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下半年社保迎来4大变化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下半年社保迎来4大变化,具体是哪些变化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2021年下半年社保将迎来5大变化,哪些人能受益
第一,2021年之前退休的人养老金按新标准发放
参与2021年养老金上调的人员范围是2020年底前办理退休手续并且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今年多个省市集中于6月份公布了本省份养老金上调方案,并且已于6月底将上调的养老金补发到位,这意味着从今年7月份开始,31省市的退休老人都要按照上调后的新标准发放养老金了,这对于退休老人来说是重大利好。
第二,2021年上半年退休的人养老金重新核算
通常每年6、7月份公布上年度的社平工资,由于社平工资的公布时间具有滞后性,那今年退休的人养老金就是按照2019年的工资水平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必然存在误差,且是低于实际领取水平的。
不过等到上一年的社平工资公布后,通常是在每年的下半年,社保机构会给今年退休的人重新核算养老金,将之前漏发的养老金一次性补发到位。
第三,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
小城市医疗配套相对滞后,小病可以在小城市医治,但更多的患者会向大城市靠拢,加之现在交通和科技发达,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异地就医的需求增大,但是异地医疗费用报销手续非常繁琐,还需要回原籍地跑来跑去,或者还需要自己垫付医药费,出院后再回户籍地报销,无疑将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漏洞,更好地为人民服务,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这对于3.7万亿的流动人口都是利好消息。
第四,放开灵活就业人员户籍地参保的限制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目前灵活就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不过由于灵活就业人员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个人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无疑增加了这类人的不安定感。
好在,如今灵活就业人员也迎来了好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缴费,可以减少很多来回奔波办理社保手续的麻烦,这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第五,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开始落地
之前个人医保卡账户的资金只能本人使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笔钱不能合理利用,比如年轻的、健康的,是有钱花不完,但小孩儿和年老的、体弱的却不够花,还需要自掏腰包缴费,间接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为此,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这一理念,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产生的住院医疗费,并且《意见》中要求,要在2021年12月底前出台实施办法,因此,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有部分省市正式实施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的新政策了。
这对于每一个参保家庭都是好消息。
下半年社保迎来4大变化,具体是哪些变化
下半年社保迎来的4大变化包括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灵活就业人员迎来“参保自由”、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开始落地。
一、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重点面向数亿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等群体,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确保今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机构、明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住院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44413家;国家平台有效备案人数771万人。全年住院跨省异地就医585万人次,其中跨省直接结算300.23万人次,跨省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42.80亿元,基金支付438.73亿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超过3.7亿人,异地就医需求较多,但是医疗费用报销还需要回原籍地跑来跑去。而随着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的推进,农民工、异地养老等人群不必再为异地报销医疗费而奔波烦恼了,将有更多人享受到省力省心的就医结算服务。
二、灵活就业人员迎来“参保自由”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
随着新业态、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超过2亿人。但是在一些地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必须是本地户籍,外地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无法在就业地参加社保。
而随着户籍限制的放开,灵活就业人员也将迎来“参保自由”,可以在就业地参加养老保险、医保了。这对于广大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好。
三、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确,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当前,互联网经济催生大量新型就业岗位,如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但是由于平台用工方式特殊,难以按照现行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标准认定双方为劳动关系,导致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新就业形态人员无法纳入现行工伤保险制度。
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未来,在有了职业伤害保障的加持之后,灵活就业人员安全感也将进一步提升。
四、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开始落地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份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意见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统筹安排,科学决策,在2021年12月底前出台实施办法,指导各统筹地区推进落实,可设置3年左右的过渡期,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最近,已经有地方开始落地。其中,7月5日起,大连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可以使用自己的医保个人账户在定点药房给家人买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医用耗材了。
我国将实现社保卡申领、社保功能启用、补换、临时挂失等跨省通办
社保卡的社会保障号码、姓名等关键信息已经实现全国通读。目前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已可在网上申请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可通过刷脸完成社保待遇资格认证。
下一步,人社部还将进一步开通社保卡网上申领和补换,逐步为参保工伤职工提供异地待遇资格认证、异地居住申请、异地就医结算等服务,开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多地联办”等。
届时,大家可通过全国统一的线上服务入口,异地申领、补换社保卡,不必再回发卡地办理。
以上内容参考深圳新闻网-异地就医结算、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社保下半年迎来4大新变化
社保下半年迎4大新变化,具体是哪些变化
社保下半年迎4大新变化,包括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灵活就业的人员也可以实现自己的参保自由,还有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开始落地等等这些变化。医保的这些变化,都是在相应国家新政策的号召,也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所以这些政策落实之后,将会给我们的医保使用带来更好的优越性和便利性。
一、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开始落地。我们之前的医保账户都是只能用于个人,其他人是没有办法使用家人的医保的。但是新的政策出台之后,个人的账户就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本人或者是配偶,父母,子女等等家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时候产生的需要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在零售点买药的时候,也是可以使用家人医保卡账户的。
二、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呈现,比如说出行,外卖,及时配送等等这些行业的人群,也可以享受医保带来的便利性。互联网的发展催生出了很多的新型岗位,但是由于平台用工的方式比较哦特殊,医保难以保证,所以就可以使用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这也有利于提高这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感。
三、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参保自由。之前我们都知道,灵活就业的人员是不能以个人的名义参保的,但是现在政府新的政策放开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可以在就业的地方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这些都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保障,也提供了一个便利性,所以以后灵活就业人员也能实现参保自由了。
文章分享结束,下半年社保迎来4大变化和下半年社保迎来4大变化,具体是哪些变化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