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佛家经典禅语?佛家经典禅语欲望

七月网195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佛家经典禅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佛家经典禅语以及佛家经典禅语欲望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佛家经典禅语?佛家经典禅语欲望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家十大经典禅语中的一句,其他内容欢迎阅读下文。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十大经典禅语解说

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

十大佛家经典禅语(精选11句)

1、经典二:不能说。

2、一切都是虚幻的。

3、经典三:色是空,空是色。

4、经典十:我不进地狱,谁进地狱?

5、所以我体会到了世间的各种痛苦。

6、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7、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笑无声。

8、经典六:前世的回眸换来了今生的擦肩而过。

9、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也不是台,本来没有什么东西,哪里惹尘。

11、经典四:生活就像生活在荆棘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就不伤;如果心动,人就会妄动,伤身伤骨,

佛家经典禅语(精选20句)

1、一僧问五泄灵默禅师:怎么得无心去?禅师说:倾山覆海宴然静,地动安眠不理伊。

2、吃点亏没关系,退让三分也不妨。春天只看杨柳绿,秋风又看菊花黄。《憨山大师醒世歌》

3、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安静的心情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情不自禁。

4、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的大道,自己滚下去,被践踏玷污。禅师:知足常乐,不要看山高。

5、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界上哪个人不苦?越不能忍受,越觉得痛苦。为什么不磨练苦?

6、布袋和尚:我有一个没有障碍的布袋。展开十方,入时自在。一碗千家饭,一个人游千里。看人少,问路白云。

7、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把窝移低一点,灾难就发生了,人们把小鸟都抓走了。过度溺爱是爱吗?

8、聪明人瞬间,亲近智人,能快速解决达摩,如第三者尝汤的味道。愚人不知道,与自仇敌行;创造恶业,受众苦果。

9、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永远存在于心中。尊重贵人,礼待恶棍。真正的妙法是智慧的流露,真正的同情是智慧的力量。

10、禅师讲故事:马拒绝分担驴的负担。驴累死后,马背负着驴的全部负担和驴皮。禅师:马拒绝分享,但最终承受了很多负担。

11、《传心颂》:空手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经过,桥流水不流。有事先天地,无形本寂寞。能成为万象主,四时不凋零。

12、一位僧侣骄傲地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僧,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怎么会这么火?

13、不是有钱就是幸福,问心无愧是最安心的。当你想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你是否完美。用爱化疑;如果你心里有爱,你就不会怀疑。

14、众僧爬山,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割破。禅师:荆棘习惯于依附别物,但你却依附它。当然,你自找麻烦,不要依赖不能依靠的人。

15、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抓了,让它放生,说几年后会自动送到门口。熊说不会为了大而绝望的机会抛弃既得利益。人真的过着现在的生活

16、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子里。贞和集释:喜欢在枝头欣赏美丽的春光,其实春光在篮子里的茶叶上。自我意识就是佛不需要外求。

17、春天有花,秋天有月亮,夏天有凉风,冬天有雪。如果没有闲事,那是世界上的好时机。这是宋代无门慧开的作品,意思是平常心是道。

18、剧场里,傻瓜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成千上万的人拥到门口,挤成一团,许多人被踩死了。禅师叹了口气说:愚蠢的话会伤害无穷。

19、记住家,万事如意,不用整天说话;爱家如爱自己,不妨坦白忠诚;一点微笑是最可爱的,家里马上就能看到光明;忍耐让风雨过去,看月亮

20、贪婪导致衰老,愤怒导致疾病,愚蠢导致死亡,除了三种方式。《法句经》解释说:贪婪使人衰老,愤怒使人生病,痴迷会夺走生命,消除三毒可以获得佛教的真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