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杨贵妃是怎么死的
杨贵妃因安史之乱被乱贼逼死。安禄山以诛杨国忠、清君侧为借口造反,危及京都,玄宗欲西行入蜀,行至陕西兴平县马嵬坡,早迁咎于国忠的太子李亨一派人见国忠与吐蕃谈事,以勾结蕃人谋反的罪名杀了杨国忠,又逼请玄帝处决杨贵妃。杨贵妃被缢死,年38岁。时隔年余,改葬时墓中未见她尸体,因此当时就传说她未死而东渡去了日本。
“杨贵妃之死”的文学化
唐诗人白居易吸收民间传说成分作的《长恨歌》,将杨贵妃故事神话化,其中有“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句,并记临邛道士入海上仙山访贵妃事。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说一道士在蓬莱山见到贵妃并带回信物。清洪升传奇《长生殿》则说道士作法架仙桥,让玄宗飞升月宫与贵妃相会。日本也有杨妃到日本,受到优厚接待,与玄宗音问相通的传说以及坟、像遗迹。
中国民间传说流传于陕西、四川等地,多揭露朝廷内奢侈荒淫生活,描述李隆基与杨玉环生死不渝的爱情,并以浪漫手法写她的仙化或与玄宗在异境中的重逢。
杨玉环是怎么死的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杨玉环大大得罪了玄宗,玉环的从兄杨国忠请教吉温,吉温跑过去对玄宗说:“宫里女人犯错该死,但为啥吝惜宫中一席之地让她在外头受辱?”这话让玄宗动容,又不吃饭了,并马上派人给她送东西。杨玉环请送东西的人转告玄宗:我罪该万死,但我除了身体发肤以外都是皇上赐的,我快死了,没啥能报答的。拿刀割断一缕头发说,拿这个当纪念。玄宗很心疼,马上将杨玉环接回来,然后又给玉环的娘家人大量赏赐。
而且每一次危机化解之后,两人感情都会加深一层,杨玉环会更得宠,她的家人会得到更高的地位。真有点像民间俗语:磕磕绊绊到百年。
杨玉环被唐玄宗宠纵,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曾经为了让李白替杨玉环写歌词逼着高力士替李白磨墨、斟酒、脱鞋;一次杨玉环一时兴起,竟要高力士唱歌制曲,高力士知道一个太监唱起歌来定会十分难堪,首先就是嗓音不对,公鸭嗓怎么唱歌,不肯出丑,杨贵妃当着唐玄宗的面,借着他的威势,开口就要打高力士一百个嘴巴,一千下屁股,虽然没有打足实数,也打得高力士血迹斑斑,声声讨饶。玄宗不但不阻拦,还开怀大笑。今天看来,当时高力士既无奈,又有巴结杨玉环、讨好唐玄宗之嫌。这种痛苦非常人受得。
杨玉环爱吃鲜荔枝。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更表现在不远千里、不惜工本,诏令岭南节度使专司其事,设飞驿传送岭南荔枝,让杨玉环吃上鲜荔枝。按当时的条件,荔枝保鲜一般在七天之内,为了博得杨玉环浅浅的一笑,不知累死了多少马匹,累坏了多少儿郎,踏坏了多少庄稼。
杨贵妃一人得志,万人升天。自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她已死的父亲被追封为大尉齐国公,叔父被拜为光禄卿,兄弟杨铦为鸿胪卿,杨裿为侍御史,杨钊为司空,并获赐名国忠,长姐玉佩封为韩国夫人,三姐玉筝封为虢国夫人,八姐玉钗封为秦国夫人。正是:“姐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这些得到杨玉环好处的人们,常常为虎作伥,为非作歹,最后都受到杨玉环的保护。
安禄山是边防一位混血将领,后来加入边防军的杂牌部队获得迅速升迁。公元743年后,他兼任三个地方节度使,总揽境内文武诸事。皇上十分宠信他。安禄山来朝,皇上命玉环的姐妹与他结拜为兄妹。杨玉环为了笼络安禄山,把这个比自己大20来岁的人认做干儿子,在宫中数度赐宴。安绿山得势也与杨玉环有关。