是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起义将领
11、上将:董其武(1899—1989)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
12、山西省河津县人。1919年入太原学兵团。1924年参加国民军第二军,任第八混成旅二团排长、连长、营长,第九混成旅中校副官。1927年转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了北伐,任少校侦察队队长,先遣纵队支队长。1928年秋到天津傅作义部,先后任上尉、少校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1930年4月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师八十九团中校副团长,陆军第二十八师上校团长。“九一八”事变后,率部参加长城、绥远抗战,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六十八师二一八旅少将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后历任陆军第一0一师中将师长,陆军第三十五军中将军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副司令员,绥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13、1949年率部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绥远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九军军长。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4、198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15、陈明仁(1903-1974),号子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16、陈明仁,1903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陈家岭的一个富户人家。1922年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小学教书。1924年春,辗转广州,入陆军讲武学校第四队学习,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
17、1922年2月组建教导团,陈明仁被分到第二团第二营第三连任见习排长。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因作战勇敢,被升为少尉排长。
18、1925年7月,第二次东征时,陈明仁调任第一军第二师四团三连中尉排长。同年9月在东莞战斗中,指挥全排抢占制高点,乘敌不备缴了陈炯明一个营的枪,被升为三连连长。随后,率部攻打惠州城,陈明仁首先登上城头与敌展开肉搏,后继部队一拥而上,攻克惠州。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天,在庆功会上,蒋介石亲发口令,吹三番号向陈明仁致敬,还带头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命令到会全体官兵举枪向陈明仁致敬,并当场宣布提升陈明仁为营长。此后,陈明仁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先入军校进修,后升任团长。
19、1931年,陈明仁任第三独立旅旅长,奉命率部对石友山进行合力夹击。陈明仁以一个旅击溃石友山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讨石战役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提为八十八师副师长兼二三八旅旅长。
20、1933年,陈明仁升为八十八师师长,归“东路剿匪总司令”蒋鼎文指挥,对陈铭枢、李济深等在福建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作战,并在七里坪、新集等地“进剿”红军。
21、1934年夏,陈明仁所属的二三八旅在沙县被红军击溃后,八十八师移驻龙岩。陈明仁被蒋介石电令到庐山,被留在军官训练团学习,编在第一大队任大队副兼中队长。在庐山学习几个月后到庐山任二师师长,不久又调任国民党军委会参议的闲职。1935年入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学期3年。
22、1938年春,陈明仁被任命为预备二师师长。在湖北咸宁接任后,即奉令率部参加抗击日军的九江作战。陈明仁师对日军猛打硬拼,受到蒋介石的青睐。1940年陈明仁率师参加了广西昆仑关的对日作战。1941升为预二师中将师长。接着率部开往云南,驻守昆明附近。1942年,陈明仁任远征军第十七集团军七十一军副军长,指挥所部进驻云南保山,建立江防阵地,与日军隔江对峙。
23、1944年夏,陈明仁率部越过怒江,进攻龙陵日军,在松山要塞与日军展开一场恶战,全歼守敌。接着指挥部队从攀枝花、惠通桥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正面主攻龙陵。陈明仁组织各师敢死队,采取轮番攻击的部署,使日军疲于应战,经过8天的进攻,日军大部被歼,百余人被俘。陈明仁升任七十一军军长。随即又挥师南进,指挥该军一部参加滇西缅北反击,攻克畹町附近的回龙山。战斗打响后,陈明仁亲自督战,命令一部火力猛轰日军主阵地,一部火力指向日军后方和三台山,断其机动增援。陈明仁的有效指挥,使战斗顺利发展。
24、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发动了大规模内战。1946年春,陈明仁率七十一军到东北参加内战。同年4月15日由永吉向四平进发,行军途中,八十七师在金家屯以北大洼地区被解放军歼灭一个团,后续部队又被斩成数断,全师溃散,师长黄炎落荒而逃。
25、1947年6月中旬,四平被解放军围攻。陈明仁调兵遣将,拼死抵抗。不久,军部的核心阵地被解放军突破,活捉了陈明仁的胞弟陈明信,5天时间占领了四平铁路以西地区,到6月24日,解放军已攻占四平的五分之三。此时,解放军主动撤出战斗,指挥出现了失误。蒋介石急调五十三军增援,使陈明仁守住了四平。
