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责任心的故事和关于责任心的故事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责任心的故事以及关于责任心的故事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
责任心的强弱通过行为来体现。从为家庭烧一顿饭,洗一次衣服,到报名义务献血,应征入伍,都是责任心的体现。不过这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责任心的体现罢了材料。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篇一:征服的人生
一名劫犯在抢劫洛杉矶银行时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人当人质。他用枪顶着人质的头部,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且喝令人质要听从他的命令。
警察四面包围,但不敢上前。劫犯挟持人质向外突围。突然,人质大声呻吟起来。劫犯喝令人质住口,但人质的呻吟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成了痛苦的呐喊。
劫犯慌乱之中才注意到人质原来是一个孕妇。她痛苦的声音和表情证明她在极度惊吓之下马上要生产。鲜血已经染红了孕妇的衣服,情况十分危急。
一边是漫长无期的牢狱之灾,一边是一条即将出生的生命。劫犯犹豫了,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而每一个选择都是无比艰难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内都注视着劫犯的一举一动,因为劫犯目前的选择是一场良心、道德与金钱、罪恶的较量。
终于,劫犯缓缓举起了枪——他将枪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了双手。警察一拥而上,围观者竟然响起了掌声。
孕妇已不能自持,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忽然说:“请等一等,好吗?我是医生!”警察迟疑了一下,劫犯继续说,“孕妇已无法坚持到医院,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请相信我!”警察终于打开了劫犯的手铐。
一声洪亮的啼哭声惊动了所有听到它的人。人们欢声高呼,相互拥抱。劫犯双手沾满鲜血——是一个崭新生命的鲜血,而不是罪恶的鲜血。他的脸上挂着职业的满足和微笑。人们向他致意,忘了他是一个劫犯。
当警察将手铐戴在他手上时,他说:“谢谢你们让我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这个小生命是我从医以来第一个在我枪口下出生的婴儿,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现在感觉自己不是劫犯,而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罪恶会被一个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为他强大和伟大,而是仅仅在于他是一个需要生存权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这是一个绝对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的洛杉矶市。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篇二:把自己放在最后
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____家庭。父亲林良英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林巧稚5岁时,母亲不幸病故。懂事后,她从大姐和嫂子的口中得知母亲是因子宫大出血而亡,所以便萌生了长大后当医生的想法。
1927年7月,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父亲问她:“毕业后打算做些什么?”林巧稚说:“我要考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父亲怔住了。当时,协和医科大学是医学界名望最高的学府,8年才能毕业,每年的费用是450个银元。要负担这么昂贵的学费,对林巧稚的家庭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继母在一旁大声嚷起来:“你已经20岁出头了,再上8年学,还嫁给谁呀?”“那我就不嫁,一辈子也不嫁!”林巧稚坚决地说。没想到,一句斗气的话以后竟然成真。
同年8月,林巧稚到上海参加考试。考试中途,一个女友突然晕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女友,因而没完成考试。回家后,她难过地说:“我可能考不上了。”父亲告诉她:“在人生的考场上,你很优秀,因为你懂得关心人,懂得爱人。不论当医生还是从事其他行业,你都具备了条件。”父亲的话给了林巧稚很大的安慰。一个月后,林巧稚意外地收到了协和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来,主考官被她的牺牲精神以及卷面上所展现的才华所感动,破格录取了她。
