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后续审计
1、后续审计是审计机关或机构为检查被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而进行的审计。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相隔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建议是否已经采取了适当的纠正行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实施的跟踪审计。后续审计在内部审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后续审计的目的是确保对内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结果采取合适的行动。后续审计的步骤分两个阶段,要考虑多种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后续审计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应用技术,并有一套实务标准对审计实务进行指导。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要注意后续审计的重要性,在理论方面要开展对后续审计标准和审计风险的研究。
3、后续审计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审计人员通过后续审计,监督管理者纠正错误的态度是否积极、措施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显著,是确保审计效果的重要措施。
4、实施后续审计,验证正确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将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信心;若经实践验证属审计失误,则有利于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把审计工作做得更好。
二、后续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1、后续审计的范围与审计的范围密切相关,主要是针对内部控制措施的薄弱环节的改进活动而进行的审计。后续审计的范围会随着已调查的某一关注事项的类型和重要性的改变而改变。
(1)监督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
(2)了解审计意见采纳情况,考察审计效果;
(3)发现审计决定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4)发现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不当时,进行复查,重新做出审计决定,弥补原来审计中的不足;
(5)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建议和措施,扩大审计效果。
同时审查这五项内容,将使审计工作更为有效。
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相隔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人员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建议是否已经采取了适当的纠正行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的跟踪审计。
三、后续审计的目的
一是确保审计决定的贯彻执行,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通过后续审计可验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后续审计是审计机关或机构为检查被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而进行的审计。是审计工作结束后的一个重要步骤。国家审计机关为了监督和保证被审单位切实执行审计决定,有必要根据原来审计的情况和决定进行这种追加审计。在一般情况下,后续审计主要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结论所涉及的范围进行,并不要求重新进行详尽的检查。
1、由于国家审计是强制性审计,因此后续审计通常由国家审计来实施,必要时国家审计机关可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后续审计。
2、后续审计的重点一般限于审计结论和决定所涉及的范围。
3、后续审计所涉及的时间是从审计结论和决定通知被审计单位执行起至后续审计开始止这一段时间内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情况。
4、后续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与一般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基本相同,但针对性较强。
关于后续审计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