26、四平之战后,陈明仁被蒋介石提升为兵团司令官,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后刘翰东等告发“陈明仁纵兵抢粮”,由陈诚请求蒋介石查办。蒋介石将陈明仁撤职,但未查办,后调往总统府任中将参军的闲职。
27、陈明仁在闲居南京期间,七十一军高级将领致信陈明仁不能再为蒋介石、陈诚卖命。在四平被俘的胞弟陈明信从东北释放回到南京,向他转告了李立三的寄语,叙说了优待俘虏的事实。一些好友也鼓励他抓一点实力做“资本”,以图东山再起,另谋生路。这一切对陈明仁触动很大。1948年10月的一天,陈明仁在一次秘密集会上表示了不跟蒋介石走下去的愿望。
28、1948年10月,陈明仁应白崇禧屈驾恭请赴武汉就职。陈明仁到武汉后,既有华中“剿总”副司令的头衔,又有武汉警备司令部兼二十九军军长的实职。不久,国民党恢复七十一军,成立第一兵团,陈明仁为兵团司令官。在武汉,陈明仁口里喊“要战到最后一人”,暗中则与程潜默契,倾向和平(程潜:长沙绥靖主任兼湖南主席,深明大义,决心投向中共,并与中共湖南地下党有联系)。1949年初,程潜派人找白崇禧要求将陈明仁移驻湖南就地整训,充实力量,得到白崇禧欣然同意。2月18日,陈明仁以第一兵团司令官身份率二十九军、七十一军到湖南编训,兵团司令部设在长沙。
29、陈明仁到长沙后,与程潜来往非常密切。为避嫌疑,先指定人员联系,后来,程潜要陈明仁兼任长沙警备司令。陈明仁在回武汉请示白崇禧,得到同意后,即回长沙接管长沙警备司令部。随后,经过中共地下党的一系列工作,程潜和陈明仁共同表示了与共产党合作,走和平道路的意愿。
30、1949年6月,程潜写了要求和平起义的备忘录,请中共湖南省工委送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毛泽东7月4日给程潜复电:“先生决心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方针,极为佩慰。”
31、1949年8月3日下午,陈明仁约集汪士楷等人在麻园岭住地共商草拟宣告起义电文稿。8月4日,由程潜、陈明仁领衔发出起义通电。宣布率领全湘军民,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
32、当晚8时,程潜致电毛泽东、朱德等:“潜等业经8月4日电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即日成立湖南人民政府临时军政委员会,由陈潜、唐生智、陈明仁、仇鳌、唐伯球任委员,并推定程为主任委员的同时,由临时军政委员会推定陈明仁任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并决定由第一兵团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推定陈明仁兼司令官。”
33、8月5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同意。随后,陈明仁又兼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和长沙市军官会副主任。8月5日下午,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第一三八师举行入城式,10万余人夹道欢迎,欢呼湖南和平解放。
34、9月3日,毛泽东电邀陈明仁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陈明仁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受到毛泽东等接见。
35、1949年11月,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员。从此,陈明仁以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身份,踏上新的征途。
36、1950年2月,二十一兵团由浏阳移驻醴陵,全军集中整训。同年12月,陈明仁率部开赴广西参加剿匪。经过5个月战斗,歼匪3万余人,胜利完成了任务。
37、1952年1月,第二十一兵团改组为水利工程队司令部,领导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同年10月,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后与其他一部分部队合并为五十五军,陈明仁任军长。随后,陈明仁率部从桂林开赴湛江,担负守卫祖国南大门的任务。
38、陈明仁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政协委员,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39、“文化大革命”中,陈明仁受到冲击。
40、1972年至1974年,陈明仁患癌症住院,周恩来亲自过问陈明仁的治疗方案,关怀备至。
41、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与世长辞,终年71岁。附录陈明仁肖像
42、陶峙岳,陶峙岳,原名陶纪常,字岷毓,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15年,陶峙岳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并在年底参加了声讨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斗争。
43、1930年后,陶峙岳率部参加了对中央根据地的前4次“围剿”,但在第3次“围剿”中遭红军痛歼后产生厌战情绪,或告假休息,或请求担任后方守备任务,回避与红军作战。1935年9月,其第8师调到甘肃后,奉命在陇西武山、华家岭一带阻击北上的红军。因对内战不满,他故意虚张声势,暗中却主动让路,使红军主力得以安全通过。西安事变爆发后,他希望蒋介石能停止内战,致力抗日,其师虽驻海原,却不肯派兵去西安解救。
44、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陶峙岳任国民党军第76军中将军长兼第8师师长。他立即从庐山军官训练团赶回陕西部队驻地,请缨抗战,并以日寇侵华史和戚继光、林则徐、左宗棠等御侮事迹教育部队,激励将士怀必死之决心投入抗日战争。9月19日,他率部从陕西经河南,抵达上海参加淞沪会战。部队受其鼓动和激励,作战极为英勇。经20余日连续激战,当撤出战斗时,其部队战斗人员仅剩700多人。淞沪战役后,陶峙岳调任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1军军长。经其精心整训,该军成为一支抗战劲旅。