毕业后,林巧稚留在了协和医院,成为协和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医生。
一个圣诞前夜,医院的外国大夫都去狂欢了。一位年轻的中国妇女突然大出血,命悬一线。当时,林巧稚还是一名助理医生,无权做手术,更无手术经验。她一个个地打电话求助,得到的却是一声声抱歉。情急之下,她又像在多年前上海的考场上一样,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抛在一边,毅然走向了手术台。由于协和纪律严明,如果手术失败,擅自做主的林巧稚将就此终止做医生的生涯。但人命关天,她没有迟疑,毅然做了手术,把同胞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自此,林巧稚的名号在医院无人不知。
除了钻研医术外,林巧稚还提倡计划生育,酝酿筹建我国第一个妇产科医学的研究机构。她搜集了协和医院里妇科疾病的各种历史资料,对畸形胎儿的有关资料苦心钻研,攻克了许多妇科疑难病症。她曾摘除过农村老大娘腹内几十斤重的大血瘤,找到了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方法,攻克了新生儿溶血症无法解决的世界性课题。她的许多科研成果填补了世界医学的空白。
病人第一,把自己的荣辱放在最后,林巧稚一生都没有改变这颗赤子之心。即使后来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仍旧一如既往,也因此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发自心底的尊重。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篇三:像大人一样谈谈
从这天开始,我们这个三口之家,有什么问题需要沟通和解决,我们一定像大人一样,面对面地坐下来谈谈。
儿子又发怒了,像以前无数次发生的情景一样,表演三部曲:先是瞪眼睛,接着大喊大叫,继而又哭又闹。妻子愤怒、伤心、无奈地看着儿子。
我把儿子拉到他的房间。我坐下,示意儿子也坐下,他却站着,脸倔强地扭向一边。
“我们可以谈谈吗?”我问。
一阵沉默。儿子昂着头,半晌,抽抽搭搭地冒出一句:“跟你们大人没……没什么好谈的。”
儿子刚读初中,应该还没到青春期,怎么就这么桀骜不驯呢?从五六年级开始,儿子似乎就不大愿意和我们谈心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今天的事起因很小,就为是先看电视还是先做作业,儿子与他妈妈发生了争执。一点小事,演变成了一场火药味很浓的战争,我必须解开这个疙瘩。
儿子不接我的茬,谈话无从下手。
从侧面看,儿子的嘴唇上有了一层淡淡的绒毛,那是青春即将破茧而出的标志吧。他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是的,他正在成长,这也许是个突破口。
“那么,我们可以像两个大人一样谈谈吗?”我用商量的口气问。
“像大人一样?”儿子扭回头,看着我,“怎么像大人一样谈谈?”
我笑笑,拍拍床沿,说:“你先坐下,这样我们才像两个大人谈话的样子。”
儿子犹豫了一下,坐在我的对面。
我看着儿子说:“两个大人之间的谈话,首先是平等的。”
“但是,你们对我一点也不平等。”我刚开个头,没想到儿子的话就像机关枪一样扫了过来,“特别是妈妈,什么都喜欢管,一点都不民主,非常霸道……”
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儿子愤怒地“控诉”,连幼儿园时的事情都翻出来了。说着说着,他竟然抽泣起来。我拍拍儿子的肩膀。真没想到,儿子的心里,会对我们做父母的淤积了这么多的不满和愤懑。儿子说完了,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
我递给他一张餐巾纸,说:“既然我们是像大人一样交谈,就应该心平气和,今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再像孩子一样,动不动就哭鼻子耍脾气了,好吗?”
儿子响亮地抽搭了一声,忽然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说:“你刚才说的这些事情,我会和你妈妈认真反省一下,再和你平等地交流。可以吗?”
儿子点点头。他的情绪,正在慢慢平息。
我告诉儿子,两个大人之间的谈话,除了平等,心平气和,还应该是客观的。我拿今天的事情为例。我问他:“作为一个学生,放学回家了,是不是应该先做好作业,再看电视?就像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就应该先烧饭做家务,一切都忙完了,才能坐在电视机前。”
儿子想了想,低下了头,说:“我知道错了。我只是不喜欢妈妈动不动就指责我。”
我摸摸儿子的头,说:“妈妈性子是急了点,但你应该知道,她有多爱你。”
妻子喊我们吃晚饭了。我和儿子站了起来,他都快有我高了。我拍拍儿子的肩膀,说:“两个大人之间的谈话,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问题。你知道怎么做了吗?”
儿子伸手在我的胸口打了一拳,说:“我知道了!”
我毫无防备,被他打得一踉跄。这小东西,下手一点不知轻重。一想,我哑然失笑。电影里常看到两个男人之间,就是这样解决纷争的,只是他们都是兄弟。
儿子跑进厨房,从后面搂住妈妈的脖子,说:“妈妈,对不起!”
