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宝宝的喂养知识大全和喂养宝宝的4个小技巧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6-8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婴幼儿喂养指南实用贴
6-8个月宝宝的喂养指南
本期要点提示
1)母乳仍旧是这一阶段婴儿最主要营养来源;
2)坚持母乳喂养,添加富含铁的固体食物,如铁强化米粉或富含铁和锌的红肉类食物...
3)固体食物质地逐渐过渡到碎末状,帮助婴儿学习吞咽、咀嚼,确保食物能量密度;
4)婴儿仍需补充维生素D400IU(10μg)/d,奶量保证条件下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5)6月龄时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筛查缺铁性贫血。
喂养建议
1.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辅以富含铁的固体食物仍是这一阶段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鼓励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6~8月龄期间母乳仍是宝贝最主要的食物来源
2.配方奶喂养:
奶量为700~900ml/d。大约5~6次每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对母乳喂养可以补充额外的水分,尤其是天气炎热的夏季。
3.固体食物添加:
6个月添加辅食,引入的食物首选强化铁的米粉,米粉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调配。
早期开始加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时,每新增一种食物需观察3~5d,以了解是否适应。
逐渐添加蔬菜、水果,肉类等,尤其是红肉类食物可以很好地补充婴儿需要的铁和锌。
在无法获得铁强化谷类食物的地区,富含铁和锌的动物性食物(红肉类、禽蛋、鱼类)的添加尤为重要,可以从红肉泥开始添加。
动物肝脏是良好的铁来源食物,但是由于肝脏是解毒器官,一些毒性物质容易在此积聚,因此不建议过多添加。
辅食中避免放盐、糖及其他调味料。
食物逐渐从泥糊状过渡到碎末状,以利婴儿学习咀嚼。
4.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维生素D与钙: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婴儿每天仍需补充400IU(10μg)维生素D,无证据缺钙情况下无需常规补充钙剂。
铁:纯母乳喂养或母乳为主足月健康婴儿若固体食物添加合理(如每天30g富含铁米粉),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添加铁剂。500ml的铁强化配方奶即可以保证婴儿对铁的基本需求。
进食行为建议
1添加新食物
当婴儿拒绝一种新添加的食物时,不要强制其食用,可以再尝试,有时婴儿需要经过10~15次的体验尝试后才会接受一种新的食物。
提醒:如果宝贝持续拒绝某种食物,吃后出现皮疹,伴有呕吐或排便异常(特别是黏液血丝便)要考虑过敏可能。
(*嗯哼小朋友的*)
2餐次
每日进食4~5次乳类以及1~2次辅食。
摄入固体食物的量有个体差异,每次食用量以不显著影响乳类摄入为原则。通常情况下,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应高于母乳,以避免因为能量不足导致生长不良。
常见问题与处理
1.建议逐渐停止夜间喂哺婴儿年龄
4~5月龄婴儿日间可摄入保证其生长的足量乳汁,因此夜间不需要喂哺。多次夜间喂哺有可能影响日间规律进食,也影响婴儿睡眠质量。
2.糊状固体食物的添加方法
固体食物应用勺喂哺,而不用奶瓶喂,婴儿开始吃固体食物时会出现呛咳、作呕或伸舌,但是随着不断体验用勺进食,吞咽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
这一阶段还应让婴儿逐渐接触使用杯子,可通过评价婴儿的发育水平来逐步引入杯子。当婴儿会独坐且可以拇-掌抓物时,开始让婴儿用杯子尝试喝水。
3.体重不增或增速明显减慢的原因
6月龄开始添加固体食物后,如果添加不当容易引起体重不增或增速明显减慢。
最常见的原因是固体食物添加过多(包括量与次数)使奶量明显减少,且固体食物的能量密度不足(含水量过多),导致婴儿体重增速不佳。
因此,需要强调的是6月龄开始添加固体食物,是在基本保持原有奶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固体食物添加补充能量不足的部分以及补充最容易缺乏的铁元素,同时训练婴儿咀嚼吞咽功能。
4.添加调味料的年龄
为避免婴儿摄入过多盐(矿物质)增加肾脏负担,一般不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食物制作过程添加糖、盐以及其他调味料。但如果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贫困地区可加少量的油,以增加食物的能量来源。
5.水果与果汁的区别
水果是膳食金字塔5种主要食物种类之一。6月龄可逐步开始添加水果,从果泥开始逐渐过渡到小果粒。
由于果汁不仅缺乏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同时过多果汁增加婴儿消化道负担影响乳类摄入、增加糖类摄入,因此近年许多国家的喂养指南都不建议1岁以内婴儿喂果汁。
6-8个月的喂养指导,对如何正确添加辅食至关重要。
辅食的添加,不仅是为宝贝增加营养还要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有利于口腔肌肉发育,对食物及餐具的感知能力,是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容忽视呦。
*本文出处《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2016)
喂养宝宝的4个小技巧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宝宝的喂养问题却越来越让爸爸妈妈们头疼,有的孩子主食吃的很少,有的偏食,致使孩子营养不均衡,其实在喂养宝宝这个事情上也是有技巧的,只需要父母多花一点心思就可以解决。下面是关于喂养宝宝的4个小技巧的内容,欢迎阅读!