45、1946年4月,张治中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后,陶峙岳被张治中任命为新疆警备总司令,协助张和平解决了伊犁、塔城、阿山的三区人民武装起义后的民族问题,使新疆紧张复杂的局势逐渐得以缓和。
46、1946年夏,陶峙岳调兰州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在张治中不在兰州期间,他全权代行处理军政长官公署的日常事务,以公正态度周旋于甘、宁、青、新4省,平息了一系列棘手的事件,使西北局势维持住相对的稳定。1947年5月新疆政局再次出现动荡后,经张治中推荐,他兼任新疆警备总司令。
47、自1949年年初开始,陶峙岳便积极探寻和谋划新疆和平解放的途径,一方面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着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方面主动派人与*和解放军接洽。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终于在9月25日和26日,他与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分别代表国民党驻疆10万名官兵和新疆政府,通电宣布起义,并致电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请求迅速派人民解放军部队入疆,随后又有效地制止了因起义引起的局部骚乱,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48、1955年,陶峙岳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
49、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将军病逝于长沙,享年97岁。
50、确切说是来自旧军队的共有159人,其中元帅9人(只有罗荣桓不是),大将9人(只有王树声不是),上将12人,中将34人,少将53人。
51、这是因为中共直到1927年8月才有自己领导下的军队,而在建党初期,很多党员都在旧军队中服役。
52、此外,有9人是受指派打入旧军队进行兵运工作的:
53、全是少将:王兴纲、王启明、王振乾、廖运周、牛化东、张加洛、张西鼎、李震、范明。
54、还有2人受中共策反,进行秘密工作。中将韩练成,少将白天。
55、少将:邓兆祥、刘善本、张全珍、林遵、巍镇。
56、元帅: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
57、)、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徐向前(黄埔1期)、林彪(黄
58、埔4期)。大将:陈赓(黄埔1期)、许光达(黄埔5期)、罗瑞卿(黄埔军校武
59、汉分校)。上将:周士弟(黄埔1期)、陈明仁(黄埔1期)、杨至成(黄埔5期)
60、、宋时轮(黄埔5期)、张宗逊(黄埔5期)、郭天民(黄埔6期)、陈奇涵(黄埔
61、军校学生队队长)、陈伯均(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将:阎揆要(黄埔1期)、
62、彭明治(黄埔1期)、常乾坤(黄埔3期)、倪志亮(黄埔4期)、郭化若(黄埔4
63、期)、唐天际(黄埔4期)、谭希林(黄埔5期)、王诤(黄埔6期)、曾泽生(黄
64、埔军校高级班)。少将:方之中(黄埔4期)、洪水(黄埔4期)、李逸民(黄埔
65、4期)、曹广化(黄埔4期)、廖运周(黄埔5期)、张开荆(黄埔6期)、周文在
66、(黄埔6期)、袁也烈(黄埔军校入伍生队指导员)。洪水是越南人。
67、解放战争时期起义将领14人,其中上将3人: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中将3人
68、:孔从洲、韩练成、曾泽生;少将8人。
69、上将中原国军将领有3个: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因各带过来相当于1个兵团的兵力,故授予上将.根据1947年中央对于国军投诚将领安置的文件规定,全部按实际带来的兵员数予以授级,故其中的陈明仁与共军曾泼命作战,仍比其他级别高.
70、上将中原国军校级军官有1个:吕正操,东北讲武堂出身,抗战时率1团脱离国军.后为共军将领坚持冀中平原.得以升到兵团级.
71、1/万毅,原东北军团长,地下党员,抗战时率军脱离国军阵营.进军东北时已是纵队司令员,后让出司令位置.当了一段时间政委后转炮纵.
72、2/韩练成,原西北军将领,地下党员,在莱芜战役关键时刻放弃指挥,致使国军大败,以后起义带来的兵马可算一军,任命为军级.
73、3/孔从洲,原西北军将领,1946年起义,老军级,且与主席结亲.
74、4/曾泽生,原滇军将领,在东北率军起义,仍为军长.
75、5/毕占云,原湘军营长,井冈山时起义,经过长征.
76、6/孙毅,原西北军尉官,参加宁都暴动,经长征.
77、7/孙继先,原西北军尉官,参加宁都暴动,经长征.
78、8/苏静,原西北军尉官,参加宁都暴动,经长征.
79、有资料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的将军1400多名里有起义将领159名,占 10%多.
80、估计可能是包括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平江起义,宁都起义等.
81、吕正操万毅解方陈锐霆贾陶沙克封永顺赵东寰
82、于权伸赵承金高存信李觉徐明宋学飞金振钟张志毅
83、杨有山张加洛罗文纪亭榭管松涛郭维城王振乾江潮
84、孔从周阎揆要张希钦童陆生何振亚沈启贤牛化东廖运周
85、苏进谷广善鲁瑞林熊伯涛张明远徐国珍
86、宁都起义产生的将军(算西北军的吧)
87、李达韩振纪孙毅李雪三孙继先王秉璋
88、李化民汪洪清谷广善张步峰张松平张明远
89、孟庆山侯世奎徐国珍郭卓辛鲁瑞林熊伯涛
好了,关于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和抗战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