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公元756年7月14日,安禄山统领的叛军大举攻入长安,接到密报的唐玄宗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就在这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叛,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随后,叛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的姐姐——玄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70多岁的老皇帝,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爱妃的生命,一代绝世美女香消玉殒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马嵬兵变,实际上是李亨(唐肃宗)发动的。50多岁的老太子李亨,一直担心自己活着当不了皇帝。他的兵变,或者说是被70多岁还不肯放权的老子玄宗“逼”的。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葬于马嵬坡,在官方文书中,应已确定无疑。但杨贵妃不曾死的传说,在当时即已有了。有人说,她并没有死,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杨玉环被日本商人趁返国之机弄到了日本。至今日本还有许多关于杨贵妃的传说、器物、庙宇、坟墓及好几本有关她的书。一说杨贵妃东渡,侍女从人,大多死去,杨贵妃到达日本后不久亦死。另一说,杨贵妃受到日本礼遇,还有一些故事留下。亦有说杨贵妃到了日本之后,仍有信息托遣唐使带给玄宗……
各种说法也不相同,从史书的缝隙中找线索,这都有可能。
马嵬兵变的最根本目的只在除去杨国忠,迫杨贵妃死,旨在损玄宗的尊严。验尸云云,叛军之将陈玄礼不会认真。再者,陈玄礼以一个军人叛迫皇帝之后,如再认真验看贵妃遗体,亵渎之罪大矣。这方面,史书所载亦已很明白:四军将士闻杨贵妃死讯即欢呼,陈玄礼免甲胄而拜,说明他们并未去验看杨贵妃的遗体。
杨贵妃被缢,执行者是内侍们,可能缢至气绝而未毙命。以杨贵妃死而解围罢乱,皇帝不忍看,皇帝走后,贵妃复苏。杨玉环待人仁厚,内侍们定会设法救援。往返途中的寿王李瑁和高力士,肯定也会施以援手。所以不曾死也确系可能。
历史上的杨玉环是怎么死的
杨贵妃名玉环,幼年丧父,寄养在叔叔家,长大后有倾国倾城之姿。杨玉环15岁时,在公主的婚宴上和当时的寿王李瑁一见钟情,很快两人就被唐玄宗赐婚,杨玉环成了寿王妃。婚后二人生活美满,但是好景不长,五年后,唐玄宗以为自己的母亲折福为由,令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在人们渐渐忘掉杨玉环后,唐玄宗又秘密地将她接进了宫中,并封为贵妃,从此,因后位空悬,杨玉环贵为贵妃,宠冠六宫。
关于杨玉环的逸事有很多,比如杨玉环爱吃荔枝,但古代交通运输不便,唐玄宗为了让她吃到新鲜的荔枝,通过驿站以快马传送荔枝,将南方的荔枝昼夜不停地送往华清宫,还有杨玉环曾偷过一支紫玉笛,唐玄宗知道后将她赶回了家,杨玉环便以青丝相赠,有断情之意,这使唐玄宗很害怕,立刻又将她接了回来。而最著名的故事应该是贵妃醉酒,讲的是杨玉环受到唐玄宗冷落后便借酒消愁,半醉半醒的醉态,娇媚美人和痴情皇帝的故事听多少都不会倦。
然而好景不长。历史的发展注定他们没有圆满的结果,当时唐朝政治并不稳定,安禄山假装蠢钝,成功骗过了唐玄宗,在巴结讨好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好处。有一次安禄山入京,为杨贵妃庆生,庆典结束后,唐玄宗却放虎归山,安禄山回到翻地不久就大举进犯京城,仓皇中唐玄宗和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在这里,杨贵妃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关于杨贵妃的死因,最多的说法是她自缢,这种说法主要是受流传下来的史书的影响。然而,这种说法只有在刘禹锡的诗中可寻到一点蛛丝马迹,说法并不可靠,更有说法称他根本就没有死,是侍女代她死了,有人说她流落民间,还有说她后来逃到了日本,至今在日本的山口县的“杨贵妃之乡”。
但是经过史学专家的研究,发现杨贵妃的真正死因是被乱军杀死,并不是自缢而死。在一些唐诗中,描写到马嵬坡时,用的便是“血”这样的修饰词,如果真是自缢而死,应当是见不到血才对。杨贵妃在世时宠冠六宫,她的家族也因为她而得势,然而,千古美人却惨死于乱刀之下,不禁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