喂养宝宝的4个小技巧
一、父母做模范
当我们在说孩子饭前吃零食影响正餐的时候,一定要先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在不恰当的时间某种行为“诱惑了”孩子,当我们苦于追着孩子吃饭时,是否想过恰恰是由于自己的纵容导致的。当孩子在饭桌前盯着看电视,全然忘了手中的饭菜时,家长们是否可以把电视关掉,陪孩子专心的把饭吃完。
孩子是高明的模仿者,爸爸妈妈们尝一口饭时所表露出的满足和愉快的心情及表情也会传递给他们,所以父母们,做孩子的模范和启蒙者吧。
二、菜式要多变
也许是由于工作繁忙,下厨时间十分有限,也许是由于烹饪技术有限,有些妈妈端到宝宝面前的菜式好像永远都是那么一两样。将心比心,就连大人餐餐吃差不多的菜式也会吃腻的,更不用说孩子了,想让孩子多吃饭,妈妈们还需在菜式上多花一些心思。
一方面可以让菜式更加鲜艳。并非是依靠色素,而是运用食材的天然颜色,让菜式呈现出美观的'效果,比如红彤彤的番茄、绿油油的蔬菜、紫色的甘蓝、鲜艳多彩的甜椒等等,将这些食材进行巧妙的搭配,就能制作出彩虹般美丽的菜式,相信没有孩子能够拒绝。
另一方面就是让菜式多样化,比如,一个鸡蛋的做法可以有很多种,犯不着让孩子天天都吃荷包蛋。妈妈们可以上网或查阅一下烹饪书籍,学习一些简易菜式的做法,时而让孩子眼前一亮,他们定会多吃一些的。
三、适当添加调味料
过早地在饭菜中加糖或盐等调味料,都会对孩子的口味造成影响,孩子以后很容易形成重口味,从而导致大人觉得味道正好的饭菜,孩子会由于太淡而不爱吃。
所以妈妈们在做菜添加辅食的时候应对调味品的用量严加控制:一岁前不加盐,少加甚至不加糖;两岁前不加味精。在烹饪中一定要少放调味料,因为孩子的味觉特别敏感,让他们多尝试些食物原始的味道会更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大不分孩子天生喜欢吃甜,特别热衷于甜类调味品,在此建议妈妈们除了平常饭菜要少放糖之外,还要把糖放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以外,时间长了,孩子对糖的关注度也会渐渐降低了。
除了糖、盐之外,妈妈也要特别留心橄榄油这种调味料。目前橄榄油被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因而妈妈们烹调食物时也更愿意使用橄榄油,尤其是炒菜。然而这并非是橄榄油的健康吃法。
通常,橄榄油是用来做色拉、拌面条的,不能炒菜用,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尽量不要加入到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大人最好也少吃。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更适合吃国产的植物油,若各类油换着吃,就更加合理了。
妈妈们有可以抽时间去市场买一些图形模具,可以把食材做成各种形状,比如爱心、星星、小熊等等,如此做出来的菜完全符合宝贝们的年龄特点,会深深地吸引他们。
四、健康吃杂粮
食物太过于精细,常常容易使孩子便秘,因而孩子的膳食结构中应该有杂粮。然而杂粮吃多了对宝宝也不好,因为杂粮难以消化,而宝宝的肠胃还很薄弱,一下子喂养很多粗粮的话,孩子容易消化不良,没有胃口。
给宝宝吃杂粮,最健康、最好的方式是煮玉米、蒸红薯,或吃玉米馒头、高粱馒头、全麦面包等。若是煲粥,也不要煲一锅杂粮粥,而是应该在白粥里加入少许燕麦,这样的做法宝宝会更容易接受。
因喂养宝宝儿头疼的爸爸妈妈们,掌握了以上技巧之后,相信很快就会不药而愈哦!
