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突破音障需要多少马赫 突破音障要多少速度

七月网5360

产生音爆的速度要多少

速度达到1马赫临界点时就会出现。相当于340.3m/s。

突破音障需要多少马赫 突破音障要多少速度

通常情况下,多为飞行器在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强压力波,传到地面上形成如同雷鸣的爆炸声。在突破音障时伴随的一个奇特现象便是“音爆云”,这是由于在激波面后方由于气压增加而压缩周围空气,使水气凝结形成微小的水珠,看上去就像云雾一般。这种云雾通常只能持续几秒钟,激波现身,转瞬即逝。

飞机的强压力波引起地面上的压强变化约为78帕(8公斤力/平方米),持续时间约为0.2秒。压强随飞行高度增大而减弱,但影响范围则扩大。音爆因时间短暂,对地面的影响在户外一般不大,对室内压强变化虽小,但经多次反射形成共鸣,持续时间较长,影响颇大。

扩展资料:

音爆的能量巨大,一架低空超音速飞行的战斗机产生的音爆足以震碎门窗玻璃。一架在16000米高空以两倍音速飞行的协和客机产生的音爆对地面产生的压强高达100帕,相当于给一块一平米左右的玻璃窗上施加10公斤的力,100帕大约相当于133分贝,相当于恰好身处某重金属摇滚音乐会的大音箱旁边。

当马赫数Ma<0.3时,流体所受的压力不足以压缩流体,仅会造成流体的流动。在此状况下,流体密度不会随压力而改变,此种流场称为亚音速流(Subsonicflow),流场可视为不可压缩流场。

一般的水流及大气中空气的流动,譬如湍急的河流、台风风场和汽车的运动等,皆属于不可压缩流场。但流体在高速运动(流速接近音速或大于音速)时,流体密度会随压力而改变,此时气体之流动称为可压缩流场(Compressibleflow)。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音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赫

飞几马赫能突破音障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在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十分之九,即马赫数MO.9空中时速约950公里时,局部气流的速度可能就达到音速,产生局部激波,从而使气动阻力剧增。要进一步提高速度,就需要发动机有更大的推力。更严重的是,激波能使流经机翼和机身表面的气流,变得非常紊乱,从而使飞机剧烈抖动,操纵十分困难。同时,机翼会下沉、机头往下栽;如果这时飞机正在爬升,机身会突然自动上仰。这些讨厌的症状,都可能导致飞机坠毁。这就是所谓“音障”问题。由于声波的传递速度是有限的,移动中的声源便可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当物体速度增加到与音速相同时,声波开始在物体前面堆积。如果这个物体有足够的加速度,便能突破这个不稳定的声波屏障,冲到声音的前面去,也就是冲破音障。

飞机或战机超过音速时产生的音障会产生多大的声音

现代作战飞机如果要实现超音速飞行,则必须要突破音障。所谓音障,就是当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十分之九,即0.9马赫、时速约950公里时,飞行器表面的局部气流速度可能就达到音速,从而产生局部激波,使得气动阻力剧增。如果要进一步提高速度,超过音速,就需要发动机有更大的推力以抵消额外产生的激波阻力。另外,局部激波能使流经机翼和机身表面的气流变得异常紊乱,从而使飞行器剧烈抖动,操纵十分困难,机翼会下沉、机头往下栽,或者机身突然自动上仰,导致飞行器坠毁。因此,如果要突破音障,不仅仅在于有强大的发动机,还需要拥有更加有效的气动操纵面和控制系统。

当飞行器突破音障时,由于飞行器本身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逐渐在物体的迎风面积累而终形成激波面,在激波面上声学能量高度集中。这些能量传到人们耳朵里时,会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这就是音爆。一架在

16000米高空以两倍音速飞行的飞机可以对地面产生高达133分贝的音爆,让人感到有如地震或重磅炸弹在身边爆炸,不仅耳朵无法承受,甚至连鼻子都会流血。与此同时,巨大的震动波还导致墙壁出现裂缝,窗户碎裂。因此,如果飞行器是在城市等人员密集地区的上空飞行时,如果飞行高度低于1万米,则严格禁止飞行器进行超音速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