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房价多少,租金多少
七座网红城市除厦门外,均为常住人口超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2021年,厦门常住人口为528万人。重庆作为直辖市,也是七座城市人口最多的市,2021年常住人口达到3212万人。成都仅次于重庆,2021年常住人口为2119万人。同年,西安、杭州、青岛、长沙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316万人、1220万人、1026万人、1024万人。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七座城市的新增常住人口出现成倍甚至十多倍的增长。这其中,成都、西安、长沙、杭州的新增常住人口在2020年分别达到435.7万人、274.9万人、165.3万人、157.6万人,而在2019年还分别仅为25.1万人、20万人、24万人、55.4万人。但到2021年,七座网红城市的新增常住人口数量重新回到2019年常态化水平,大都保持在10万人至27万人的增长区间。
近三年,杭州、重庆的新增就业人口数量突出,2021年分别达到92.8万人、75.1万人。2019年至2021年,青岛的新增就业人口在减少,从75.1万人降至38.1万人,但总量仍然比较可观。近三年,厦门、成都、西安、长沙的新增就业人口变化较为稳定,2021年分别新增33.1万人、26.4万人、16万人、14.7万人。
哪座城市的普通劳动力平均年薪更高?连续近三年,是杭州,2021年达到146,701元。其次是青岛、厦门、长沙、成都、西安、重庆,2021年普通劳动力平均年薪分别是116,477元、115,538元、114,805元、111,159元、111,078元、101,670元。
七座网红城市中,厦门是最难买房的城市,长沙是最容易买房的城市(排除限购因素,仅从房价考虑)。2021年,厦门的平均购房价格达到50,087元/平方米,房价收入比达5.20;而长沙的平均购房价格为10,427元/平方米,房价收入比仅1.09。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买房难度也较大,2021年平均购房价格达到30,717元/平方米,房价收入比为2.51。按房价高低和房价收入比排序,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青岛、成都、西安、重庆的买房难度依次递减,2021年四城的平均购房价格分别为16,487元/平方米、14,086元/平方米、13,523元/平方米、12,182元/平方米、10,427元/平方米,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7、1.52、1.46、1.44。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青岛购房价格偏高,租房价格却偏低,2021年为1,911元/月,仅高于七座城市中的重庆(1,666元/月),低于长沙(1,949元/月),但这三座城市的房租收入比在七座网红城市中都属最低,2021年均为0.2。2021年,厦门、杭州的平均住房租金均超过3000元/月,成都、西安刚刚2000元/月出头。
重庆是基础教育学校最丰富的城市,杭州、厦门的基础教育学校相对更少。2020年,重庆基础教育学校总计9590所,同年,杭州仅1916所、厦门1439所,而成都有3990所,长沙、西安、青岛均在3600所左右。分阶段看,2020年,重庆、成都、青岛、长沙的幼儿园数量均在2000所以上,而杭州、厦门幼儿园数量均是1000所出头。2020年,重庆、西安的普通小学数量均在1000所以上,杭州、厦门的普通小学不及500所。2020年,重庆、成都的普通中学数量均在600所以上,杭州、长沙、青岛均为300多所,厦门为111所。考虑到杭州常住人口数量约为厦门的一倍,不考虑教学质量,总体上,小孩在杭州上学的资源相对紧缺。
七座城市中,哪座城市就医住院更为方便?重庆是医疗机构床位数量最多的城市,2021年达到240,700个,这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的床位。其次分别是成都、杭州、长沙、西安、青岛、厦门,2021年分别为160,000个、91,000个、87,200个、79,500个、67,900个、20,253个。
但从基本医疗服务覆盖情况看,个人在长沙更能享受便捷的住院服务,2021年长沙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量为8.5个/千人。其次是成都、杭州、重庆、青岛、西安、厦门,2021年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量分别为7.6个/千人、7.5个/千人、7.5个/千人、6.6个/千人、6个/千人、3.8个/千人。
再看看休闲娱乐选择。从购物消费的区域分布看,重庆的标志性商业街区数量位列第一,2022年有11个,解放碑步行街是代表性区域。其次是西安、成都、杭州、长沙、青岛、厦门,2022年分别有8个、6个、5个、3个、3个、2个,代表分别有大唐不夜城、春熙路、武林路、黄兴路、中山路、中山路(没错,青岛与厦门拥有同名热门街区)。
从绿地面积看(市辖区),重庆也是绿地最多的城市,2020年达到707平方公里。其次是杭州、成都、青岛、西安、厦门、长沙,2020年分别为496平方公里、485平方公里、418平方公里、354平方公里、237平方公里、206平方公里。
2021年厦门房价会跌吗
国家一直提倡房子是居住的,不是吵得。但是各个城市的房价2021年还是居高不下,这也跟个当地政府的抄空有关。因为地皮很贵,开发城要的价格很高。所以现在的房价还是不会下跌的。
房屋建筑物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具有价值,这与一般商品价值的形成是相同的。但是土地是一种特殊商品,却不完全是劳动产品,一方面,原始土地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包含人类劳动在里面,其所以具有价格是因为土地垄断引起的地租的资本化。
房价本质:
房地产作为商品同任何商品一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从总体上看,房价的基础仍然是价值,基本上也是房地产价值的货币表现,但又有其特殊性。
在这里之所以说是“基本上”,是因为房价的形成与其它一般商品的价格形成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房价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范畴,既包括土地的价格,又包括房屋建筑物的价格,房与地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房价是这个统一物的价格。
厦门市级住房发展规划:新房涨幅每年不超5%
继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后,厦门率先公布了住房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公示稿。
