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上取回来的到底是什么经书
玄奘法师,唐太宗时代的高僧,由于小说《西游记》的缘故,我们将其称为“唐僧。”
在《西游记》中,唐僧率领三位徒弟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战胜无数妖魔鬼怪,目的是要到“西天”求取“真经。”
那么,历史上的唐玄奘去“西天”到底求的是什么“真经”呢?他又为什么要去取经呢?
唐僧玄奘是和尚,佛教徒,所以,他所求取的经书一定是佛经,这一点自不待言。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目的是:大唐国境内流通的佛经质量不高,翻译不准,篇幅残缺。而佛经作为当时的“无上宝典”,可以起到避邪驱魔,保佑国土,滋润万民的效果。
因此,唐僧发愿要去“西天”求取真经。所谓西天,就是历史上的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在真实的历史上,玄奘去西天取经的目的,与小说几乎等同,当时唐朝国境内的佛经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很多理论都不完整。因此,玄奘要去印度,佛教的发源地,去寻找佛陀真经。
历史上的玄奘要求取的佛经是什么经书呢?
这部经书就是当时佛教世界最高超的论藏巨著:《瑜伽师地论》。
传说,这部论典是弥勒菩萨亲口宣说,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这就是唐玄奘西行求法的最主要目的。
那么,玄奘实现了愿望吗?
玄奘当然是实现了愿望的。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是向如来佛祖直接求取真经。
而在历史上,玄奘大师是进入了当时印度最高的佛教理论学府: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当时在佛教世界的地位约等于今天的剑桥、哈佛之类的世界最顶尖名校。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玄奘取经不是直接向佛祖取,而进入了印度最高级的佛教学校去学习。
玄奘大师在印度学习了十余年,终于将《瑜伽师地论》全部融会贯通,圆满毕业。
在他留学期间,他还通过辩论战胜了不少向那烂陀寺挑战的论敌,从而名震全印度,被印度人称为“解脱天”“大乘天”,就连当时印度最有实力的国王戒日王都很器重玄奘。当时戒日王与中国的皇帝李世民关系很好,两国用公文交流时,戒日王多次提到玄奘,认为玄奘是大唐的骄傲。
所以说,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绝不是《西游记》中那个肉眼凡胎,懦弱保守的迂腐和尚,而是一位聪明绝顶,刚毅果敢的一代人杰。
玄奘法师在他心目中的“圣地”天竺取到了真经,但是,天竺同时令他有些失望!
在玄奘的想象中,天竺应该是金碧辉煌,人物茂盛,经济发达,学术高超的国度。
然而,玄奘到了天竺才发现,这是一片四分五裂,佛教开始衰落,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混乱的思想,到处是小国战争的印度。
玄奘大师在取得《瑜伽师地论》真经后,毅然回国,将真经留在了中国。
后来,外敌入侵印度,那烂陀寺毁于一旦。现在,印度人想要重修自己的古代史,还必须要求助于中国,去查找玄奘大师当年留下的记录。
唐僧取回来的到底是什么经,是不是真的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唐僧取经前,大唐的所有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后来唐僧到西天那边取的是“大乘佛法”。我是在《上下五千年》书里面看到的,历史上的故事。却有唐僧这个人,不过他是一个人到的印度,尼泊尔那个方向取经,而且经历了很多磨难,不放弃,才取到大乘佛教的经。大乘佛教中,唐僧主修的“唯识宗”。这是一个高中同学告诉我的,他是俗家弟子。
唐僧西天取的什么经
唐僧西天取的什么经
通常呢,佛教的经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律、论。
经,一般指释迦牟尼佛所讲,或者由某个大菩萨所讲、经由佛认可的内容。比如《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就都是经。
律,记录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制定戒律的原因;
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解释,或者对某个佛学观点的系统哲学论述。比如常见的《大乘起信论》、《中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经、律、论,合称“三藏”。三藏经典十分浩瀚。在佛教中,如果某个僧人把经、律、论都搞精通了,那就非常厉害了,就被称作“三藏法师”。唐僧又名唐三藏。
从汉末开始,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到唐代已有几百年,但是当时传入的经典并不完整,翻译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思想界十分混乱(当然也可以说十分活跃、百家争鸣)。那么,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权威统一的答案;宗派之间争辩,不能有定论。
而玄奘法师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既然在中国得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去印度看标准答案了。这就是他西天取经的原因。
当时印度的佛学界,正是唯识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就是唯识宗的经典。而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也主要以唯识宗的经典为主。比如《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
西游记中唐僧到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乌巢禅师教授给唐僧的《多心经》,就是唐僧为自己取到的真经。乌巢禅师告诉唐僧“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后来的经历证明这是真的,唐僧和孙悟空在路上多次提到这篇《多心经》,唐僧也凭借它多次“无伤害”。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大乘佛法
唐三藏去西天取什么经文
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主要成就:西行取佛经,翻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创作《大唐西域记》,开创法相宗
代表作品:《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
唐僧去西天取了多少经书
带回657部,翻译了75部,计1335卷。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什么经?5分
唐僧西天取经,取的是佛经
选择题:中国著名《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什么?
D
唐僧西天取经到底取了多少部经书
唐僧西天取经取了657部经书。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紶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唐僧去西天取经一共取了哪几种经各多少卷?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一漆年之久,5万里行程,一三吧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二0箧,陆5漆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二0年间共翻译出一三三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详细《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虚幻的佛教人物,不过他经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去西天取经的事情,却有一些事实依据的。唐朝有个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确去西天取过佛经。玄奘出家之前姓陈,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所以有人还称他唐三藏。玄奘一三岁时出家,二一岁受大戒。二二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失真走样。玄奘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唐太宗贞观三年(陆二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没有路标,光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沙漠里不仅没有水,喉咙还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甚至浑身焦躁难以忍受。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县),高昌国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个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劳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游记》里不是说唐僧跟着三个徒弟吗,那些护送玄奘的人虽无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却有着孙悟空的机敏聪慧、猪八戒的善于驮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劳。帕米尔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断,他们被迫在龟兹驻留两个月。在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腾格里峰时,有几个护送随从被冻死在山上。但是这些都没能使玄奘失去信心,历经多次的艰难险阻,他们最终到了印度。玄奘先拜戒贤法师为老师,直接研究佛经原文。5年之后,他游学印度各地,并且演讲佛典,还跟印度学者辩证,讨论佛学理论,名扬全印度。公元***5年,玄奘才回抵长安。玄奘这次西行,历经一漆年之久,5万里行程,一三吧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二0箧,陆5漆部。就在大慈恩寺翻译这些佛经长达一一年之久,并创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二0年间共翻译出一三三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玄奘还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其中记载了取经路中各国山川、城邑、物产、风俗,是探讨我国西北地区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以及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史书。从一9世纪起,已经被英、法、日本学者陆续翻译、注释及出版。公元陆***年玄奘去世,说当时有一百多万人为他送葬,三万多人给他守墓尽哀。他从印度取回的佛经被储存在专门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
唐僧去西天取回来的是什么经
普渡众生是西行的目的。