欢声笑语又回到了我们家。
从这天开始,我们这个三口之家,有什么问题需要沟通和解决,我们一定像大人一样,面对面地坐下来谈谈。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1.名人责任心的小故事
2.关于责任的励志故事
3.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
4.关于责任的励志故事
5.关于责任的名人故事
6.关于承担责任的小故事
7.责任的励志故事
有关责任的小故事
随着人们生活经济的提高,拥有车辆的家庭越来越多,徐美也在一年前也买了新车,上月在她送孩子上学的时候,突然拐弯处有行人出来没有及时注意到,幸好及时打了方向盘撞坏了路边的护栏,幸好人身安全无事,由于送孩子着急,徐美下车匆匆看了一眼,车和护栏都有损坏,但由于送孩子着急,也没有报警,直接将孩子送往学校上班去了。之后交警找到她,对她进行了经济处罚。
第一,《道路交通安全法》有明确规定,对于损害交通设施的,尚未构成犯罪的进行罚款处理。处罚金额在200到2000之间。
第二,罚款的金额根据事故的轻重来判定,因为护栏属于交通设施,撞坏之后要有相关部门进行维修,一定的经济处罚也合情合理。
撞坏护栏肯定是要进行赔偿的,如果情节不严重的一般不会有其他的处罚。交警也会出事故责任书,对现场事故的轻重进行裁定,然后根据事故责任书到相关的部门去缴纳罚款就可以了。但是遇到交通事故之后,不管是双方的还是单方面的,一定要先报警,保护现场,这是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最主要的,在开车的时候一定要加以谨慎,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当遇到危险的时候,遵循先避人后避物的原则,这点徐美做的还是比较对的,情急之下打了方向盘,即使撞到了护栏,也没有撞到人,虽然被罚了款,但比撞人情节尚轻了很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简短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简短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简短,责任心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实都是离不开责任心的存在的,以下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简短。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简短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后期,在地中海的一个海湾,有段时间德国军舰总是在每周一,三,五日去布水雷,而英国扫雷舰则逢二,四,六日去扫雷,渐渐成为双方都默认的规律。
有一天,英国军队不知为什么没有去例行扫雷,第二天德国军舰照旧去布雷时便撞上了自己布在水下的鱼雷。军舰沉没了。
英国人把落水的德国人作为俘虏救了起来。德国的舰长被救上英国军舰后立即怒斥英国人:你们怎么能这么干?也太不负责任了!这在我们的军队中是决不容许的!他是在责怪英国人前一天没有去扫雷。
有的时候做出的事情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监守原则,都要认真负责。
承担责任的小故事篇2
有一只猫,总爱寻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过失。
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他太瘦,等以后养肥了再吃不迟。
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打了一下,它说: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后来,他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
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它又在表演潜水了。
这是一只可怜又可悲的猫,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何感想?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启悟吧!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和这只猫相似。对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总是找各种理由,自己错了还要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各种借口,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受伤害的总是自己。
要知道,每个人来到这个社会,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够成为卓越的人,但是如果只是找个借口搪塞为什么自己不全力以赴的理由,那真是不用费什么力气。
所以要想成功,就要懂得;借口是你事业与生活的拌脚石。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一个被下属的;借口搞得不胜其烦的经理在办公室贴了这样一个标语:;这里是无借口区。
他宣布,九月是;无借口月,并告诉所有人:在本月我们只解决问题,我们不找借口。这时,一个顾客打来电话抱怨该送的货迟到了,物流经理说:的确如此,货迟了。下次再也不会发生了。
随后他安抚顾客,并承诺补偿。挂断电话后,他说自己本来准备向顾客解释迟到的原因,但想到9月是;无借口月,也就没有找理由、
后来这位顾客向公司总裁写了一封信,评价了在解决问题时他得到的出色服务。
他说:没有听到千篇一律的托辞令他感到意外和新鲜,他赞赏公司的无借口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运动。
通过这个例子相信每个人都会明白:
借口与责任是相关的,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产生出色的成果。
很多人遇到困难不知道努力解决,而只是想到找借口推卸责任,这样做事一辈子都不会成功的。一旦领悟了全力以赴的`工作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秘诀,就掌握了获得成功的原理。
