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太行山郭亮隧道(位于河南的太行山区的郭亮隧道,是怎样建成的)

七月网2210

“在路上”之“南太行山麓的郭亮挂壁公路”

“在路上”之“南太行山麓的郭亮挂壁公路”

太行山郭亮隧道(位于河南的太行山区的郭亮隧道,是怎样建成的)

这段公路之所以叫做“挂壁公路”,是因为它真的是挂在万仞壁立的崖壁上,而且完全靠人工开凿完成,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1972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一个被中国人称作“龙抬头”的日子,位于太行山南麓万仙山郭亮村的人们,为了村里的人们可以走出大山,可以与外界自由联通,小伙子们能娶上媳妇,全村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村支书申明义的带领下,一个由十三名硬汉组成的“十三壮士队”,开始在悬崖绝壁上开凿这条“太行山隧道之父”。

历经五年零二个月的时间,这条挂在万仞绝壁长达1250米的“天堑通途”,最终被开凿完成。

这条功在千秋的绝壁长廊,不仅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朽的传奇工程,也留下了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愚公精神”在当代最好的传承与发扬。

如今的郭亮村,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攀岩公园;是全国闻名的影视基地,写生基地,避暑胜地,团建拓展基地。

郭亮村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应该说与当年“郭亮人”开凿的这条“郭亮挂壁公路”密不可分。

郭亮村名字的由来:

这个南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之所以叫做“郭亮村”,有一个非常久远和传奇的传说故事。

相传,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官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太行山区有位农民的儿子——郭亮,为反抗压迫揭杆而起,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但终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好率众退守到西山绝壁。

后因汉军追赶围困,加之粮草断绝,郭亮在危难时刻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

同时,郭亮又命令士兵从山背后利用绳索攀下绝壁,安全转移到另一自然村,就是今天的“会逃站”。

现在悬崖上的山村,是人们为纪念郭亮,在建村时将村名取为“郭亮村”。

郭亮洞(郭亮隧道)位于哪里

位于新乡辉县市万仙山风景区的郭亮洞,建于1972年。为了改变交通闭塞、穷困隔绝的生活处境,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13名青年农民硬是用钢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在119米高的绝壁中间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出一条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绝壁隧道,这就是号称“太行隧道之父”的南太行山第一个绝壁长廊-郭亮洞。当时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也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帮助清理石渣,送水送饭。村民用掉12吨钢钎,打烂了4000把铁锤。历时五年,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车,为改变郭亮人民的生活条件开辟了一条通途大道。郭亮洞开凿的困难之大、条件之苦、各项指标之“最”前所未有,为此万仙山风景区决定申报郭亮洞为世界吉尼斯纪录。万仙山景区负责人表示,目前世界吉尼斯总部已经接受了郭亮洞项目的申报,将派专家进一步进行实地考察、审核、认证。据了解,景区旅游资源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在河南省尚属首例。

郭亮隧道又名万仙山绝壁长廊或郭亮洞,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区的太行山万仙山风景区,是20世纪70年代当地人仅靠手工开凿而成。

郭亮洞高度仅有15英尺(约合4.5米),宽度为12英尺(约合3.7米),整条隧道都在悬崖边上,弯弯曲曲。短短1300米的隧道开有30多个“窗户”,从“窗户”往外看可以欣赏到太行山的壮丽景色,还有令人晕眩的万丈深渊,而隧道的终点是大批中外游客和影视艺术家们喜爱的地方,它就是太行明珠———郭亮。

地址:中国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西北50公里左右

类型:地质地貌山

游玩时间:建议1-3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万仙山(万仙居)

位于河南的太行山区的郭亮隧道,是怎样建成的

一、位于太行山区的郭亮隧道,可以说非常的地理位置艰险,但是这里的人却凭借着手工开凿而成,而且在这条隧道上,短短的1300米上就已经有30多个窗户,从这些窗户可以看到太行山的景色,同时也可以看到万丈深渊,可以说非常的奇特,也被人称为太行明珠。

二、郭亮村村民的祖辈们逃到了这个绝望的境地中避难。以前,村子进出的道路是由石块和石阶直接刻在90度石崖上的。它被称为“梯子”。羊肠道很陡,只允许一个人通过,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郭亮村的牛、羊、猪等牲畜,大多是在小犊子时被村民从“梯子”上抱走的。

三、郭亮隧道被誉为“世界第九奇观”。位于河南省太行山区。这个隧道里有30多个“窗户”。从“窗口”,它是深渊。最重要的是,这条隧道的诞生是现代版《愚公移山》的故事,郭良仁没有使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一块2.6万立方米的石头很难在悬崖上敲出。

四、郭亮东是ShaYao镇,徽县,新乡市,河南省。郭亮村的壁挂公路,又称郭梁东路、郭亮隧道、郭亮隧道、郭亮村悬崖走廊,建于1972,完成于1977,全部由郭村的梁村村民独立完成,主要负责发掘的13位村民被称为“十三英雄”郭良东。

郭良栋被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十条道路”和“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八条道路”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郭亮东开始开发旅游项目,现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万仙山的第一个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