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整首,关于七夕节的古诗整首诗

七月网4870

有关七夕节的古诗

关于七夕的古诗如下: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整首,关于七夕节的古诗整首诗

1、《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秋夕》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迢迢牵牛星》佚名〔两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鹊桥仙·七夕》苏轼〔宋代〕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5、《西江月·新秋写兴》刘辰翁〔宋代〕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1、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2、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壬申七夕

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译文:难得等到七夕她已驾着七香车。刚刚两心相会又忧无情的晓霞。清风夜静,唯有玉佩的响声,日光微弱点吧,不要晒枯了艳丽的鲜花。月中的嫩桂,它把馨香传得更远更远。星间的高榆给人间送来舒适的影斜。她不想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识别灵筏。

4、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译文:身在他乡恰逢乞巧,看着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羁旅愁绪更甚。远离故土,不见妻子月下穿针,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怀念家乡。微风拂过带走盛夏的炎热,新月当空,初秋已快来临。是谁在忍着心中愁痛偷偷的看着银河?就是那遥远天际的牵牛星。

5、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译文:恐怕是仙人们喜欢别离,所以才叫人们长时间盼望相会的日期。从来上天布满彩霞直垂银河畔,岂必硬要等待那金风四起玉露凝成之时?清辉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相望已久,接织女过河的微云恰恰涌现得迟。怎么会忘记不酬谢填河以渡的乌鹊,单给蜘蛛的偏爱向它乞求巧丝。

七夕节的古诗20首

七夕节的古诗有:《七夕》、《乞巧》、《秋夕》等。

1、《七夕》。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翻译: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很多了。

赏析:诗人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新裁,表达了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赋予“巧”字另外的含义,言人间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已经够多了,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

2、《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翻译: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3、《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翻译: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躺卧着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赏析: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艺术感染力很强,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呈现出灵动之姿,颇动人心魄。前者旨在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意在为前者规范意蕴,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