11月16日,厦门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厦门市住房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公示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明确“十四五”期间住房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明确提出,保持住房价格总体平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年度涨幅不超过5%。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7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撰文解读“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时提出,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全面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控评价考核工作,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房住不炒”确定性的写进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稳房价也是各国家相关部门继续坚持的一个目标。作为计划单列市和二线城市,厦门对未来五年的住宅发展方针,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国一二线城市做法。对于部分二线城市来说,跟进厦门的可能性较大。
厦门明确未来5年房价年度涨幅不超5%
11月16日,厦门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厦门市住房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公示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明确“十四五”期间住房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在“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目标部分,公示稿提出,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保持住房价格总体平稳,逐步使住房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年度涨幅不超过5%,住房租金价格年度涨幅不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因城施策,引导量力而行、梯度消费,满足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示稿同时提出,住房供给结构均衡。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约38万套,面积295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供应量约12万套,面积1300万平方米,占比约45%;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约10万套,面积600万平方米,占比约20%;市场化租赁房供应量约10万套(间),面积450万平方米,占比约15%;新建安置房供应量约6万套,面积600万平方米,占比约20%。
值得注意的是,厦门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推出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公示稿)的城市,并且是首个将房价年度涨幅不超过5%写入规划的城市。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厦门住房发展规划中有两点引人关注,一点是稳房价,另一点是重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房价涨幅实行硬约束。2019年,全国多个热点城市(含厦门)试点制定“一城一策”与长效机制方案,其中就包括房价涨幅不超5%。如今将这一硬指标,延伸至整个“十四五”期间。
杨红旭还指出,厦门之所以敢在“十四五”规划中将5%的硬约束写进去,估计主要是近四年楼市不热,所以感觉未来五年也无妨。但如果换杭州与西安,大概率不敢这么硬核明确不超5%,因为近两年房价涨幅明显超过5%了。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厦门住房发展规划在“十三五”住房发展回顾部分也指出,市场调控日趋完善成效渐显。积极贯彻“房住不炒”定位,从供需两侧多措并举落实调控任务,初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市场回归理性,房价保持平稳,投机炒房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近三年房价涨幅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住建部定调未来五年调控方向
11月3日,新华社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关于房地产调控方面的表述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11月17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撰文解读“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文章除了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还提出要完善住房制度,包括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升住房品质等五方面内容。
王蒙徽表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解决住房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矛盾,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在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方面,王蒙徽表示,因城施策,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健全政策协同机制、省部市联动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建立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全面开展房地产市场调控评价考核工作,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杨红旭指出,“房住不炒”确定性的写进国家的“十四五”规划。稳房价也是各国家相关部门继续坚持的一个目标。作为计划单列市和二线城市,厦门对未来五年的住宅发展方针,基本上可以代表全国一二线城市做法。对于部分二线城市来说,跟进厦门的可能性较大。
杨红旭同时指出,2006年以来70城中二线城市总体新房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均值是5.4%,未来五年控制在5%的压力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