宝宝适合哪种喂养方式
一母乳喂养
新生儿主要是母乳喂养。母乳(尤其初乳)是婴儿最佳天然营养品。喂奶时间不固定,一般每隔三个半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喂15分钟左右;初乳非常珍贵,应让新生儿尽量多次吸吮。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的好处有:
1、营养均衡:母乳具有孩子6个月以内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几乎所有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6、钙、铁、锌等。
2、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母乳中各种营养成分都能很容易被孩子吸收,并能减少食物过敏发生;此外,不同时期母乳的营养成分有所不同,能很好的满足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孩子的营养需求。
3、能够预防孩子感染:母乳(特别是产后5天内分泌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加婴儿的抗感染力。
4、能促进亲子关系和发育:母乳喂养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最佳途径。
5、最省钱、方便。
6、鼓励完全母乳到生后4个月。
7、注意:建议从生后15天开始适当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
二混合喂养
一般喂母乳后,可接着喂牛奶或配方奶粉(米粉),也可在两次喂母乳间隔时喂。坚持每天保证喂三次母乳。
三人工喂养
在不能得到母乳的情况下,应采用鲜牛奶或经卫生部门许可出售的奶粉、配方奶粉,按指定食用方法喂养。每天喂6~7次,每4小时左右喂一次。
人工喂养应使用婴儿配方奶粉,而不是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过多的钠、钾等矿物质,会加重婴儿的肾负荷;牛奶中的蛋白以乳酪蛋白为主,不利于婴儿消化吸收。
婴儿配方奶粉又称为母乳化奶粉,是以牛乳或其他动物乳或其他动植物成分为基本成分,适当添加营养素,可供给婴儿生长与发育所需营养的一种人工食品。
四辅食
4~6个月婴儿开始有吞咽非流质食物的能力,开始出牙。在这个阶段单乳类不能满足婴儿生长的需要,因此除坚持乳类喂养外,还应逐渐添加辅食。增加辅食原则是:从少到多、循序渐进。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可能对某些食物成分、特别是某些蛋白过敏,家长应格外小心。
五喂水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不需要喂水。人工及混合喂养可在两次喂奶中间喂温开水,每天可喂2到3次,每次40毫升左右(可逐渐增多)。
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不管婴儿是全部吃配方奶还是部分吃配方奶,选择合适的品牌是很重要的,家长应向医务或护理人员进行咨询。
婴幼儿护理知识大全
生孩子不只是在怀孕的时候精心照顾孕妇,更是在生下小宝宝之后对宝宝的护理。为了保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新手妈妈们最好学一些护理知识。那么,婴幼儿护理知识大全是什么呢?请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关于这方面的那些事吧!
婴幼儿护理知识大全一、哺乳和喂养
如果条件允许,母乳是最好的喂养方式。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越早开奶,多让婴儿嘴巴刺激乳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如果因为个别原因,实在无法母乳喂养,那要选择适合婴儿的奶粉,注意喂奶量和奶具的卫生。
二、居室环境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三、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
婴儿护理注意事项初生婴儿在护理方面一定要多注意,首先就是做好初生婴儿的保暖工作,初生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调节身体的温度,所以需要宝妈多注意,最好将周围的温度控制在24度左右,这样的温度会让初生婴儿感到适宜。
宝妈在护理初生婴儿的时候,还需要格外的注意其皮肤护理,初生婴儿的皮肤特别稚嫩,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刺激,所以在给初生婴儿洗澡的时候要选择亲肤无刺激的用品,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的保护到初生婴儿的皮肤了。
在护理初生婴儿的时候还需要严格的注意预防感染,在护理时候都需要将手洗干净,保持卫生,初生婴儿的抵抗力非常差,所以在平时护理时一定要尽量避免细菌侵扰到初生婴儿,要不然会让初生婴儿出现很多身体不适,甚至会出现发烧感冒的症状。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