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检查内容是什么
消防检查内容的十查十看
(1)查领导,看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2)查思想,看消防安全工作的行动;
(3)查组织,看消防活动情况和发挥的作用;
(4)查制度,看消防安全制度是否落到实处;
(5)查火源,看用火、用电是否符合要求;
(6)查物资,看储存的数量、环境是否恰当;
(7)查建筑,看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8)查隐患,看是否进行了整改或已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9)查消防设施,看设备是否齐全,装备是否完好;
(10)查火灾事故,看是否作出了处理或处理是否妥当。
社区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社区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应涵盖社区各单位必须做到的消防安全“软件”和“硬件”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防火巡查的主要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
1.火灾隐患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关情况。
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质的防火安全情况。
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10.防火巡查情况。
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消防安全检查内容
消防器材:
1、器材品种、规格、数量适用、配置合理、使用方便。
2、器材无严重锈蚀、零配件完好无损、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3、消防给水水压充足,可确保在保护有效范围内使用。
4、器材已落实到班组或专人保养。
5、有器材检查记录
通道:
1、主干道、支干道、梯间、车间、工序出入口无障碍。
2、消防栓、器材放置点有否被堵塞。
3、物品放置在定置范围内、车辆不乱停乱放。
4、标志、标线设置清晰合理。
电器设备:
1、易燃、易爆生产场所是电气设备安装符合防爆要求。
2、车间、部门是否有乱拉乱接电线现象。
3、办公室、化验室、仓库在下班前关闭电源。
仓储:
1、仓库物品有标识、数量、警示标志、并按指定功能放置相应物品。
2、仓储物资按墙距、垛距、间距存放,不超存、不混存。
3、仓库有日常通风、透气,降温措施落实好。
4、仓库、厂区、消防器材、设备完整好用,并有检查记录。
日常管理:
1、动火按要求办理审批,并落实好有关人员责任。
2、生产岗位按时填写安全记录表。
3、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按时、按要求巡检设备,无违章操作。
4、按时、按要求完成消防整改项目并回复。
5、无违规建筑、无违章作业、无违规吸烟。
6、对员工进行消防演培训、教育和消防演练。
7、无发生各种事故。
8、操作工人会使用灭火器,会扑灭初起火灾,会报警。
扩展资料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
Firecontrol;Firefighting;Fireprotection灭火与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郭孝成《浙江光复记》:“卫队及巡警消防,见势已烈,均袖缀白布,以表输诚。”如:必须抓好消防工作。例如:消防车、消防技术。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消防历史,“消防”一词是二十世纪从日本引进的,是一个外来语。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现代意义的消防可以更深层的理解为消除危险和防止灾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消防
消防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哪些
消防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哪些如下:
1.火灾报警系统。
检测火灾报警器、消防设备、火灾应急广播功能、手动报警装置等是否有效。
2.消防供水系统。
检查消防水池的各项指标是否达标,以及消防供水设施是否完善好用。
3.室内消火栓系统。
检查室内消火栓的安装和设置是否合理到位。
4.自动喷水(雾)灭火系统。
检查管道网络的安装和个组件的性能。
5.防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
检查正压送风和排烟系统的设置和功能是否完善,查看防火阀的的设置状况。
6.防火门、防火卷帘和挡烟垂壁。
检查其联动功能是否正常。
7.气体灭火系统。
查看设备、组件及防护区的设置和安装情况。
灾逃生避难注意事项:
1、根据火灾发生位置选择逃生路线。
2、不可搭乘普通电梯(防火电梯除外)。
3、用湿毛巾掩护口鼻、走安全出口。
4、低姿势贴墙壁有序前行、勿慌乱拥挤。
5、减少身体暴露。
6、正确使用防烟面具。
三要:要熟悉环境、要沉着冷静、要知道如何过滤浓烟。
三救:选择逃生通道自救、选择逃生绳自救、发出信号向外界求救。
三不:不乘普通电梯、不轻易跳楼、不贪恋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