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抗寒蚊子有什么用?抗寒蚊子有什么用处

七月网5170

如果砖家真的研究出了抗寒蚊子,有什么实际意义

首先,蚊虫是食物链中的活雷锋,所以蚊子抗寒了,对寒冷地区的生态丰富性多样性肯定是有积极影响。

抗寒蚊子有什么用?抗寒蚊子有什么用处

第二对于蚊害防治这个产业那就是天大的利好消息,市场生生长出一大块啊。话说对我们国家可是优势产业,蚊帐蚊香,风油精花露水,青蒿素等等等等,想想以后去欧洲也带着一箱风油精逢人就送,让北欧的老白们也感受感受咱社会主义优越性,画面美不胜收。

专家发明出冬天也能咬人的蚊子,发明这种蚊子有啥用

作用是冬天也可以出来咬人,填补了我们冬天没有蚊子的空白。我乍一听到这个新闻,第一印象是不是来搞笑的,这完全就是一个新段子呀,对于该事件的真假,我也暂时不能确定。

蚊子可以说是全民公敌,一到夏天,穿上了短袖短裤就免不了蚊虫叮咬,经常是一出门回来就满腿是包。在该事件中,新闻称该教授是培育出了拥有抗寒能力的蚊子,蚊子可以在冬天也出来活动了。暂且不说这种基因已经发生了变异的蚊子是否有其他不确认的非定向变异,有抗冻能力的蚊子如果大量投放,必将引起蚊子基因库的改变,蚊子整体的抗冻能力要逐渐增强是有可能的。说不准在未来真有可能是冬天也会有蚊子,蚊子不再是夏天的专属了。

像这种没有什么用的发明,或者说现阶段没有什么用的发明,我们确实不能一概否决,毕竟也许这就是人家专家的爱好或者志向所在。我们没有权利去禁止专家往这些方向研究,但是这种级别的专利与发明创造,我认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不予鼓励,像一些比较偏的专利,在我们国家的专利库中并不少见,比如臭豆腐味的羊肉串,人工造风扇雾霾等等。想象力之丰富,创新之大胆让人瞠目结舌。这些专利我不敢说一无是处,但是确实研究方向有些偏,不算热门,或者说很难实现并且即使实现了效果也不显著。

目前我国中兴、华为被美国制裁的事情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某些高科技领域的专利和美国比起来还是差的多,否则也不会让我们的企业遭受如此大的打击。我认为专利在精不在多,高质量高水平的专利才是我们需要的。

抗寒蚊子是真的吗

抗寒蚊子是假的,是网上流传多年的谣言。

下面针对这个谣言,我们引用央广网2019年7月官方辟谣榜单—谣言三的内容介绍网页链接:

网上有报道称: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李教授苦心钻研30余年,成功培育出了抗寒蚊子。这种蚊子冬天也能出来咬人,填补了我国冬天没有蚊子的空白……文章来源还标注了权威媒体,但文章的描述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故事老旧且充满塑料感的无稽之谈。因为这个段子最早出现在2014年,此后版本就在不断迭代且改头换面的传播。

事实上,上述谣言中能识破的漏洞也很明显。比如,权威媒体报道中不可能出现“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李教授”这种不符合规范的称呼。而且从科学常识来说,冬天出现蚊子也很正常,蚊子在气温15℃—16℃的环境下生命力依然很强。即便是冬天,如果室内温度适合,也能唤醒那些休眠的蚊子。

那么蚊子具不具备耐寒的特性,我们首先来科普下蚊子这种“美好”的生物:蚊子分布很广,种类很多,最北的地方到了北极圈,并在那片夏日的沼泽地里繁衍生息,家族巨大。它也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完全没有蚊子的地方地球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终年寒冷且被冰雪覆盖的南极洲。蚊子适宜温度是在25—30℃,超过35°,蚊子也怕热,启动夏蛰机制保护自己脆弱的小生命;低于10°,蚊子也怕冷,还会启动越冬习性,否则随时一命呜呼。

什么是越冬,就是蚊子嫌气温低了,扛不住了,藏到山洞、墙缝、暖房、地下室角落那一动不动的休眠或滞育,以期温度转暖回归人类的怀抱。那如果这样的方法不行了呢,温度迟迟不肯升上来,蚊子岂不是要变木乃伊了?不会的,蚊子也是个狠角色。

为了使自己家族发扬光大,不出现断子绝孙的惨剧,办法只有一个,弃车保帅。什么意思呢,就是多怀孕多产子,多吸血多交配,一生生几窝,而蚊子的幼虫,也就是水里的孩子那可比父母更抗寒,只要有水,再冷的冬天也是身体棒棒吃嘛嘛香,它们学名叫孑孓,分布在广大水域中,尤其是死水,而孑孓的前身更是和其他昆虫的虫卵一样耐寒抗造,即使水面结冰,来年春暖花开又是一个孵化的好时节。

所以,哪有什么耐寒的蚊子,只有传宗接代的宝宝,为了家族荣耀,在寒冷的冬季努力活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