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因写错字而发生的笑话(因写错字而引发的笑话)

七月网1870

因错别字闹出的笑话,400字!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它特定的读音、意思和笔画。如果把汉字写错了不但会玷污祖国文字的纯洁,还会使人疑惑不解,啼笑皆非。

因写错字而发生的笑话(因写错字而引发的笑话)

记得那件糗事发生在三年级暑假时的一天……

那天万里无云,我刚做完了作业,便想给表哥写封信。信写好后,我本想在信封上写个“勿折”,可却稀里糊涂的写成了“勿拆”。信寄过去后,我便满心欢喜的等待着表哥的回信。

回信里的内容让我和妈妈她们都疑惑不解:表弟,我们一月未见,没想到你的语文水平大大衰退啊!如果不是我了解你,谁也不敢去动你那封信啊!我连忙打电话问表哥是怎么一回事,而表哥只是笑笑就挂了电话。又过了几天,我又接到了表哥的一封信,我打开信一看,里面装着我寄给表哥的信封。那信封上两个醒目的大字——“勿拆”让妈妈她们笑的前俯后仰,我的的脸也变得滚烫。“笑的我肚子都痛了,哈哈哈!”

“哎呀,不要笑了嘛!”

“是你自己创造了这个笑话,不笑不行啊!”

我无语……

这次的经历让我懂得了汉字是我们祖国神圣的文字,我们要学好语文,必须正确使用、书写汉字,争取不让错别字出现,不然就会闹出笑话,给自己找难堪!

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有哪些

1、太平军北伐时,有一支部队驻扎在仪征城外,先行官派小校向主将请示行军路线.主将正在与人谈话,就随手写了一个字,交给小校.先行官从小校手中接过手令一看,是个“烧”字,大吃一惊:烧城?

想再去问主将,又想军令岂可更改。于是命令士兵每人准备一把柴火,三更造饭,四更饭毕,拂晓前烧城。天将亮,众军一齐点火,顿时烟焰弥漫,百姓哭声震天动地。主将大惊,急忙找来先行官查问为何烧城,先行官拿出手令交给主将,一看,主将顿足大叫:“我之过,我之过!”原来,他在不经意之间,将“绕”字写成了“烧”字!结果,好端端的仪征城化为灰烬.主将只好请求上级判处自己极刑。

2、民国初年,某督军因手下一军需官言语冒犯,便传下手谕:“打棍三十.”

军需官被押到军营外面,士兵举枪一字儿排开,长官一声令下,“叭叭叭”一阵响,军需官被打得浑身是窟窿.

督军正在书房喝茶,听到枪声,忙问何故.手下人报告军需官已经处决.督军大吃一惊:“谁叫你们枪毙他的?”手下递上督军自己写的手谕,只见上面四个大字:“打枪三十.”原来是督军把“棍”字错写成“枪”字.一字之差,枉送部下一条命。

3、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军与蒋介石的军队进行中原决战.冯阎商定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聚歼附近的蒋军.但冯部参谋在下达命令时,误在“沁”字上多加一撇,变成“泌”字,“沁阳”成了“泌阳”,而河南南部确有泌阳城,距沁阳500多里.结果,部队按错误命令昼夜兼程赶往泌阳,分散了力量,贻误了战机,导致了冯阎联军的失败。

4、江苏某地一青年去看病,医生诊断为“疝(shàn)气”.这病俗称“小肠气”,是一种很普通的病,治疗并不难。

遗憾的是,该青年识字不多,不认识“疝”字,却误认作“癌”字,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他的性格很内向,既不敢问医生,也不敢问朋友,更不敢将病情告诉父母,于是整天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由于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自己无法排遣,终于在一个夜里,这位青年草草留下遗书,吞下大量安眠药自杀了.

误认一字,竟至丧命!

5、北京华贸公司与龙贸公司签定了购买40万元羽绒服的合同,但华贸中途撤消合同,被龙贸告上法庭.华贸起初准备认罚,但后来发现合同中的“羽绒”写成了“鸭绒”,便抓住这一点,提出“货物与合同标的不符”,结果龙贸反而败诉.只好低价抛出羽绒服,损失达20万元之巨.皆因一字之差。

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学生的作文里写道:“我正走在路上,突然路面出现了一堆牛粪,我大吃一斤(惊)。”老师阅后批道:“海量,海量。”

学生的作文里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妇女。”老师在“中年”两字下面批道:“多余的。”后让学生重抄。学生重抄后此句成了:“我的妈妈是一个30多岁的多余的中年妇女。”

胡主任总是写错字,念错音,笑话百出,却从不虚心学习。

一次,单位开表彰大会,他把冯建国读成马建国,引起哄堂大笑,他

估计又是念错了什么。

秘书提醒道:“还有两点呢!”

胡主任想纠正一下,又怕失面手,便板起面孔说:“大家不要笑了,少

两点也没什么关系嘛!都是革命同志,何必在乎这一点两点的?”

老师放学前给学生讲话:明天教委来校检查,明天一定要穿校服,记住,有事一定要写假条。

小明同学平时不好好学习,总写大白字。这天他有事真的不能上学了,于是写了一假条,让同学捎给老师,老师一看,吓坏了,但见假条全文如下:“老师您好!我上午上我爸单位给他送终,下午一定穿孝服上学”。还上什么学啊,人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老师连忙代上几个班干部来到他家,以示关怀,附代哀思。到他家一看,啥事没有,后来得知都是假条若的祸。看官必晓得,送终和送钟;不可乱用;孝服和校服,岂能等同?!!

一个女的报火警。电话里急促的说:“救火,救火!”“在哪儿?”消防队员问。“在我家!”“我是说失火的地点在哪儿?”消防队员又问。“在厨房!”“我知道,可是我们怎么走能到你们家?”消防队员着急得问。“天啊,你们不是有救火车嘛!”

一个男孩不想上学,就让他的写字好的同学代替家长在假条上签字。男同学签好了自己的名字后递给他。不想上学的男孩说:“你替我直接把假条交给老师吧。”第二天他去上学,老师问:“你的假条谁给你钱的字?”“老师,是我爸爸签的!”。老师把替他交假条的同学叫起来,“你是想告诉我他是你爸爸,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