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肇锡余以嘉名的问题,以及和肇锡余以嘉名翻译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离骚中的“肇锡余以嘉名”中的“锡”念什么
锡:通“赐”,读cì。
译文:一开始就将美好的名字赐予了我。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第2课《离骚》(节选)中“肇锡余以嘉名”的“锡”,编者将其释为“赐”。
首先,“锡”和“赐”两字的声旁相同,据此可以认定它们的古音相同。
其次再看:锡斯义切音亻赐寘韵。赐或字。[集韵]赐,予也,或作锡。(《中华大字典》酉集·金部第三十页)赐斯义切音澌去声寘韵。一予也。(《中华大字典》申集·贝部第三十页)可见,“锡”和“赐”两字今音虽相去太远,但古音相同,又能替代。正和“志”通“识”,“陪”通“倍”,“冯”通“凭”(凴)一样,今音不同,古音相同,又能替代。因此类似这种用字情况,也都符合通假的原则。
扩展资料
锡现代的含义:
1.金属元素,符号Sn(stannum)。常见的白锡为银白色,延展性强,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多用来镀铁、焊接金属或制造合金。有的地区叫锡镴。
2.(Xī)姓。
3.赐给:天~良缘。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是什么意思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
“肇锡余以嘉名”出自哪里什么含义
出自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离骚》。
意思是: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节选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如下: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作品赏析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骚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