让我们勇于承担责任与借口说再见吧!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简短2关于责任心的励志小故事一:对人对己,严肃负责
中篇小说《人到中年》的作者谌容一举成名之后,创作态度仍然是很严肃的。据说许多报刊纷纷向她约稿,有人劝她翻箱倒柜,随便拿出过去的一些草稿,只要有她的名字就可以发表。谌容拒绝这样做。她认为那样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关于责任心的励志小故事二:鲁迅改稿
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自己身体力行着这一主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天中所写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的修改上,清楚地表现了这一点。当时,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但他仍坚持修改,在这篇最终未能完成的仅有2600多字的短短文稿中,修改的痕迹竟达53处之多。
关于责任心的励志小故事三:大臣的责任
春秋时,晏婴和穰苴是齐国的两位名臣,分别担任相国和大司马要职,主持政务和军务。一天,齐景公在宫中喝酒时忽感无聊,吩咐侍从拿着酒具,要到晏婴家去接着喝酒。晏婴接到通报,马上穿着朝服,手拿笏牌站在门外,等候齐景公的到来。齐景公还未下车,晏婴就迎上去问道:“诸侯得无有故乎?国家得无有故乎?”当齐景公说明来意后,
晏婴说:“安国家定诸侯的事,臣请谋之。至于陪您喝酒的事,您左右有的是人,臣不敢与闻。”齐景公讨了个没趣,只好吩咐改到穰苴家去。
不料到门口一看,这位大司马穿盔戴甲,手执长矛,见面就问:“诸侯得无有兵乎?大臣得无有叛者乎?”当齐景公说只是想喝几杯时,被穰苴以与晏婴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各国诸侯听说这件事后,各自警觉,绝不敢轻易与齐国为敌,因为他们知道齐国有两个擎天大柱。
关于责任心的励志小故事四:承担责任的总统
美国的杜鲁门总统,曾在他的桌子上摆了一个牌子,bookofstophere。book就是我们打麻将的时候用作发牌标示的,在英谚里面,表示把问题丢给别人。杜鲁门总统把这句名言放在他的桌上,意味着问题到此为止,就是你只要找到我,我就不能再推了。这同样表明杜鲁门总统是一个敢于负责的总统。
关于责任心的励志小故事五:勇于承担责任的卡特总统
在营救驻伊朗的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当时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即在电视里郑重声明:“一切责任在我。”仅仅因为上面那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骤然上升了10%以上。做下属的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特别是花了很多精力又出了错,而在这个时候,
老板来了句“一切责任在我”,那对这个下属又会是何种心境?卡特总统的例子说明:下属对一个领导的评价,往往决定于他是否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不仅使下属有安全感,而且也会使下属进行反思,反思过后会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在大家面前主动道歉,并承担责任。
关于责任心的小故事简短3名人责任心的小故事
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
伯父带他下火车时,指着一片繁华的市区说:“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这里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说理啊!”周恩来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啊!”
周恩来一直想着伯父的话,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块地方,中国人却不能去?他偏要进去看个究竟。
一个星期天,他约了一个好朋友,一起到租界地去了。
这里确实与其他地方不同,楼房样子奇特。街上的行人中,中国人很少。忽然,从前面传来喧嚷声,他俩跑过去看。在巡警局门前,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向两个穿黑制服的中国巡警哭诉,旁边还站着两个趾高气扬的洋人。他俩听了一阵就明白了,这位妇女的丈夫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不但不扣住洋人,还说中国人妨碍了交通。
周围的中国人都忿忿不平,心怀正义感的周恩来拉着同学上前质问巡警:“为什么不制裁洋人?”巡警气势汹汹地说:“小孩子懂什么?这是治外法权的规定!”说完走进巡警局,砰的一声把门死死关上。
从租界地回来,周恩来心情很沉重,他常常站在窗前向租界地方向远远地望着,沉思着。
一次,校长来给大家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震惊了,他没料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有这样大的志气。
周恩来在沈阳读小学的三年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被送到省里,作为小学生的模范作文,还被编进两本书里。
15岁那年,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进天津南开中学。那时,伯父的生活也很困难,他就利用节假日,给学校抄写材料,挣一点钱来做饭费。
生活虽清苦,但他的学习愿望却很强烈。他在课上认真听讲,课外阅读大量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全校师生都很敬重他,说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为了奖励他,宣布免去他的学杂费。他成为南开中学唯一的一个免费生。
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努力读书。以后,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他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
关于责任心的故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