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业藏书楼(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的藏字为什么会少几画)

七月网2830

嘉业堂藏书楼怎么样

嘉业堂藏书楼属于湖州人文景观的著名景点。

嘉业藏书楼(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的藏字为什么会少几画)

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解放后,原书楼主人捐赠给浙江图书馆,现在的藏书楼正以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的双重身份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读者和游客。

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是近代藏书家和刻书家( )

南浔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隶属浙江湖州,七百多年前的南宋淳祜十二年由南林、浔溪二镇合并而成。它北临太湖,交通便利物产丰盈,曾长期为江浙蚕桑丝织业中心地之一。“耕桑之富甲于浙右”。靠经营蚕丝发迹的大商巨贾如过江之鲫,其出类拔萃者时人称为“四象(年收银数百万两以上者)八牛七十二墩狗”。除经济的繁盛富庶,崇儒尚文是这里的另一优良传统与浓厚特色。自宋以降,出进士41人,赴京为官者近60人,时下南浔籍的两院院士有8人之多,历史上即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美称,现又被冠以“中国名人第一镇”之头衔。南浔在近代的名声大噪,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掩映于镇中名为“小莲庄”花园深处的嘉业堂藏书楼。

当然喽,主人就是刘镛啊!

南浔嘉业堂藏书楼的藏字为什么会少几画

1920年刘镛孙刘承干在浙江南浔建了一座藏书楼,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为“嘉业堂藏书楼”。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藏书楼主人是个酷爱藏书的世家子弟,辛亥革命后,乘大批古籍流散之机,大量购书。他自称历时二十年,费银三十万,得书六十万卷,在藏书楼全盛时期的1925年至1932年间,藏有宋元刊本155种,地方志书一千余种,及不少明刊本、明抄本,大量的是清人文集和各种史集。藏书楼不仅以收藏古籍闻名,而且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刻印书中,有不少是清政府禁书,刊刻甚精。刘承干成为近代藏书量最丰富的私人藏书家。

但是,前来参观的游客一眼就看出藏书楼所有匾额上的藏字都少了两点(严格地讲不是两点),总之是少写了点画。于是,不禁要问,为什么呢?有道是“数尽则穷,盛满则衰”。尤其是书籍,简直浩如烟海,藏得再多也还是少数,洋洋数十万卷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从书楼的匾额上我们读到了一部全世界所有藏书楼里都没有收藏到的书,让人深思,给人启迪!

这样说明,你能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