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大年初七有什么讲究,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

七月网5410

初七有什么讲究

正月初七吃的食物有:饺子、面条、七宝羹、煎饼、鱼生等。

大年初七有什么讲究,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

1、吃饺子

很多地方逢年过节都有吃饺子的传统习俗。而初七这天有个讲究要管“小人”,因为是管小孩子的日子,就要给家里的孩子包饺子吃。饺子要现包现吃,不能吃隔夜的。另外一些地方饺子的封口有捏紧“小人嘴”的寓意,这样不招“口舌”。

2、吃面条

大年初七这一天,部分地方的传统习俗是吃长面,求的是吉祥平安!敬给家中长辈老人的面条,用高筋面粉做的面条擀得“长长瘦瘦”可以保佑健康长寿,也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不让时间快速流逝。

所以初七吃面条对于人们来说,是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既是长长远远的象征,又有健康长寿的祈福。

3、吃七宝羹

有些地方有喝七宝羹的习俗,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期盼事事如意。七宝羹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羹,又叫它"七菜羹"。这七种蔬菜根据它们的谐音,都有不同的寓意,比如生菜寓意“生财”、芹菜寓意“勤劳”,蒜寓意“精打细算”等。

4、吃煎饼

初七这天有些地区的风俗是吃煎饼,做煎饼的时候一般都在院子里,让烟火气缓慢地上升,谓之“熏天”,这是对上天的崇敬之意。还有的地区吃韭菜盒子,寓意和和美美,和气生财,五谷丰登。

5、吃鱼生

我国南方地区初七人日这一天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以生鱼片为主食,和配料组合在一起,五彩缤纷,非常诱人。吃鱼生除了表达的是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的希望,在吃的时候会越捞越高,所以鱼生也就成了“越捞越旺”的菜肴。

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么,正月初七习俗有哪些

习俗:

1、戴人胜

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2、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禁忌:

1、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2、忌请医生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认为此兆一年到头都要生病。

春节初一到初七有哪些习俗和讲究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到初七自然有不少的习俗和讲究。初一不扫地,扫走好运气;初二午饭在娘家,晚饭在婆家;初三曾是“赤狗日”,如今已经可走亲访友;初四祭财神,迎灶王爷;初五“破五”赶穷,放鞭炮吃饺子;初六“六六大顺”,商家开门做生意;初七“人日”,尊重每一个人。

所有中国人从小都知道,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初一到初七,要遵守的习俗和做事的讲究更是必不可少。

初一时,家里是不能扫地的,所以通常家里的长辈都会让我们在大年三十以前就搞好家里的卫生。因为传说初一在家里扫地,会扫走家里这一年的好运气。到了初二,就是女儿女婿回门的日子了,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常回家看看才是孝顺。初三曾是古人口中的“赤狗日”,有民间传说在这一天出门会与别人发生口角,所以不宜出门,但是现在好像已经没太有人提起了。

初四是祭财神,迎灶王爷的日子,所以在以前,初四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出门,都会在家里吃饭,迎接灶王爷。初五则是要“赶穷”,很多家庭会选择在天刚亮的时候在门口放鞭炮,把家里的穷气赶跑。初六,顾名思义就是“六六大顺”的日子了,许多商家就会在这一天开门,所以经常在初六清晨就会听见许多商家在门口放鞭炮,普通的家庭也会把家里的垃圾全部扔出去。初七则是“人日”,在古代,这一天不会处决犯人,长辈也不会骂小孩。

是不是没想到初一到初七还有这么多讲究?虽然现在很多习俗都已经逐渐消失了,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还是有了解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